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268章 奪宮
“博公!”“博川!”“文中堂!”

 周圍一疊聲的叫喊,叫文祥清醒過來,睜開眼,見伯王、許庚身一左一右,攙著自己,正面是曹毓瑛,湊得很近,一臉關切。

 “我不要緊……”

 文祥掙扎了一下,站穩了。

 巨大的絕望感,隨即衝上了心頭,洶湧澎湃。

 協和門前,刺客就擒之後,眼見軒親王頭也不回,直出東華門,文祥就料到——一場開國以來未之有的大風暴,來了!

 可是,他左想右想,還是沒有想到,這場大風暴,竟然是以這種方式刮起來的!

 文祥幾乎就要放聲大哭。

 一個聲音出現在腦海裡,反覆的警告他:你要撐住!你要撐住!

 文祥深深的吸了口氣,努力收攝心神,心中默念:我要撐住,我要撐住!

 長長的吐了口氣,心神略定,澀聲說道:“是從……朝陽門進來的?”

 他問的是蘇克察,這時,他已經反應過來了:為什麽是蘇克察趕來報的信?

 “是!”蘇克察抹了把汗,“我覷了個空兒,拚命打馬,趕了過來!”

 京八旗各有地盤,朝陽門內的地界,歸鑲白旗該管,而蘇克察是鑲白旗的參領。

 “步軍統領衙門……怎麽說?”

 “還能怎麽說?”蘇克察說道,“軒親王的鈞諭裡說了,‘不奉命者,格殺勿論’!——哪個敢跟軒軍放對啊?”

 頓了頓,“再者說了,步軍統領衙門左翼總兵,是阿爾哈圖,他和軒親王,是那個……”

 蘇克察咽了口唾沫,將“拜把兄弟”四個字,吞了下去。

 朝陽門屬步軍統領衙門左翼總兵該管。

 “步軍統領衙門右翼總兵蔡爾佳,”伯王低聲說道,“據說,也是逸軒的……”

 微微一頓,“拜把兄弟”四個字,也沒有說出來。

 其實還不止,步軍統領衙門東、南、西、北、中五營,除了一個西營,其他四營的翼尉,都是軒親王的嫡系——都是他當年城南馬隊的部下。

 這些念頭一一轉過,文祥心頭一滯,眼前微微一黑,差一點又站不穩了。

 “中堂,王爺,各位大人,”蘇克察又抹了把汗,“目下,軒軍大約已經往紫禁城的方向過來了!

 “博公,”曹毓瑛壓低了聲音,“該怎麽辦,咱們可得趕緊拿主意了!”

 “是啊!”許庚身附和說道。

 伯王囁嚅了一下,沒說什麽。

 文祥突然發現,曹毓瑛、許庚身二人,雖然也是神情嚴重,但是,並沒有表現出自己和伯王的那種驚慌失措,甚至……不曉得是不是錯覺——他們兩個,好像……還有一點點隱約的興奮?

 他心中一動,但無暇細想,歎了口氣,說道:“我方寸已亂,琢如,星叔,你們說怎麽辦好?”

 曹毓瑛說道:“第一,請王爺趕緊和兄弟們打聲招呼,一會兒軒軍到了,彼此萬不可以發生什麽齟齬!”

 軒軍可是過來“接防”的,“彼此萬不可以發生什麽齟齬”,不就是說——乖乖繳械投降,將整座紫禁城交到軒軍手裡?

 伯王又囁嚅了一下,這一次,說出話來了:“不奉旨,我可不敢……”

 “王爺!”曹毓瑛神情嚴重,“事貴從權!我們幾個,這就去養心殿——不過,等旨意下來了,就晚了!軒軍奉的是軍令,不會在宮門口乾等旨意的!”

 “是!”許庚身說道,“旨意一定有,事後補上就是了!”

 頓了一頓,“再者說了,無論如何,軒軍要進來,侍衛和護軍,是不可能攔得住的!”

 “不錯!”曹毓瑛說道,“王爺,軒邸的鈞諭中,可是有‘不奉命者,格殺勿論’的說法——都是自己人,只要開了一槍,就是致貽千古之憾了!”

 伯王、文祥,都是心頭一顫。

 伯王求助的看向文祥。

 文祥隻覺得,自己的頭顱,幾有萬斤之重,搖頭、點頭,都動彈不得。

 曹毓瑛、許庚身,也緊緊的盯著文祥。

 文祥現在的表情,幾乎可說是“面無人色”了。

 過了好一會兒,他終於微微的點了點頭。

 曹毓瑛、許庚身兩個,大松了一口氣,看向伯王。

 伯王咬了咬牙:“好,我這就去東華門,你們幾個,可得快著點兒!”

 軒軍既然是從朝陽門入城,那就應該是從東華門入宮。

 看著伯王轉身而去,文祥突然想到:不曉得豐台大營的吳建瀛部,有沒有什麽動靜呢?

 豐台大營在城西南,北京城的外城在內城的南邊,吳建瀛部如果效近衛團之所為,大約是先入外城,再入內城。

 不過,豐台大營距北京城的距離,較三裡屯為遠,若效近衛團之所為,時間上,沒那麽快。

 如果僅僅是“接防”內城九門和大內,一個近衛團,足夠用了,除非——

 想到這兒,文祥不由打了個寒顫。

 還有,郭嵩燾目下在哪兒呢?

