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231章 亂東瀛
關卓凡微微一笑,說道:“我聽大浦慶說,她養了一支私軍,叫做什麽‘慶士隊’,照你看,這支‘慶士隊’,管不管用呢?”

 輔政王居然如此坦然,直接把大浦慶拎了出來,倒是頗出乎徐四霖的意料,他連忙說道:“自然管用!單論戰力,‘慶士隊’其實還在當年長藩‘奇兵隊’之上,較之薩摩藩軍,亦不遑多讓!幕府的那些兵,是根本比不了的!”

 “慶士隊”之所以如此牛掰,個中底細,徐四霖是曉得的——第一,訓練“慶士隊”的教官,是駐扎日本的軒軍“特種合成營”派過去的;第二,“慶士隊”裝備的一水兒的後膛洋槍,全部是從天津軒軍的武備庫中拉過去的。

 該誇的誇過了,接下來要轉折了,“只是,呃……”

 “有什麽,說什麽。”

 “是!只是‘慶士隊’的人數有限,‘慶記股份公司’的生意,卻是東西南北都有的,小亂子當然不在話下,亂子大了,只怕就……顧此失彼了。”

 關卓凡微微搖頭,“亂子如果大了,就連‘顧此失彼’也是也談不上的——能夠守住別子銅礦就好,其余的,都顧不得了。”

 “這……是。”

 頓了頓,覷著關卓凡的顏色,徐四霖字斟句酌的說道,“不過,大浦夫人長袖善舞,三山五嶽都有結交,就是薩摩藩裡,也有許多人……呃,是敬重大浦夫人的,就算日本真的亂了起來,‘慶記股份公司’也未必就會遭受太大的損失。”

 在日本,提及大浦慶,都稱“阿慶夫人”——包括當著大浦慶的面兒,這已經是一個約定成俗的稱呼了,極少有人稱她“大浦夫人”的。

 可是,咳咳,現在面對的是輔政王啊!可不好在他面前語及大浦慶的閨名啊——人盡皆知,“阿慶夫人”可曾是輔政王的禁臠啊!

 所以,呃,隻好喊“大浦夫人”了。

 至於“薩摩藩裡,也有許多人是敬重大浦夫人的”——確是事實,不過,卻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

 大浦慶閱人無數,不少薩摩重臣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譬如,那個葬身若狹灣的松方正義,就做過她的入幕之賓,這班人,自然都是“敬重”大浦慶的。

 “大浦慶的那些把戲,

”關卓凡淡淡的說道,“亂子不大,自然管用;亂子大了,可就兩說了——不能把寶押在這上頭。”

 “呃……是!”

 “日本亂上一亂,”關卓凡慢吞吞的說道,“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隻好小亂,不好大亂。”

 “是——隻好小亂,不好大亂。”

 關卓凡點了點頭,對徐四霖的“抓重點”,表示滿意,“其實,也不是一定不可以大亂——不過,得看怎麽個亂法。”

 “這……請王爺訓諭!”

 “如果整個日本,”關卓凡說道,“亂成了七、八塊,再也合不攏來,倒也罷了;怕的是由亂而治,大亂之後大治,那就不好了。”

 徐四霖快速的轉著念頭,“是!王爺高屋建瓴!若如王爺之言,‘整個日本,亂成了七、八塊,再也合不攏來’,則咱們就可以……各個擊破,分而治之!若他‘由亂而治,大亂之後大治’——嗯,就算掌國的還是幕府,只怕……也不會如現在這般馴服了。”

 “不錯!”關卓凡說道,“不過,如果日本真的‘由亂而治,大亂之後大治’,那麽,掌國的,一定不再是幕府了!大浪淘沙,以幕府的暮氣,一定會被‘淘洗’掉的!到時候,莫說什麽‘馴服’了,日本大約還會掉轉頭來,視中國如仇讎!哼,壬辰倭亂,十有八九,就要重演了!”

 徐四霖心中一震,遲疑了一下,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是,王爺說的極是,日本……還真是這麽回事兒。”

 壬辰倭亂,就是萬歷朝鮮之役。

 “幕府掌國,”關卓凡說道,“對咱們是最有利的——”

 頓了頓,“幕府掌國,日本就一定是病怏怏的——幕府是沒本事替日本脫胎換骨的,他若要替日本脫胎換骨,就先要替自己脫胎換骨,如此一來,幕府即不成為幕府,就等於……嘿嘿,拿自己的命,去換日本的命!這種事兒,幕府能乾?”

 “王爺……鞭辟入裡!

 “一個病怏怏的日本,是最好的日本——隻好乖乖的臥床休息,沒有氣力替鄰居找麻煩。”

 “是!”

 “還有,”關卓凡說道,“既然病的七死八活,就得用參湯吊命,這個參湯,只有咱們才有,為了求這口喝的,幕府就不能不對咱們俯首帖耳。”

 “是!”

 “可是,”關卓凡歎了口氣,“想替日本脫胎換骨的人,還是很多的——這種人,只會愈來愈多,不會愈來愈少!幕府的身子骨兒太弱,不定哪一天,被人家用力一掀,就連人帶床,翻倒在地了!”

