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172章 渾身冒汗的陛見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亂清全文閱讀!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皇帝已轉了話頭,“你的身子骨兒還好嗎?鬧不鬧病啊?”
年高勳臣陛見之時,皇帝問詢健康狀況,也算例牌節目。
曾國藩定了定神,“還好——去年冬天鬧過一陣子病,開了春,就慢慢兒的好了;今年還沒有鬧過什麽大病。”
“嗯,”皇帝說道,“你是有了春秋的人,入了冬,天時冷,要善自保養。”
“是,謝皇上眷注。”
“你的眼疾,”皇帝說道,“現在怎麽樣了呢?”
“也還好,”曾國藩說道,“眼鏡配的很好,打那之後,就能夠自個兒看書、看塘報了,眼疾也沒有進一步的加重。”
頓了頓,“說起來,這個事兒,臣要好好兒謝一謝軒親王呢。”
曾國藩由兩江調任直隸,途徑上海的時候,趙景賢請了一位叫做菲爾普斯的洋醫生,替他仔細檢查了眼疾,並將相關數據打電報告知北京。曾國藩抵埠後,關卓凡親手將兩副配好的眼鏡——一副老花鏡、一副近視鏡——交給了他。
關卓凡微微一笑,沒有說話,皇帝替他說了:“這是他應該做的——同僚之間,彼此幫助,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這個話,曾國藩就不曉得該怎麽回了。
很明顯的,這個話,皇帝不僅是以皇帝的身份說的,還是以軒親王妻子的身份說的——只有“自家人”才能替“自家人”說什麽“這是他應該做的”一類的話。
“對了,”皇帝繼續說道,“直隸總督衙門,現在用的什麽燈火呢?嗯,我是說,還是在用蠟燭嗎?”
曾國藩微微一怔,“是,還是蠟燭。”
“你的眼睛不好,”皇帝搖了搖頭,“蠟燭的光不夠亮,該換煤油燈或是煤氣燈了!”
頓了頓,“我在‘潛邸’的時候,花廳,裝了煤氣燈;書房、寢臥,添了煤油燈,都比蠟燭,要亮的多了!宮裡頭,乾清宮、養心殿一類地方,也打算‘換燈’了,我看,你的直隸總督衙門,也很該照此辦理。”
“這……”
曾國藩猶豫了一下,“是,臣遵旨。”
“你是最早辦開洋務的人,”皇帝說道,“自個兒的日常起居,卻躲著洋物件兒,這是何何苦來哉?”
“這,臣……”
曾國藩躊躇著,正想著該怎麽跟皇帝解釋,皇帝已微微一笑,說道:“你的苦心,我都明白,不過,現在的情形,跟前幾年比,已經不大一樣了,說怪話的人,也沒有那麽多了,洋物件兒,只要有用、好用,該用起來,還是要用起來,不然,咱們辦洋務,到底為的什麽呢?”
“是……皇上聖明。”
這似乎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曾國藩是中國最早力推洋務的重臣,但他的生活起居,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洋派”,不吃洋餐,不喝洋酒,生了病,不會去看洋醫生。
這一點,和恭王、文祥、寶鋆等人,大不相同。
較之關卓凡,就更加天差地別了。
這一來,是曾國藩理學大家的“慣性”使然,二來,大約是出於這樣一種奇異的矛盾心理:我推行洋務,完全是為了國家,其中,自己是沒有任何私心私意的。我若受了洋風熏染,則無私亦有私,推行洋務,就理不直、氣不壯了。
這就是皇帝說的曾國藩的“苦心”。
這個情形,有點像民國肇始,有那倡導戀愛自由的,

自己卻老老實實接受包辦婚姻;又如精神分析學說創始人弗洛伊德,強調對人的潛意識的影響,實際生活中,弗氏卻循規蹈矩,私德極謹極慎,生怕予人話柄。
“你是打兩江調直隸的,”皇帝說道,“兩江、直隸的情形,你都很熟悉,嗯,我有些好奇,你說,江南的蠶絲業,直隸這邊兒,能不能也做了起來呢?”