 腦子裡亂糟糟的,想不過來了。

 文祥、曹毓瑛趕往養心殿,許庚身繼續留守軍機處。

 進內右門的時候,曹毓瑛低聲說道:“博公,一會兒,咱們兩個說話,可得小心著點兒——可不敢嚇著了‘上頭’!”

 文祥呆了呆,隨即聽出了曹毓瑛話中的深意:你的話頭裡,可千萬別有什麽軒親王要造反的意思呀!

 他微微苦笑:“好,我曉得的了。”

 *

 *

 “啊?”慈安秀眉一揚,“軒軍進城了?”

 “秀眉一揚”,自是意外的表示,可是,文、曹二人覷得清楚,母后皇太后眉眼之中,不僅有驚詫,還有欣喜——嗯,不錯,“又驚又喜”。

 母后皇太后對“軒軍進城”的反應,可是跌碎了文祥、曹毓瑛二人的眼鏡。

 曹毓瑛先大松一口氣,不等文祥說話,便搶先奏道:“是!軒親王一定得到了十分確實的消息,賊人的同黨,在城內和宮內,即將有所動作,母后皇太后萬金之體,系天下四海之重,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疏忽,所以,等不及請旨,便命軒軍趕來護駕了!”

 這地洗的……嘖嘖。

 慈安緊張起來了:“你說,賊人的同黨,在城內和宮內,即將……有所動作?”

 “是!”曹毓瑛從容說道,“不過,軒軍既已入城,這些就都不足慮了!請母后皇太后不必再擔憂了!”

 “賊人會不會……這個,呃,狗急跳牆呢?”

 “回母后皇太后,”曹毓瑛說道,“狗急跳牆,也要有所預備,軒軍之勢,迅雷不及掩耳,目下,有的賊人,大約連軒軍入城的消息,都未必曉得,就有心行什麽逆謀,也無論如何是趕不及了!”

 “啊,是,是!”母后皇太后欣然點頭,“好,好!”

 接著,隱去笑容,秀眉微蹙:“他呢?他人現在哪兒呢?”

 “呃,”曹毓瑛說道,“回母后皇太后,臣以為,軒親王此時,必定是在朝內北小街,或者別的什麽地方……這個,坐鎮指揮,隨後就會趕了過來的!”

 微微一頓,“正好——咱們也不必滿北京城的去尋他了!”

 “唉,他剛剛受了傷……”

 “是!”曹毓瑛說道,“可是,聖躬至重!軒親王忠愛至性,為保母后皇太后萬全,他豈會以自身罹痛為慮?”

 嘖嘖嘖,這地洗的……愈來愈白啦。

 不曉得為什麽,聽到“忠愛至性”這個稱讚臣子忠君的標準說法,母后皇太后的臉兒,莫名其妙的紅了紅。

 “嗯,”母后皇太后定了定神兒,“他到了,叫他趕緊來見我!”

 “是!臣等謹遵慈諭!”

 頓了頓,曹毓瑛說道:“回母后皇太后,臣等要請一道口諭——準軒軍接防大內。”

 慈安稍稍遲疑了一下,說道:“好吧……不過,呃,我覺得,軒軍接防內城九門,是沒有問題的;接防大內,這個,呃,合不合規矩啊?”

 其實,軒軍莫說“接防大內”,就是“接防內城九門”,也是“不合規矩”的,軒軍是野戰軍,即便北京被圍了城,野戰軍也不能輕易進入內城,何況現在是承平之時?

 母后皇太后做如是說,不曉得確實是不大明白“規矩”呢,還是另有考量?

 “回母后皇太后,”曹毓瑛說道,“規矩是人定的,應時而變,最為緊要!”

 頓了頓,“如果不是大內之中,出此駭人聽聞之事;如果不是大內之中,還藏有賊人,伺機而動,欲行逆謀,軒軍又何必接防大內?”

 慈安不再猶豫了:“好,就這麽辦——你們傳諭給伯彥,叫侍衛和護軍,好生跟軒軍交接吧!”

 “是,謹遵懿旨!”

 慈安又躊躇了一下,“伯彥……不會不樂意吧?”

 當然不會, “伯彥”已經跑去安排繳械投降的事宜了。

 “回母后皇太后,”曹毓瑛說道,“科爾沁親王公忠體國,必定善體上心,顧全大局。”

 “好,好,”慈安點頭說道,“就這麽著了——你們趕緊去辦吧!”

 “是!”

 另外一位領侍衛內大臣“樂不樂意”,就沒有人去管他了。

 此次覲見,從頭到尾,都是曹毓瑛說話,文祥一句話也沒有插上。

 事實上,母后皇太后的“口諭”也好,科爾沁親王的“安排”也罷,都沒有派上直接的用場——在伯王趕到東華門之前,軒軍就已經進宮了。

 東華門前,圖林當著侍衛和護軍的面,大聲宣讀關卓凡的手令,“此令”二字一出口,跟著便厲聲喝道,“繳了他們的械!”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