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113章 英雄所見,天遼地闊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亂清全文閱讀!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十大總督,直隸、兩江、湖廣、兩廣、閩浙、雲貴、四川、河運、漕運,再加上陝甘。如果陝甘改為“陝甘新”,那麽,“陝甘新”確實就是唯一的“三字”總督了。
文祥也是一笑,說道:“兩個字還是三個字,可以再斟酌,譬如,叫‘西北總督’?定規下轄陝西、甘肅、新疆三省,就是了。”
西北總督?
關卓凡沉吟了一下,說道:“照我原本的想法,行政區劃上頭,新疆並不必定歸陝甘總督管理的最好能夠自立,新疆自設一個總督,也不是不可以的。”
啊?幾個軍機大臣都微微愕然。
“不過,”關卓凡說道,“我這個‘原本的想法’,算是個嗯,‘長遠的想法’。新疆的‘自立’,至少是一、二十年之後的事情,建省之初,猶如嬰兒呱呱落地,爬還不會爬呢,自然無以自立!”
頓了一頓,“再者說了,‘西北一盤棋’,這一盤棋,執子主弈的那一位,又是左季高,所以,將新疆劃歸陝甘總督管理,是必須的,也是合適的。”
軒親王“嬰兒呱呱落地”、“西北一盤棋”、“執子主弈”的說法,給幾位大軍機以很深的印象,同時,大夥兒也聽出來了:軒親王的規劃中,“陝甘新”合在一起,不論時間長短,總還是一個權宜之計,今後,新疆總是要和陝甘分開來的。
什麽時候“分家”?大致也猜的出來:如果一切正常,應該就是左季高離任的時候了。
“至於陝甘總督的‘陝甘’,該改作什麽”
關卓凡略作沉吟,“嗯,博川方才說的‘西北總督’,我覺得挺好的,名實相副,就叫‘西北總督’吧!”
“‘西北總督’,好!”曹毓瑛含笑說道,“合陝、甘、新三省於麾下,比肩直隸、兩江,左季高可以意氣風發了!”
關卓凡一笑,說道:“合在一起有合在一起的好處,可是,合在一起也有合在一起的麻煩!最大的麻煩就是新疆太大、太遠了!”
說罷,站起身來,走到角落裡的一個大立櫃前,拉開櫃門,取出一卷地圖,走來在桌子上攤開了,文祥、許庚身兩個,幫著用鎮紙壓實四角。
“各位請看”
關卓凡的手指,虛虛的點在陝西的西安府,然後左移,斜斜的劃了上去,一直到烏魯木齊的迪化,停了下來。
“‘西北總督’的治所,”關卓凡說道,“不論設在陝西的西安,還是設在甘肅的蘭州,距離迪化,都是天長地遠”
微微一頓,“西安不說了,如果‘西北總督’以蘭州為治所,各位請看,蘭州距離迪化,比距離京師,還要遠!”
新疆的大,新疆的遠,大軍機們沒有不曉得的,可是,地圖擺在眼前,細細比較軒親王說的兩段距離,還是不由的輕輕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還只是到烏魯木齊,”文祥沉吟說道,“烏魯木齊在北疆,如果繼續往西、往南走”
說到這兒,打住了,微微搖了搖頭。
“是啊,”曹毓瑛接口說道,“譬如烏魯木齊到和田,如果不是極特別的情形,還不能直接南下,那樣就得穿過大沙漠還得繞著大沙漠走,兜個大圈兒!”
仔細的看了看地圖,再默默的計算了一番,“我看,單是這段路烏魯木齊到和田,就不比蘭州到京師更近了!”
“‘合在一起也有合在一起的麻煩’”許庚身說道,

“我明白王爺的意思了,‘西北總督’駐節西安或蘭州,距離新疆太遠了,三、五年之內,‘西北總督’未必去得了新疆一次,這個頗有鞭長莫及之憾啊。”
眾人都是微微點頭:鞭長莫及確實如此。
“既如此,”郭嵩燾說道,“新疆的主官,巡撫、藩司兩位,必須尤其得力。”
“不錯!不過,單靠兩位主官單打獨鬥是不夠的,”文祥神情鄭重,“下頭的官員,道、廳、州、縣,也皆須得力。”
就是說,在“物力”方面,新疆自然無法自立,可是,在“人力”方面,還是必須有自立的能力才行。
新疆設省,第一任巡撫,應該就是展東祿;第一任布政使,應該就是劉錦棠這一層,幾位大軍機,心裡頭都是有數的。
展克庵、劉毅齋兩位,都屬“尤其得力”,不必擔心;可是,“下頭的官員,道、廳、州、縣,也皆須得力”,就難了!
