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29章 志在必得
  “‘王大臣會議’一開始,”關卓凡說道,“樸庵和寶廷,便彼此辨詰,樸庵認為,立女帝,祖製所無;寶廷認為,‘昂揚奮,一往無前’,才是祖製,‘應時而變’或‘與時俱變’,才是祖製,且凡事總有第一次——”

頓了頓,“他們是如何辨詰的,有很詳盡的會議記錄,這份記錄,臣也帶來了,就不在這裡囉嗦了,說多了,太后聽著,也氣悶。”

聽這些事兒,慈禧是絕對不會“氣悶”的,不過,她“嗯”了一聲,沒有說什麽,心裡想:會議記錄你也帶來了?你好“周到”啊。

“二人你來我往,”關卓凡說道,“說著說著,話裡都帶出了意氣,樸庵終於了脾氣,大聲說道:別的不說,什麽‘仁、宣一系實在尋不出合適的嗣皇帝的人選’,就不對!載澄、載瀅,難道是死人?”

什麽?

慈禧心裡,不由哀歎一聲:老七果然……“昏聵”啊!

載澄、載瀅已經“出局”了,你又把他們拉回來?就算你不同意載澄、載瀅“出局”,軍機處會議的時候,你怎麽不說話?這個時候扯載澄、載瀅,哪裡還有什麽說服力?

還有,也是更重要的:怎麽也不能叫老六的孩子做這個嗣皇帝啊!這點兒默契都沒有,還怎麽把你當做……“我的人”?

另外,你六哥、六嫂,扮了那麽一出驚世駭俗的苦情戲,拚了命的把自個兒從嗣皇帝的事兒裡往外摘,你倒好,硬往回拉你六哥!你這麽乾,還有兄弟情分嗎?那不是……當面兒打你六哥的臉嗎?

就不說“死人”二字,何其難聽了!——私下底這麽說,都不應該,何況是“王大臣會議”這種國家最重大的議政的場合?

“樸庵這個話,”關卓凡說道,“叫恭親王坐不住了——”

頓了一頓,“恭親王站起身來,說,‘我已是廢人一個,這種場合,從退歸藩邸那一日起,我就不該再踏足的,不曉得,為什麽……還是放我不過?’”

慈禧心中,微微一震。

“他說,‘我的肝疾愈來愈重,現在……眼見又要作,是不能再支持下去了!恕我……先行告退了!’說罷,抬腳便走。”

啊?

上一次軍機處會議,老六就是半途拂袖而去,這一次,又來?

“老七……唉!”

慈禧微微苦笑,輕輕搖了搖頭。

“還沒完呢——”關卓凡淡淡一笑,“樸庵瞪起了眼睛,說,‘載澄、載瀅,都姓愛新覺羅!既然頂了這個姓氏,就不是某一人可以得而專之的!’”

慈禧掩飾不住自己的愕然,她微微的張了張嘴,最終,卻只是又輕輕的歎了口氣。

這個老七,沒救了!

“寶廷說,”關卓凡說道,“醇郡王說的不錯——可即便如此,載澄、載瀅兩個,還是不能入繼大統、登基為帝!”

“嗯?理由……是什麽呢?”

“寶廷說,載澄——古往今來,有被捆送宗人府的皇帝麽?這樣的皇帝,踐祚之後,你叫他如何牧育萬民、君臨四海?”

果然。

“載瀅——載澄是嫡子,載瀅是庶子,本朝立儲,以賢以能,可是,開國兩百年,十聖相繼,有沒有嫡子在,卻叫庶子繼位、以庶凌嫡的?”

慈禧認真的想了想:真沒有。

康熙朝廢太子,胤礽既廢,就失去了嫡子的地位,所以,世宗雖然以庶子繼位,卻不能叫“以庶凌嫡”。

載澄雖然被“捆送”宗人府,但並沒有受任何處分,嫡子的地位沒有任何變化,如果載瀅越過載澄,做了嗣皇帝,就是真正的“以庶凌嫡”了。

寶廷擺出來的,都是極有力量的理由,難以辯駁,慈禧心中暗歎:之前,我還想著什麽“以二對一”,其實,老七那個腦袋瓜子,真正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哪兒談得上什麽“以二對一”?

怪不得,“那邊兒”那麽大方呢!

咦,對了,那個吳可讀呢?

回聖母皇太后,他馬上就出場啦。

“樸庵大約是有些招架不住了,”關卓凡說道,“轉向吳可讀,說,‘柳翁大作振聾聵,必有儻論警言飧眾的,就請一抒胸臆’,雲雲。吳可讀卻說,‘我要說的話,都已經在折子裡說了,多說一遍,不過徒擾清聽’,雲雲。”

慈禧怔了一怔。

關卓凡方才說,吳可讀“憨直”,那麽,這個姓吳的,就應該不是一個怕事兒的——真怕事兒,也不能上這麽一個折子啊?可是,到了節骨眼兒上,怎麽……縮回去了?

“樸庵正不知如何是好,”關卓凡說道,“寶廷插過來了,說,‘柳翁的大作,我是拜讀了——為之擊節!”

