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120章 羅刹可惡
左宗棠在奏折中為麾下諸將請功,排第一位的是展東祿,稱“該部工隊、炮隊,尤為得力,為三不通摧圩破敵之關鍵;該部步軍,堅忍迅捷,兵事嫻熟,過於同儕。”

 看到這一段,慈禧不由臉上飛金。“左騾子”誇情郎的嫡系部隊,禦姐心中是得意的,甚有“與有榮焉”之感。

 排第二位的是雷正綰,“馬隊迂回,出敵不備,攻敵關竅,臨機決斷,有古名將之風。”

 “有古名將之風”,出於左宗棠之口,是很高的讚譽了。

 排第三位的是陶茂林,他能夠緊跟展東祿、雷正綰之後,主要是陶部在長武阻擊戰中的出色表現。

 展東祿不必說,有趣的是,雷正綰、陶茂林二部,亦同軒軍有很深的淵源。

 雷正綰、陶茂林兩位,原是多隆阿的部下,多隆阿戰死後,關卓凡入陝督師,雷、陶二將自然歸關卓凡節製。陝西的回亂平定後,雷正綰、陶茂林眩於軒軍之威,私底下商量,認為只有加入軒軍序列,才算“真正有前途”,並向關卓凡鄭重表達了這個意願。

 有人主動投附當然是好事,雷正綰、陶茂林也是能員,但關卓凡當時考慮,此時收編雷、陶二部,並不合適。

 一個是,軒軍體系已成,新的力量如何融入,尚無一整套妥善的對應措施。軒軍的理念、戰法、訓練、器械,都不是雷正綰、陶茂林其時的見識可以企及的。這兩位總兵加入軒軍,短時間內,作用還比不上一個副團官。

 還有一個。關卓凡當時不過“新貴”一枚,根基尚淺;撚匪亦未剿平,功勳值還沒有刷夠,就忙著收小弟,太扎眼了。

 軒軍自然還要進一步擴軍。但這個得步步為營,不能操之過急。在刷夠功勳值的前提下,還得和將來湘軍、淮軍的裁撤,以及綠營的改編,保持一個微妙的互動。

 因此,關卓凡離陝之時。對雷正綰、陶茂林二部,采取了一種特殊的“處理方式”——留下“顧問團”,幫助雷、陶整頓、改編所部。

 這個模式,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既大大提升了雷、陶二部的戰鬥力,軒軍以及關卓凡本人。又相當程度地保持著對這兩支軍隊的控制力。正因為效果上佳,在後來對綠營的大規模改編中,這個模式在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之後,被普遍地推廣開來。

 前文交代過,左宗棠西征,自己楚軍的老班底,隻用了一小部分。他隻選三千精銳,另在湖南募五千新兵。一共八千,算是自己的親兵,帶到西北。平回所用的大部分兵力。用關卓凡的話說,就是“和關中豪傑共事業”——或在當地招募訓練,或使用當地的部隊。

 左宗棠離京前,關卓凡向他推薦了雷正綰、陶茂林二將。左宗棠到達陝西,考察之後,深為滿意。欣然納用。果然,雷、陶二部。在戰鬥中大派用場。

 展東祿、雷正綰、陶茂林三將,都不是左宗棠的嫡系。但他全力揄揚,絕不掩功。這並非要討關卓凡的好。左宗棠攻擊曾國藩、李鴻章,對姻親郭嵩燾下辣手,素予人以心胸狹隘之感——其實,這是誤會。左季高偌大勳業,豈是心胸狹隘之徒所能為?

 左宗棠和曾、李、郭的矛盾,本質上是爭資源,不是鬧意氣。他是心雄萬夫、要做大事的人,但既要做大事,手上就得有足夠的本錢,而朝廷本錢有限,曾、李師弟多了,左季高自然就少了,所以,必須爭,必須鬥。

 郭嵩燾也是因為主政廣東的時候,隻願接濟湘軍,不肯向楚軍“協餉”,才為左宗棠“英雄欺人”,被迫去職的。

 *

 *

 慈禧看完了折子,輕輕的籲了口氣,微笑著說道:“左宗棠全盤謀劃,籌算得宜!展東祿他們也打得好!嗯,董志原拿下來了,你方才說,‘甘肅的門戶打開了,進剿金積堡的道路,暢通無阻了’——是不是說,距拿下金積堡,也就……不遠了?”

 關卓凡說道:“回太后,金積堡的情形,和董志原頗有不同。回匪倉促蝟集董志原,沒有多少時間經營,當不得官軍雷霆一擊。馬化龍在金積堡,卻是經營多年了,堡寨高大堅固,數量眾多,互為犄角,官軍啃這塊骨頭,得一口一口來,急不得的。”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我曉得了。”

 關卓凡繼續說道:“還有,金積堡回匪的軍械,也不是董志原匪股能比的——馬化龍是有洋槍的。”

 慈禧秀眉一揚,隨即眉尖微蹙,說道:“洋槍?回匪哪兒來的洋槍?”

 關卓凡緩緩說道:“據已有的情資判斷,當是俄羅斯人偷運過來的。”

 慈禧的臉色變了,默然片刻,咬牙說道:“羅刹鬼可惡!”

 關卓凡微微點頭,說道:“俄人確實居心叵測。不過,太后也不必過慮。回匪的洋槍數量不多,子藥亦有限——最緊要的是,開戰之後,他們無法持續補充槍支子藥。而且,回匪訓練不足,使槍的本事,也比不得官軍。”

 “還有,回匪沒有大炮。”

 聽到這句話,想起“演炮”時“拿破侖炮”驚天動地的威勢,慈禧的臉色大大地緩和了。她點了點頭,說道:“是,回子的堡寨再怎麽堅固,也不過一堆土疙瘩,如何擋得住大炮的轟擊?”

 關卓凡說道:“董志原這場大仗打完,官軍也要休整一段時間。現在已經入冬,臣以為,過了年,開了春,再進軍金積堡較為妥當。金積堡到底什麽時候能打下來,臣不好妄言。但無論如何,明年之內,必有佳音以報太后。”

 事實上,關卓凡並不認為要花一整年才拿得下金積堡,不過,冗余度留的多點,沒有什麽壞處。再者說,如此說法,到時候差事“提前”辦下來了,禦姐才會有驚喜嘛。

 慈禧面現喜色,說道:“很不容易了。 金積堡事畢,甘肅的局面就大致靖定了吧?”

 關卓凡說道:“回太后,拿下金積堡之時,甘南河州、狄道一帶的馬佔鼇匪股,也必已肅清了,則祁連山以東、甘肅大部的局面,就算靖定了。到那個時候,就只剩下甘西肅州一帶的馬文祿匪股了。”

 頓了一頓,繼續說道:“肅州那個地方,已經快出嘉峪關了,距中原甚遠,徹底剿滅這支回匪,多少需要一點時間。不過,釜底遊魂,馬文祿匪股覆亡是遲早的事情,不足為太后厪慮。”

 慈禧輕輕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折子,說道:“好,甘肅的回匪剿淨之後,就可以進軍新疆了!”

 說到這兒,面色又微微一沉,說道:“不曉得官軍進入新疆平亂,俄國人會不會從中作梗?”

 *r655

 ...

 ...

 (啟蒙書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