原因很簡單:新疆遙遠苦寒,內地人到新疆去做官,感覺上跟“充軍”、“發配”也差不了多少,能豎著進去,未必能豎著出來,沒有幾個人是心甘情願的。
可是,新疆建省之初,除了極個別的情形,重要的位子,必定不能用本地人,不然,豈非又整出一堆“伯克”來了?
所以,新疆的道、廳、州、縣,必須用內地人,且必須“心甘情願”不然,來了就想走,怎麽可能辦得好差使?
曹、許、郭沉吟不語,都有棘手之感。
文祥歎了口氣,說道:“我曉得,這不容易未必有多少人心甘情願的到新疆去啃沙子,就算是‘心甘情願’的,也不一定就是合適的”
頓了一頓,面色變的凝重起來,“實話實說,亂暴起,致成席卷陝、甘、新之局面,當地官吏的無行,不為無因!有那麽一班蠹吏,以天高皇帝遠,朝廷鞭長莫及,到任之後,巧取豪奪,漁獵女,胡作非為,無所忌憚!這個情形,愈往西北走,愈是嚴重!”
說到這兒,微微咬著牙,“我以為,這個亂,倒有一半兒,是這幫混蛋給逼出來的!”
哎呀,關卓凡心想,文博川,咱們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正要說話,郭嵩燾已一拍大腿,說道:“博川之語,可謂中的!”
關卓凡隻好把自己的話咽了去。
“有一種人,”郭嵩燾說道,“朝廷凡有新政,必借機生事,變換花樣,巧取毫奪,朝廷一番心意,一經他們的手,面目全非,有的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暴政’!博川‘混蛋’之謂,說的就是這種人了!”
轉向關卓凡,“王爺,我記得,左季高入甘克複董志原之後,上折請求,‘破除文法,遴訪甘肅人員,署理慶陽府州縣各篆’”
頓了頓,“本來,本地人不做本地官,這是朝廷的規矩,可是,季高以為,西北貧瘠,若從內地選人、調人,許多人未必肯過來,肯過來的,大多是無賴無行之人這種人,肯冒險,能吃苦,但做官的唯一目的,就是刮地皮,把他們放到大亂剛過的甘肅,過不多久,大約就要重新激起民變了!”
關卓凡點了點頭:“是, 這種人信奉的,不過七個字‘千裡做官隻為財’!不為發財,他們怎麽肯到西北啃沙子?而且,這種人刮起地皮來,心狠手辣,無所顧忌,非普通貪官可比!”
頓了頓,“西北大亂之後,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為第一要務,斷不能叫這種人鑽了進去,替地方雪上加霜!因此,左季高的請求,朝廷照準了。”
“左季高以‘破除文法’、本地人做本地官,”曹毓瑛說道,“來規避不肖之徒署篆,禍害百姓,用心雖然良苦,可是,畢竟只是非常之時的權宜之計。慶陽一府,可以這麽做,甘肅一省,可不能都這麽做,不然,朝廷‘本地人不做本地官’的規矩,就蕩然無存了。”
說到這兒,加重了語氣,“這條‘權宜之計’,新疆尤其學不了。”
新疆“尤其學不了”的原因,前邊兒已經提過了“署理慶陽府州縣各篆”的,雖然是甘肅本地人,可是,到底都是漢人;新疆本地,可沒有多少漢人,如果“本地人做本地官”,先不說朝廷的規矩神馬的,一班維人,署道、廳、府、縣,豈非又到了“伯克制”的老路上去了?
兜了一圈兒,還是到了原點:怎樣才能夠從內地找到足夠多的“得力”人員,以充新疆建省之需?
好難啊。
眾人一時沉默下來。
*
無彈窗小說,百度搜索,裡面小說更新速度快、廣告少、章節完整、破防盜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亂清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