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清》第164章 合眾為1,天佑國事
關卓凡重新入座,用低沉而清晰的聲音說道:“太后諭示的,正是臣要奏的。”

  慈禧伸出右手,拿食指在關卓凡面前的桌面上點了一點,說道:“不是我‘諭示,的,是我估摸你的意思——這個事兒,其中關節,我還沒有全然想通呢。”

  關卓凡微微一笑,說道:“容臣再給太后舉個例子——嗯,就拿美國來說一說吧。”

  “美國?”

  “是。”

  頓了一頓,關卓凡說道:“回太后,美利堅建國迄今,不過九十年光景,九十年前,世上並無美利堅國,但是,卻已有美利堅人。這美利堅人,並非美國土著,而是從歐羅巴洲各地,跨海移居而來。這其中,有英吉利人、法蘭西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等等。美國土著叫做印第安人,反倒是無足輕重。”

  “這英吉利、法蘭西、愛爾蘭、德意志、意大利諸國人士,合在一起,做成了一個新的大族群,這,就是‘美利堅人,了。”

  說到這兒,關卓凡停了下來。

  慈禧輕輕地“嗯”了一聲,說道:“這個情形,和你說的,咱們拿滿、漢、藏、蒙、回,新造一個族群——‘華夏人”倒是十分相像。”

  “太后聖明!美利堅國的全稱,叫做‘美利堅合眾國”這‘合眾,二字,便是‘合英、法、愛、德、意之眾而為一美利堅,之意了。美國的國璽,正反兩面,都刻著字兒,正面刻著的,便是‘合眾為一,四字。”

  “反面呢?”

  “回太后,‘天佑國事,。”

  合眾為一。天佑國事。合眾為一,天佑國事。

  慈禧在心中默默的念了兩遍。

  美國的國璽,還刻著別的字兒。不過,跟今天要說的事情。關系不大,未免轉移焦點,關卓凡就不說了。

  過了一會兒,關卓凡估摸著她消化的差不多了,說道:“既為美利堅人,英吉利來的,不稱‘英吉利人”而稱‘英吉利裔,;法蘭西來的。不稱‘法蘭西人”而稱‘法蘭西裔”其余人等亦然。”

  “嗯。”

  “最緊要的是,雖然英、法、愛、德、意諸裔雜處,但美國的朝廷,卻明令定英吉利話為‘官方語言,。意思是,私底下,你愛說什麽話,自然隨你自個兒的意,但是。台面上——包括政府文書、朝堂論政、學堂授業、寺廟布道,等等,卻只能說英吉利話。寫英吉利字。”

  “官方語言”幾個字,禦姐聽在耳中,略覺違和,不過,不影響理解。

  “臣請太后想一想,美國朝廷若不如此,而是由得英吉利裔說英吉利話,寫英吉利字;法蘭西裔說法蘭西話,寫法蘭西字;德意志裔說德意志話。寫德意志字——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那不是亂了套?時間一長,諸裔人士必各自為政。還談的上什麽‘合眾為一,?更別說什麽‘天佑國事,了——不分崩離析,就算‘天佑,了!”

  慈禧默默點頭。

  中國若要仿美國例,那麽,該拿哪一種話做這個“同一種話”?哪一種字做這個“同一種字”?

  就是說,該拿哪一種“語言”做這個“官方語言”?

  這其實是不消說的——並無第二種選擇。

  慈禧沉吟道:“咱們如果這麽做……大約還要打通幾個關節的。”

  說罷,偏轉頭,看著關卓凡,淡淡一笑。

  關卓凡說道:“是。臣大著膽子,妄揣慈意,太后說的‘關節”大約有以下這麽幾個。”

  “嗯,你說。”

  “第一個關節——滿人會怎麽想?”

  “嗯。”

  “臣以為,定漢話為‘官方語言”絕非變更祖製,恰恰相反,此舉乃是仰摹祖宗謨烈,敬而承之,繼往開來。”

  “哦?你這個說法……新鮮!”

  “太后明鑒,我朝入關,定鼎天下,一切典章制度,皆承繼諸夏。孔子有雲:‘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對於這個情形,臣自個兒,亦有一個說法,叫做‘全盤漢化,。”

  “‘全盤漢化,?”

  “是,‘全盤漢化,!這些話,拿到外邊兒去說,或者由漢人來說,似乎略顯忌諱,不過,實情確實如此,太后面前,臣就放肆了。事實上,這正是祖宗高明的地方!不然——臣再犯個忌諱——明太祖說過,‘自古胡人無百年之國運”如果,咱們當初也像蒙元那樣瞎搞,早就給人趕回白山黑水了!”