曾國藩大大一愣,這個問題,他可是從來沒有想過。
“回皇上,”曾國藩很謹慎的說道,“術業有專攻,臣對蠶絲之道,所知有限,不敢妄下斷言。”
頓了頓,“不過,臣以為,直隸、兩江的水土、天時,相差甚遠,在直隸養蠶、繅絲,只怕相當的不容易。”
“也是。”皇帝點了點頭,“不過,我記得,左宗棠關於陝甘善後的折子裡曾經提過,他有意在陝甘推行蠶桑,我想,水土、天時上頭,陝甘之於兩江,較直隸之於兩江,差別更大,如果陝甘能夠推行蠶桑,直隸是不是也能夠效法呢?”
曾國藩又是一愣。
左宗棠要在陝甘推行蠶桑,這個事兒,曾國藩是知道的,不過,他並不以其為然,他也不大清楚,一年多過去了,左宗棠的奇思妙想,到底成事了沒有?
不過,雖不甚以為然,但他身為直隸總督,自也不好在陛見的時候,公開批評另一位總督的施政。
“回皇上,”曾國藩說道,“陝甘貧瘠,不比直隸,更不比兩江,且偷種罌粟者甚眾,如果蠶桑真的能夠行之於陝甘,無論如何,是一件好事。”
他的話說的委婉,但皇帝聽懂了:陝甘推行蠶桑,就算成功,也是事倍功半;品質亦不可能同江南的蠶絲相提並論。不過,因為“陝甘貧瘠”,多一樣生發,“無論如何”,總是好的;至少,多了一個取代“偷種罌粟”的選擇。
言下之意很清楚:他對左宗棠在陝甘推行桑蠶的計劃,是不大以為然的。
由此,也間接表明了自己對於在直隸發展蠶絲業的態度:亦不以為然。
皇帝微微一笑,“嗯,這是老成謀國的想法。”
然後,就不再說話了。
於是,“帶班”的軒親王跪安,曾國藩曉得,陛見已畢,於是跪下,免冠磕頭,站起身來後,戴上大帽子,跟著關卓凡,退出了東暖閣。
出了明殿,一陣冷風吹來,曾國藩不由打了一個寒顫,這才發現,自己的內衣,隱隱生潮——不曉得是因為東暖閣內太暖和了,還是別的什麽緣故,方才奏對的時候,不知不覺,前胸後背,都微微見汗了。
他暗暗的舒了口氣。
關卓凡陪著曾國藩, 一起回到軍機處,文祥、曹毓瑛、許庚身、郭嵩燾幾位大軍機,紛紛上前見禮,他們幾個於曾國藩,都算晚輩,人人長揖為禮。其中,郭嵩燾和曾國藩是故交,不過,不計登基大典那一天,此番曾氏入京,郭、曾二人也是第一次見面,彼此都有一番周旋。
關卓凡請曾國藩“升炕”,曾國藩慢吞吞的說道:“內閣是我的本差,陛見之後,總要先過去打個招呼,然後,才好回軍機處領王爺的訓。”
“既如此,”關卓凡沉吟了一下,“滌翁從內閣出來之後,也不必回軍機處了——晚上,奉屈滌翁到我朝內北小街的家裡,用個便飯,到時候,我再向滌翁請教。”
曾國藩心中一動,但對於關卓凡的這個安排,亦不算意外,答了聲“是”。
“遲一點,”關卓凡說道,“我叫人把名刺和帖子送到賢良寺。”
“名刺就不敢當了。”
關卓凡微微一笑,轉頭對許庚身說道:“星叔,麻煩你到對面說一聲,叫他們備一乘軟轎,送滌翁過內閣。”
對面,是軍機章京直廬。
“好!”
許庚身應了一聲,掀簾出門。
曾國藩頗覺不安,“轎子更不敢當了——太僭越了。”
“滌翁是賜了‘紫禁城騎馬’的,”關卓凡說道,“分所應當,有什麽僭越的?軍機處到內閣,距離不算近,大冬天兒的,滌翁又是有了春秋的人——就這麽定了吧!”
*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亂清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