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墨蓮仙緣錄》第39章 數語開悟,向道心不退
由於距離玄門法會的召開,尚有幾天,墨非眾人便暫居在桐柏觀後院客居之內。

 桐柏觀果然不愧是仙家福地,南宗之祖庭,雖然時下天地靈氣消散,但是在這林木蔥蘢的道觀之內,依然是清氣隱隱,有絲絲縷縷的天精地華從四面大山匯聚而來。

 墨非以靈慧之眼觀之,整個道觀都籠罩在一層淡淡的氤氳紫氣之中,此為山精地氣、草木靈秀和日月精華凝聚而成。

 玉石山魂笑言:“這桐柏觀中的前輩祖師果然不凡,居然營造出這等氣勢,以山為基,以木為陣,以日月天星為眼,於當今之世,化朽為奇,果然是不可小覷。”

 墨非細細體味道觀中的悠悠古韻,這才言道:“此地為道家南宗祖庭,紫陽真人,白玉蟾祖師都曾在此地清修。千年之前,觀中多有真仙隱世,歷代符陣加持,焉能未有玄妙之處。”

 眾人正在竹下清談,卻見從對面丹房之內走出一位面貌清朗的中年道士,手拿白璧拂塵,長眉鳳目,行動間仿若流雲,一舉一動自然天成。

 這中年道士行至墨非眾人前,打了一個稽首,口中念道:“福生無量天尊,貧道武當紫霄宮石道一見過各位前輩道友。”言語之中,甚為恭謹。

 墨非與玉石山魂,連同青柳碧桃諸人連忙還禮。

 但聽這飄飄然宛若大羅神仙一般的中年道士言道:“昨日行色匆忙間,於院中見到諸位道友,便欲結識一番,卻因去尋我那好友玄正道人,而不得時機。

 從玄正那裡得知,諸位道友也是赴玄門法會而來,心中甚是欣喜。我那老友言道友乃是玉霄觀門下金丹前輩。天台玉霄久未現世,今日得聞我玄門又多一執牛耳之傳承,欣喜之下。特來叨擾。”

 言罷,又是一禮。墨非以慧眼細觀,見這位紫霄石道一雖然僅為築基修為,卻是神光內斂,道氣圓融,泥丸處隱隱有青紫之氣升騰,卻也是一位有道之人。心中便也生出幾分親近之意。

 聞聽石道一言罷。抱拳還禮道:“大家都是玄門中人,石道友卻是客氣了,同道為友,無有先後,前輩二字還是莫要再提,我姓墨。單字非,直呼名字即可,切莫與那玄正老道一般,自身拘束,反倒失了我道門自然蕭散之意。”

 “墨兄所言極是,既是如此,我也就恭敬不如從命。”石道一卻也是個灑脫的性子。言語間不拘小節,聞聽墨非之言,卻是頗合自己的脾氣,心中歡喜。

 正要討教一些修煉上的問題,卻見月亮門處,人影閃動,抬眼望去,但見張玄明扶杖而來。

 見石道一正與墨非交談。卻是笑道:“我適才在後山之上采集那東來紫氣,回來時遇到玄林道友,言石兄在後院之內,便來尋你一起拜訪前輩高人,未曾想,倒是你走到前頭了。”

 言罷,衝墨非諸人拱手道:“天台張玄明見過前輩。”

 墨非連忙起身還禮。一旁石道一笑言:“張兄。莫要再叫前輩,墨道兄不喜我等拘束。”

 複謂墨非道:“張道友修得乃是紫陽真人一脈傳承,實乃張氏後裔傳人。與這桐柏觀淵源甚深。”

 諸人互相見過禮,各自落座。張玄明笑言:“昨日午後,我便於桐柏觀下的青石路上遠遠的見到墨道兄,當時還和我這孫女瑤羽言,不知是哪位高人,居然有如此俊逸的身法,後來聽玄正言,道兄乃是玉霄觀道隱真人傳人,想來我們都是天台一脈,是以特來和道兄親近一二,望道兄不吝賜教。”

 “張道兄卻是客氣了,玄門一脈本是一家,如今,仙道維艱,仙途已斷,我等更應該眾志成城,以致我等道統不絕,源遠流長。”

 幾人言笑曳曳,雖然初次相識,卻是相談甚歡。石道一和張玄明不時的向墨非請教一些修煉上遇到的小問題,每每幾句點撥,便令眾人茅塞頓開,如醍醐灌頂,令人拍案叫絕。

 張玄明心中暗道:“這位墨道兄果然學究天人,對道法一途,理解甚深,不愧是金丹高人,卻是我等不能夠比較的。此一番卻是受益匪淺,怕是不日就要修到築基後期了。”

 想到這裡,張玄明心中歡喜,臉上便帶出笑意:“墨兄幾次點撥,使得我有撥雲見日之感,很多昔日疑惑一朝得解。

 隱隱中,修為瓶頸似乎有所松動,料想,只要閉關一段時間,定然能突破到築基後期,此為道兄所賜,仙路提攜有如再造,大恩不言謝,日後如有驅遣,定當在所不辭。”

 卻是張玄明心中所感。當今之世,仙道不顯,修仙之士每前進一步都是千難萬難,張玄明修煉至築基期已有三十多年,也才堪堪到達中期的修為,如今年紀老邁,維持自身境界不掉落都是天幸,何曾想到自己此生還有突破到築基後期的一日。

 是以心中激蕩,站起身來,向墨非深深施了一禮。墨非輕輕一拂袖子,清風迎面,卻是再也拜不下去。

 墨非肅容道:“道之一途,全靠自身,我所言不過是自身的修煉體悟,張道兄能夠從中有所領悟,進而觸類旁通,全賴道兄道心堅定,數十年間有如一日,不退本心,方才有此成就,卻是自身努力的結果,當不得道兄之禮。”

 張玄明見墨非言語之間,出於本心,卻是心中感歎,便也不再堅持。心有所悟,乃是大道機緣,卻是耽擱不得,向諸位抱拳行禮,便向丹房之內匆匆行去。

 石道一見張玄明有所領悟,前去閉門修煉。自己雖然還未達到突破境界的時候,卻也是獲益良多,便也告辭,回丹室之中靜修。此一番得到墨非的提點,卻是於師門中許多疑惑之處,豁然貫通,不但自身境界隱隱有所提高,便是連道基都堅實了幾分,心中歡喜。

 桐柏觀後院,在兩位有道全真相繼離開後,便沉靜下來。墨非目光透過濃蔭,遙望蒼山如墨。

 此時此刻,桐柏山上,風煙俱淨,天山共色;雲霧藹藹,從流飄蕩。兩側夾岸高山,清榮俊茂,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時有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入眼處邃崖凌空,疏木交合。

 如此仙山福地,本該仙道往來,卻因天地異變,仙道中人受法則壓製,境界難升,瓶頸難破,生生困於築基期,不得突破,最終只有化道消散。多少俊傑之士本應朝遊北海,暮宿蒼梧,卻在這仙路斷絕之時,埋骨青山。

 想到石道一、張玄明,還有玄正等人對仙道的向往和追求,對道統傳承的執著和無悔,墨非心中不禁感觸頗深。

 有所感悟的不僅僅是適才匆匆離去的二人,墨非也同樣有所收獲,那便是勇氣與堅持,還有永不退轉的道心。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PS:感謝“♀可可樂♀”投出的月票

 感謝“陽家小維”和“無敵鐵蛋功”的打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