  慈禧聽得心旌搖動,目光炯炯。

  “拿說話、寫字來說,是滿人說漢話,寫漢字——朝廷可從來沒要漢人說滿話,寫滿字!時至今日,滿人之中,這說滿話、寫滿字……呃,不說別人,臣放肆,就拿臣和……太后,呃,來說好了,這滿文,臣慚愧,是既不會說,也不會寫,太后……”

  說到這兒,關卓凡打住了話頭。

  慈禧微微歎息:她會說,但不會寫。

  這兩位,一個是領導政府的中樞首輔,一個是至高無上的聖母皇太后,於滿文一道,尤不堪如此,其余的滿人,不論是宗室親貴,還是普通八旗,就更加不必說了。

  過了片刻,關卓凡繼續說道:“國初至乾隆一朝,書寫詔書,必滿漢合璧;乾隆朝之後,詔書隻用漢字繕寫的情形,愈來愈多。時至今日,太后也曉得的,除了最重要的,大多數的詔書上面,已不見滿文。這不是什麽不守祖製,而是用滿文寫詔,實在已經沒有必要——接旨的人聽不懂,頒旨的人不會念,連能寫旨的人,也愈來愈少——還折騰個啥勁兒?那不是脫了褲……”

  關卓凡講得興起,差點滑了口,總算及時打住,把後面幾個字咽了下去。

  慈禧偏轉臻首,怪好玩兒地瞅著他,嫣然一笑,說道:“怎麽樣?後邊那個字兒,味道可好麽?”

  關卓凡大窘,臉不由紅了,囁嚅了一下,說道:“臣……荒唐。”

  慈禧拿筷子在他手背上輕輕一敲,說道:“正傳膳呢,啥話都說!”

  關卓凡窘得更甚,正想著要不要起來打個千兒什麽的,禦姐替他解了圍:“好啦,不擠兌你了,你繼續往下說吧。”

  關卓凡定了定神,說道:“是,臣的意思是,漢話已經有了事實上的‘官方語言,的位子,現在要做的,不過是化暗為明,這樣,才好全國推廣,及於蒙、藏、回。至於滿、漢之間,這個事兒,其實早有默契,亦早成事實,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太后盡管放心。”

  頓了一頓,關卓凡又說道:“如果,實在覺得‘官方語言,四字太扎眼了,那麽,用其他的名目,諸如‘通用語”或者‘普通話”都是可以的。”

  “‘通用語,?‘普通話,?”

  “是。”

  “嗯,有些意思,且讓我好好兒地想一想。這是第一個關節,那,第二個呢?”

  “回太后,臣以為,這第二個關節,就是——若定漢話為‘官方語言”那麽,拿滿語怎麽辦?”

  “嗯,那你說,該怎麽辦呢?”

  “臣放肆,給太后回一句笑話兒——涼拌(辦)就好了。”

  “涼——拌(辦)?”

  “是。臣的意思是:一如其舊。”

  “一如其舊?”

  “是。滿語本來就是‘國語”以後,自然還是‘國語”—這‘國語,的位子,自然是比‘官方語言,的位子要高的,最重要的詔書,也還是滿漢合璧,什麽都沒有變,有人就算對定漢話為‘官方語言,有想法,又能說什麽呢?”

  慈禧聽懂了關卓凡的意思:將滿語以“國語”的名義高高供起,看上去似有九鼎之重,其實卻是“架空”了的。究其竟,滿語不過一件漂亮的擺設,治國安民,融諧滿、漢、蒙、藏、回於“華夏人”的,是漢話。

  “好,這是第二個關節,還有第三個麽?”

  “回太后,有的。臣以為,這第三個關節,就是——蒙、藏、回,怎麽看朝廷定漢話為‘官方語言, ?”

  慈禧點了點頭,說道:“嗯,大約有人——譬如回人,會說,為什麽叫我們講漢人的話,不叫漢人講我們的話——這,似乎不大公平啊?”

  關卓凡一笑,說道:“太后聖明,確乎可能有人如此說法。這當然極易反駁的:漢話自然是中國話;藏話、蒙話,也算是中國話——藏話是西藏土著的話,蒙話是蒙古土著的話,西藏、蒙古既入中國,藏話、蒙話,便算是中國話了。”

  “可回人的‘母語,卻是阿拉伯話,阿拉伯可不是中國的地方,阿拉伯話,怎麽也不能算是中國話吧?回人講漢話,是中國人講中國話;漢人講阿拉伯話,卻是中國人講外國話,有什麽理由,中國人和中國人說話,講的卻是外國話?”

  慈禧“格格”嬌笑:“什麽中國人外國話的,你這張嘴,可以去講相聲了!”

  “太后見笑了。不過,有一個情形,臣要給太后回明:新疆的‘回人”和陝甘的‘回人”不是一碼事,說的也不是同一種話——新疆的‘回人”講的就不是阿拉伯話了。”

  “哦?還有這個分別?我竟是不曉得——那,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
*
*
◇【未完待續。『本文字由閃神影組 @麒麟跡 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動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