為之擊節?說反話吧?

“吳可讀號柳堂,因此樸庵、寶廷稱其‘柳翁’。”

頓了頓,關卓凡繼續說道:“寶廷說,‘大禮議’駭擾宸衷,柳翁婉轉陳詞,意切情真,絮絮如子女繞膝於父母,兩宮皇太后禦覽之余,必有以抒厪慮、慰慈懷!嗯,這個立意,是極佳的,不過——”

就知道會有“不過”。

“柳翁推己及於天下人,以為天下人皆為赤子,就可議了!柳翁的這個法子,若嗣皇帝本性淳厚,自然可行;若嗣皇帝天性涼薄如前明世宗者,誰又能保證,他親政之後,不會變更成議,追尊所生?”

這段話,慈禧就不以為然了。

明世宗變更成議,追尊所生,並非因為“天性涼薄”。何況,他之所為,對孝宗和昭聖皇太后,自然是“涼薄”的,可是,對他的本生父、本生母來說,可是“熱”的很、“厚”的很呐!

在慈禧看來,嗣皇帝親政之後,是否會“變更成議,追尊所生”,根本不在他的“天性”涼啊、熱啊、薄啊、厚啊什麽的,而在於,對於嗣皇帝,是否另有製約之道?

昭聖皇太后“拿”不住世宗這個嗣皇帝,不稀奇,畢竟世宗一登基就親政,沒有“垂簾”這一說;如果換成吳可讀說的那樣,嗣皇帝自幼養在深宮,由皇太后撫育成人,如果這個皇太后是我——哼,難道我會“拿”不住嗣皇帝,由得他跳出我的五指山,甚至,倒過頭來,反咬我一口?

不過,這個話,想是這麽想,但沒法兒說出口來。

“何況,”關卓凡繼續說道,“繈褓之中,美惡善凶,何由分辨?”

“吳可讀於是感歎,這種事情,本來就沒有什麽萬全之策的……”

“寶廷說,怎麽沒有萬全之策?榮安公主繼統承嗣,就是萬全之策!”

慈禧心頭,微微一震。

“寶廷說,榮安公主為文宗顯皇帝、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親女,若由她繼統、承嗣,上上下下,哪裡還要心驚膽戰的過上十幾年,提防著什麽‘大禮議’之類的荒唐事兒?”

頓了頓,“寶廷還說,眾所周知,榮安公主天性淳厚、聰慧通達,登基踐祚,必為一代明君,由她來繼統、承嗣,非止宗室椒房之幸,亦為天下臣民之福!”

天性淳厚、聰慧通達?

一代明君?

還什麽……宗室椒房之幸、天下臣民之福?

慈禧心中冷笑:這馬屁拍的!……

“還有,”關卓凡說道,“寶廷說,他查過了,目下的‘載’字輩,尚在繈褓之中者,並沒有已經出過天花的,如果立為嗣皇帝,日後竟不幸重蹈大行皇帝之不諱,如之奈何?”

微微一頓,“目下尚在繈褓之中的‘載’字輩,並沒有已經出過天花者——這一點,他說的,倒是對的。”

這——

慈禧沉吟了一下,說道:“這個擔憂,不無道理,可是——麗妞兒也沒有出過天花呀?”

正等著您的這句話呢。

“太后不必過慮,”關卓凡微笑說道,“榮安雖未出過天花,卻已經種過痘了,可確保無虞。”

啊?

麗妞兒種了痘了?

慈禧有點兒手足無措:不但大出意外,也不曉得,關卓凡說的,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種痘,何其危險繁難?他甘冒大險,加之於自己福晉、文宗親女之身,可見……處心積慮,志在必得!

如果是假的——那就更可怕了!

那就是說,他為了這個嗣皇帝,已經不擇手段了!

慈禧心中,不禁隱隱生寒。

“麗妞兒種了痘,這好啊……呃,是什麽時候的事兒呀?”

“就是穆宗毅皇帝確診天花不久之後的事兒, ”關卓凡說道,“我想著,這個,姊弟關心,得趕緊……亡羊補牢,不然……”

聽起來,似乎也有些道理……

難道……

“種痘……挺麻煩的吧?”慈禧努力擠出笑容,“麗妞兒平平安安的過來了,哎,這個,好,好……”

“回太后,”關卓凡說道,“其實也沒有多麽麻煩,榮安種的,不是‘人痘’,而是‘牛痘’,無需勞師動眾,一個醫生、半天功夫,就盡夠了,而且,也沒有什麽危險,個一、兩天的低燒,也就過來了。”

頓了一頓,“效用,卻比‘人痘’要好的多。”

“牛……痘?那是什麽?……呃,是西洋的醫術?”

一猜即中啊。

“是!”關卓凡說道,“這個‘牛痘’的來龍去脈,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太后得空兒了,臣再給太后細細的回——或者,叫楠本稻給太后回也成,她是醫生,一定比臣說的更明白些。”

楠本稻……

慈禧心中一動,點了點頭,“嗯。”

至此,似乎已經沒有多少理由反對榮安繼統承嗣了。

不,還有。

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個理由。

*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