 “這個……確實不能不有遠憂!”

 “遠不到哪裡去了!”關卓凡說道,“我看,也就是這一兩年、兩三年的事情了!弄不好,明年就出事兒,也不出奇!”

 徐四霖心頭跳了一跳,“那,請王爺的示,咱們……何以為計?”

 關卓凡沒有說話,抬起頭,微微眯起了眼睛。

 對於自己的問題,徐四霖有些失悔了——輔政王也未必曉得“何以為計”啊?

 再者說了,自己是駐日公使,“何以為計”什麽的,本該輔政王發問,自己回答才對啊!

 過了片刻,見王爺還沒有說話,徐四霖小心翼翼的說道,“王爺,日本的‘一揆’,若真的鬧的大了,只要薩摩藩不插手,幕府未必不能夠憑自己的氣力應付下來,至少,呃……勝負在兩可之間吧!可是,如果薩摩藩插手,幕府就一定應對不來了!所以,我以為,呃,事情的關鍵,還是在薩摩藩——”

 “你覺得,”關卓凡開口了,“‘一揆’果然鬧大了,薩摩藩會坐岸觀火嗎?”

 “這……”

 徐四霖躊躇了一下,說道:“長州藩覆轍不遠,薩摩藩未必會直接出兵,可是,順風縱火、火上澆油,卻幾乎是一定的。”

 “不錯,”關卓凡點了點頭,“‘順風縱火、火上澆油’!譬如,將藩境內的倒幕派,統統都放了出來,再暗地裡資助他們槍炮子藥——‘一揆’如果只是一班板倉勝靜說的‘泥腿子’,或許幕府還能自個兒應付下來,可是,倒幕派一加入,這個‘一揆’,味道就大大不一樣了!”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對了,“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啊!

 “王爺高見!”徐四霖說道,“譬如李闖,如果沒有李岩、牛金星、宋獻策,也成不了什麽氣候!”

 關卓凡的手指,在幾面上輕輕一點,“就是這個道理!”

 頓了頓,“不同的是,李岩、牛金星、宋獻策終究要居李闖之下,所以,李闖最後還是覆亡了,可是,倒幕派加入‘一揆’,‘一揆’的首領,必定就換成了倒幕派,因此,較之李闖,更加可慮!”

 “是!”

 這個,嗯,就是“篡奪農民革命的領導權”嘛。

 “還有,”關卓凡說道,“薩摩藩也未必不會直接出兵——如果整個日本都打爛了,薩摩藩能不下山來摘桃子?”

 “這……是!”

 “所以,子綏,”關卓凡說道,“你說得對,事情的關鍵,在薩摩藩——”

 頓了頓,“何以為計?——釜底抽薪!”

 徐四霖心中一跳,“王爺是說?”

 “我還沒有通前徹後的想清楚——”關卓凡沉吟著說道,“還有,此計之行,需要時間,也需要機會——”

 頓了一頓,“當然,機會,咱們可以自己去造了出來,可是這個時間——”

 再頓一頓,“至少需要一年——所以,無論如何,明年日本不能大亂!”

 說到這兒,看著徐四霖,加重了語氣,“最關鍵的是,咱們不能兩頭冒煙兒!不能兩線作戰!子綏,你明白嗎?”

 “這個……卑職明白!”

 兩頭——另一頭,自然就是法國那一頭。

 “熬過了明年,從從容容的,事情就好辦了!”

 “是!”

 “因此,幕府雖然是個阿鬥,也隻好勉強扶一扶他,且過了這個坎兒先!”

 “是!”

 “有這麽幾點,你記住了。”

 “請王爺訓諭!”

 “第一,明年那一期的兵費,暫時不必幕府還了,往後順推一年——就是說,明年日本海關的洋稅,中國、美國暫且不分他的帳了。”

 “第二,再另替幕府籌一筆款子,利息盡量克己,叫他拿去低息貸給農人和小手藝人——利息一定要低!且過了這個青黃不接的關口再說——哎,你們就算要‘一揆’,也請往後推一年吧!”

 “第三,想法子替他把米價降一降。”

 “這個我也想不出什麽太好的法子,隻好多殺幾個囤積居奇的,也不曉得管不管用?真要把米價降下來,說到底得增加供應,咱們可是沒有多余的米賣給他,看看越南那邊兒,有沒有多余的米吧!”

 “第四,大浦慶那兒,要擺些姿態出來,這個吃相,別太難看了!譬如,嗯,方才說的替農人、小手藝人貸款,可以算‘慶和會’的一份兒;還有,多開幾個善堂、多設幾個粥廠什麽的。”

 “第五,加派兩個營的軒軍!”

 “原先日本那兒,已經有了一個‘特種合成營’,加上這兩個營,日本的駐軍,就超過一個團了,真亂了起來,這一個團,拿去平亂,自然不夠用,不過,多少能收一定的震懾的效用——叫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起事之前,三思後行。”

 “不過,也就這三個營了,暫時不能往日本擺放更多的兵力了——人有,精力沒有,不敢分神兒!還是那句話,不能兩頭冒煙兒!不能兩線作戰!”

 “是!卑職謹遵王命!”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