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墨蓮仙緣錄》第22章 仙在紅塵,墨非包土地
  掛了電話的墨非陷入沉思,自己從城市來到農村,雖然有厭倦都市生活,出塵避世的心理,但是這段日子裡,自己心境上的變化使得墨非認識到道無處不在,古時候的修道之士甚至出入於廟堂之上。如商周的薑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南宋末年丘處機遠赴大漠,隻為勸阻元太祖忽必烈一統之後不要枉造殺戮。學道之士須積功累德,道經記載,修道功成必要德滿三千、功滿八百,又說世上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若是放在以前,受了十多年無神論教育的墨非對神仙之論定是嗤之以鼻的。按照書本上的理論,所謂神仙不過是原始社會時期,尚未開化的人類祖先面對神秘莫測的大自然,在對之身懷敬畏的同時把其神異化了。但是,自從墨非在古玩街遇到墨蓮圖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繼而在機緣巧合之下,墨非進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接受了墨蓮傳承,這就更使他明白了在這個茫茫宇宙之中,人類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小的群體,然而人類從來都是自認為是萬物之靈,世界之主,凡是無法用科學道理來解讀和闡釋的現象就統統被斥之為封建迷信。對於人類自以為是的認知,墨非在深有體會的同時也開始有些不以為然了。誰又能真正的否定這個宇宙之中是否真的存在更高級的生命形態呢,也許古老的神仙傳說是真實存在的吧,遙想上古時的種種神話傳說,墨非心中不禁充滿了向往,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呢?修道修道,修的是大道玄機,悟的是天地造化,並不是要人絕情斷欲,否則就不會有遊戲風塵的仙人傳說了。

  墨非覺得自己不應該把自己封閉在這方狹小的天地裡,也應該為這個社會,為自己的同胞做出自己的貢獻,也許只有開闊的視野和胸襟,才能在修道求仙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吧。

  第二天一早,墨非吃過早飯,就來到了村長家,李村長這些日子可謂是春風得意,村裡的古井賣了三年的使用權,就獲得了500萬,不但家家戶戶能分到不少錢,還能剩余些留作公用。村口那條路也得到解決,多年遺憾一朝盡,對此李村長滿意的不得了,而這一切都有墨非的參與。說實在的,要不是人家墨非給自己出主意,還真是一樣也辦不成。

  農村人雖然沒見過什麽大的世面,但天性淳樸善良。老話說“吃水不忘打井人”,這話李村長可是牢牢記得哩。

  見墨非來找自己,李村長十分熱情的讓過座。墨非這人平日裡不聲不響,如果不是有什麽事,還真不會上門。當下,李村長笑著道:“小墨啊,有什麽事需要李叔幫忙啊?你小子的個性,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李叔,這些天閑的無事,我想在村子裡承包點土地,不知方便不?”

  李村長一聽這事,當即拍板:“這事好辦,你不知道,這些年來,村子裡很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兒裡多數都是老人婦女和孩子,很多土地也就荒廢了,我還愁這些土地該怎麽處理呢!”

  李村長歎了口氣:“這兩年,村裡把實在沒有勞動力的住戶的土地收了回來,統一耕種,每年秋收後分給他們一些糧食,不過,這也不是辦法啊。你來租地,正合適不過了。說吧,你打算租多少, 叔給你最低價。”

  墨非大部分時間都是呆在家裡,與村裡人接觸不是太多,沒想到村子裡還有這麽多的閑置土地,也是,現在種地不賺錢,一年到頭來土裡刨食的辛苦與所得不成比例,嚴重的打擊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反而是到城裡打工的青壯年越來越多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城裡闖蕩,村子裡留守的便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婦女和兒童。

  “嗯,李叔,我打算種20畝地,先租三年吧,畢竟我還沒有什麽經驗,如果能夠達到我的預計,再做決斷。”

  當下兩個人來到村部,李村長起草了承包合同,在其他幾個頭頭腦腦的見證下簽了字,從這一刻起,墨非也算是有了自己的田地,離成為真正的農民又邁進了一步。

  墨非承包的那塊田,離自己家不遠,是緊靠大青山處的一塊兒窪地。這塊地由於比較偏僻,又與大山相連,很容易滋生雜草,這些年來一直荒廢著。上一次村裡分地,這塊地給誰誰都不要,沒辦法啊,你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辛苦,秋後打的糧食卻沒有人家多,這事誰乾啊,本來李村長要給墨非一片好地,墨非對村裡的幫助這麽大,怎麽也不能在這種小事上虧了人家不是。

  可是墨非卻執意如此,李村長無奈,只要作罷。其實墨非選了這片地是出於自己的私心。這塊田地與自己離得近,照顧方便,平時也很少有人來,自己的秘密就越發不容易暴露了,雖說雜草多了點,自己平時上點心就有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