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41章 眾裡尋他0度
  慈禧抬起頭來,厚厚的雲層之後,似乎隱現清光。

月亮要出來了?

她眨了眨眼睛,再看,依舊是一片濃重的化不開的墨色。

風露中宵,寒意浸膚,她微微打了個寒顫,接著,下意識地縮了縮身子。

倦意開始襲來,眼皮有些沉重了。

回屋吧,可不敢在露台上睡過去了。

回到寢臥,通體溫暖,倦意更重了。

她有些拿不定主意——

上床睡覺?

睡的著嗎?

如果睡著了,那幾個人,又“回來”了……

想起那張斑駁的面孔,慈禧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她的目光,落在牆角一大一小兩個皮箱子上,猶豫了一下,偏過頭,目光又轉到了梳妝台上的護書——那裡邊兒夾著“節略”,即目錄。

可是,現在真的是倦怠的很,硬要“挑燈夜戰”,確實可能像玉兒說的,“漏掉了什麽緊要的字眼兒”。

聖母皇太后本來是最有決斷的,在這樣一件“小事”上,卻躊躇了老半天,最後,一狠心:管他呢——睡覺!

誰怕誰啊!

當然,心底其實還是怕的。

她就懷著這樣一種“嚴陣以待”的心態,輾轉反側了好一陣子,終於,倦意抓住了每一根神經,不知不覺之中,她終於徹底放棄了“抵抗”,朦朦朧朧的睡過去了。

一覺無夢。

慈禧醒來的時候,隻覺天光耀目,有些睜不開眼睛——她夜裡從露台回屋的時候,沒有將窗簾拉合。

躺在床上,便能看的見藍天白雲,便曉得外頭陽光明媚了。

哎喲,這個天兒,又變回來了!

呃,我睡了多久了?

扭過頭,去看金自鳴鍾——時針指在“Ⅹ”和“Ⅺ”之間,分針則指在了“Ⅸ”上頭。

哎喲,巳正三刻——快十一點鍾了!

慈禧有點兒懵了:昨兒個……不,應該是“今兒個”……呃,我是什麽時候回屋的?大概……還沒到醜正吧?這一覺,竟然睡了……四個半時辰?整九個鍾頭?

我還以為,最多打個盹兒,天不亮就得醒過來呢!

哎……我啥時候起身起的這麽晚?啥時候睡過這麽長的覺啊?

多年的宮廷生活以及“垂簾聽政”的實際要求,使慈禧早就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來到天津,無需處理政務了,但這個作息習慣,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改變。

今兒個是怎麽回事兒?

叫了玉兒進來,服侍洗漱梳妝,慈禧用半埋怨的口吻說道:“我睡過頭兒了,你這個小蹄子也睡過頭兒了不成?也不叫醒我!”

“就算刀子架到奴婢的頸子上,”玉兒滿臉堆笑,“奴婢也不能叫這個醒兒的!主子難得睡個好覺,怎麽可以打攪?再者說了,還有中午、下午、晚上——盡夠時間看折子了,耽誤不了事兒!”

頓了頓,“其實,奴婢是進來過的——還不止一次,看主子睡的香甜,又出去了——主子不曉得罷了!”

說罷,抿嘴兒一笑。

“啊?”慈禧微微愕然,“你進來過?我可是一點兒感覺也沒有……”

“要不怎麽說——”玉兒一邊兒替慈禧梳攏著頭,一邊兒說,“主子這一覺,睡的……踏實呢!”

頓了頓,微微放低了聲音,“奴婢的手藝,還是比不了老李,今兒個,主子怎麽不叫他來替主子梳頭呢?”

“他?”慈禧淡淡的說道,“過兩天再說吧。”

玉兒很知趣的轉過了話頭,覷著梳妝鏡中的慈禧,歡然說道,“主子請看,您的氣色,可真是好多了!——這一覺,嗯,睡得好!”

果然,鏡中人的面龐,白裡透紅,粉光融滑,實在不大想象的出,昨天那副風雨梨花的模樣。

慈禧骨子裡,還是比較迷信的,出乎意料的良好睡眠,不僅帶來了飽滿的精神,還給了她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事情一定會往好的方向展!婉貞說的,該是對的,他,是不會對不起我的!

