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166章 好多個皇太后呀
?
   登基大典的第二天,一系列的“恩詔”明發。:3wし

   新君踐祚,加恩相關人等,是“易代之典”慣有的路數,不過,因為新疆靖定,天下從此太平,新朝生氣勃勃,經已隱現盛世大治的氣象,因此,路數雖然舊,朝野上下、廟堂內外,卻鹹有“薄海同慶”之感。

   加恩的對象,主要分成三大塊:

   第一塊是大小臣工,重點是親貴、勳臣、軍機和上書房、南書房的“師傅”。

   最實惠的是加俸,“賞加一分”、“賞加二分”乃至“賞加半俸”不等;

   有人不在乎這點兒小錢,但賞頂戴、花翎,賞穿自己這個級別沒有資格穿的衣服,賞用自己的這個級別沒有資格用的器物,就不能不在乎了。

   譬如,某某二品的官兒,“賞戴頭品頂戴”,某某的單眼花翎換成雙眼花翎的,某某“著賞穿帶素貂褂”,某某“許用朱輪、紫韁”,等等。

   “上頭”看重的,都指名道姓,譬如,“大學士直隸總督曾國藩、大學士湖廣總督李鴻章、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左宗棠,均著交部從優議敘”。

   沒資格被指名道姓的,不代表沒有好處,“此外所有王公及京外大小官員,均賞加二級,京師八旗及各營兵丁,均賞給半月錢糧。”

   第二塊是先朝妃嬪。

   文宗的小老婆們,統統官升一級。

   “朕奉慈安端裕康慶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懿旨,皇考妃嬪,承侍宮闈,恪恭淑慎,均宜加崇位號,以表尊榮。婉妃著封為婉貴妃,祺妃著封為祺貴妃,玫妃著封為玫貴妃,嬪著封為妃,吉嬪著封為吉妃,禧嬪著封為禧妃,慶嬪著封為慶妃,容嬪著封為容妃,嬪著封為妃。所有應行事宜,著該衙門察例具奏。”

   總之,“妃”全升“貴妃”,“嬪”全升“妃”。

   第三塊是犯人凡新君登基,大赦、緩決什麽的,也是慣例牌。

   “諭內閣:所有刑部及各省已經結案監禁人犯,除情罪重大,及常赦不原者外,著軍機大臣會同刑部,酌量輕重,分別請旨減等發落。其軍流徒杖以下人犯,一並分折減等完結。俾沾寬大之恩,用示子惠兆民,法外施仁至意。”

   以上種種,算是例牌節目,真正的重頭戲,是以下的三道詔書。

   第一道,麗皇貴妃晉皇太后,崇號“慈麗”,是為慈麗皇太后。

   這樣一來,慈安、慈禧、慈麗三位皇太后,正式“三宮並尊”了。

   宮裡宮外,朝野上下,市井,都熱鬧開了。

   “‘三宮並尊’,洵盛事也!三位皇太后同時在位,本朝自然是第一回,不曉得前朝有沒有類似的情形?”

   “前漢倒是有的,而且,還不止‘三宮’竟是‘四宮並尊’呢!”

   “哦?請道其詳!”

   “成帝無嗣,立定陶王為太子,成帝崩,定陶王繼立,是為哀帝。成帝母王太后進為太皇太后,成帝趙皇后進為皇太后,哀帝生母丁姬為帝太后這就三位太后了。”

   “另外,哀帝追尊生父定陶恭王為恭皇,尊奉生母定陶太后傅氏為恭皇太后。一年後,又尊傅太后為帝太太后,後又改稱皇太太后。這不就‘四宮並尊’了麽?”

   “好家夥,聽的我都有點兒頭暈了!成帝趙皇后就是趙飛燕吧?”

   “不錯!”

   “雖然是四位‘太后’,不過,好像並不能說‘四宮並尊’這四位,其實是兩位太后,兩位太皇太后,輩分是不一樣的只不過,傅太后不稱‘太皇太后’,而稱‘皇太太后’罷了。”

   “嗯,也是。”

   “王太后、傅太后,其實都是‘太皇太后’,還非得一個稱‘太皇太后’,一個稱‘皇太太后’,不嫌拗口嗎?對了,還有,趙太后、丁太后,其實都是‘皇太后’,非得一個稱‘皇太后’,一個稱‘帝太后’,哎喲,這個別扭啊!”

   “其實,只要在‘太皇太后’、‘皇太后’前頭加一個徽號,也就區分來開了不過,前漢的時候,各種制度,還不是那麽完備,這上頭,自然是不能跟本朝相比的。”

   “嗯,所以,正經的‘三宮並尊’,本朝洪緒朝,還是開天辟地頭一回啊!”

   “正是,正是!”

   ……

   “哎,你們說,慈安、慈禧、慈麗三位皇太后,這個位次,怎麽擺啊?”

   “那還用說?當然是‘東邊兒’打頭,‘西邊兒’跟著,咱們的新太后嘛,就做‘探花’好了。”

   “‘探花’?還‘榜眼’呢!金榜題名啊?”

   “可是,新太后是皇上的生母……”

   “‘西邊兒’也是‘皇上’的生母啊,只不過,那一位‘皇上’……嘿嘿!”

   “我看,成老五說的不錯,就是‘東邊兒’老大,‘西邊兒’老二,新太后老三得有個先來後到!”

   “哎,以後,是不是不好再‘東邊兒’、‘西邊兒’的叫了?不然,咱們的新太后,算哪邊兒的?”

   “喲,還真是!哎,你們說,如果三位皇太后一塊兒出來,這個座次,該怎麽排?”

   “當然是一溜兒過啊!嗯,‘東邊兒’得在中間,接下來嘛,左尊右卑,那就……左邊兒的是‘西邊兒’,右邊兒的是新太后,如何?”

   “那就這麽叫東邊兒’該‘中間的’,‘西邊兒’改‘左邊兒’,新太后嘛,就叫‘右邊兒’,如何?”

   “哈哈哈!‘中間的’、‘左邊兒’、‘右邊兒’?妙!”

   ……

   “這一來,皇上可就有了仨皇額娘了!嘿,也不曉得,她這個女兒,是特別好做些呢,還是特別不好做些?”

   “你倒是想一想,你如果有三個娘,你這個兒子,好做不好做?”

   “嘿,如果我三個娘都是皇額娘,我這個兒子,有什麽不好做的?太好做了!”

   “你小子作死!你的娘是皇額娘,你是什麽?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你也敢說?”

   “得,這個話頭,可不是我挑起來的,別往我頭上扣大帽子,我戴不住!”

   “你們倆別吵了!叫我說,如果仨皇額娘都跟‘東邊兒’似的,皇上這個女兒,就好做;如果仨皇額娘都跟‘西邊兒’似的,皇上這個女兒,自然就不好做了。”

   “你這不廢話嗎?現在是一個‘東邊兒’,一個‘西邊兒’,一個是……嘿,自個兒的親媽!二打一,我看,皇上這個女兒,還是好做的!”

   “親媽怎麽了?‘西邊兒’也是親媽同治爺的親媽!你覺得,同治爺這個兒子,好不好做呢?”

   “慈麗太后可不是‘西邊兒’那種人!”

   “嘿,她是哪種人,你曉得?你不想想,‘西邊兒’,那是多厲害的一個人,在鹹豐爺前頭,都爭不過她!依我看,咱們這位新太后,未必就是盞省油的燈!”

   “‘老太后’也不見得就消停了!‘西邊兒’那個脾性,就算撤了簾,也未必耐得住寂寞!”

   “簾也撤了,人也搬到頤和園去了,還能怎麽地呢?”

   “那可難說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罷了!”

   ……

   關於慈麗皇太后的議論,熱鬧歸熱鬧,可是,麗皇貴妃之進皇太后,沒有任何人感到意外這本來就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

   不過,另一道“恩詔”,就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了。

   “恭親王奕,忠誠匡弼,勳勞夙著,乾乾翼翼,靡間初終,錫加世襲罔替,以示與國同戚之至意”。

   朝野轟動。

   這是自禮烈親王代善、睿忠親王多爾袞、豫通親王多鐸、鄭獻親王濟爾哈朗、肅武親王豪格、承澤裕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托、順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渾,以及怡賢親王允祥之後,大清第十位世襲罔替的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