看,今兒的天兒,也好得很嘛!

聖母皇太后既然這個點兒才起身,早膳就免了,洗漱梳妝之後,直接就傳了午膳——慈禧也是真的餓了,昨天的消耗,確實是很大的。

撤膳之後,玉兒試探著問道:“主子,咱們出去溜溜彎兒吧?”

慈禧看著窗外的燦爛秋色,眼睛微微的眯了起來。

過了片刻,她輕輕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不出去了,看折子吧!”

“那……是去書房呢,還是就在寢臥?”

“就在這兒吧!”

玉兒不再多說什麽,過去將一大一小兩隻皮箱子拎了過來,放平了,解開扣帶,打了開來,只見箱子裡頭,分成一格一格,幾份折子一格,碼的整整齊齊,每一份折子上,都貼上了標簽,上面寫了號碼和標題。

打開護書,照著裡面的節略,將對應號碼的折子取出來,交給慈禧,慈禧看過了,玉兒再將之放回皮箱內原先的位置,如此看完一份,再看一份,有條不紊。

這些折子,包括:

穆宗從“天花之喜”到龍馭上賓的所有脈案。

太醫院左院判王守正、右院判魏吉恩的“密奏”——闡明何以確診穆宗的“邪毒”為“楊梅”。

前、後兩個重大會議的會議記錄,一個是穆宗升遐當天在軍機處召開的親貴重臣會議,一個是在內閣大堂召開的“王大臣會議”。

寶廷、鮑湛霖、奕讀、吳可讀四人,關於統嗣之爭的奏折。

督促關卓凡“銷假入直”的詔書。

斥責奕讀“淆亂小宗大宗之別”、“擬於不倫”、“意存周內”、“殊屬荒唐”的詔書。

李鴻章、瑞麟、劉長佑、丁寶楨四位封疆大吏,力陳軒親王不能去位的折子。

“著軒軍接防大內”的懿旨——宣旨的時候,其實是“口諭”,這道明,是後來補上的。

神機營三個全營翼長文衡、榮祿、恩承“出”的密折。

奕讀造的兩份矯詔——一份是矯母后皇太后的,一份是矯文宗顯皇帝的。

敕令神機營匯集王府井大校場的詔書。

黜神機營“出旗”的詔書。

奕讀的請罪折子。

恭王的“勸進”折子。

鍾王、孚王、睿王、伯王、莊王、載治、載詳、載漪……以及其他宗爵的“勸進”折子。

打開第一份折子,即穆宗的第一份脈案,慈禧心中,不禁微微一痛。

不過,僅此而已——微微一痛。

如果有人說,慈禧對自己親生兒子的感情不深,她是絕對不肯承認的——即便在心裡,也是不肯承認的。

可是,事實卻是,從昨天到今天,她沒有為穆宗流過一滴眼淚。

昨天,她哭的昏天黑地,撕心裂肺,這輩子,再沒有哪一次,哭成了那個樣子的——父親過世的時候沒有,文宗賓天的時候沒有。可是,那些眼淚,是為她自己流的,不是為了穆宗流的。

聽到穆宗賓天的消息,她頭昏目眩,幾乎把持不住了,不過,那是因為震驚,不是因為悲痛——至少是震驚遠遠大於悲痛。

之前,她誤會妹妹戴孝是因為母親過世了,一時之間,面青唇白,口乾舌燥,手腳顫,連冷汗都出來了——那個反應,才是因為悲痛,雖然,僅僅是預感。

同樣是自己的至親,兒子和母親,自己的感情……呃不,是感覺……這個感覺,全然不同,這是……為什麽呢?

這個問題,她絕不願意深究,略一思及,便用這樣的理由替自己開解:載淳是皇帝,身系天下,可不僅僅是自己的兒子!他“棄天下而去”,自己的震驚壓過了悲痛,是正常的反應。

母親呢,僅僅是自己的母親,所以……

理由十分蒼白,連自己都覺得沒有什麽說服力,她隻好盡量不去想這個事兒。

事實上,現在念及穆宗,不可避免的,就要想到夢裡那個面目斑駁的人,因此,慈禧對於穆宗的“出現”,生出了本能的排斥,也更加……哭不出來了。

所以,看穆宗的脈案,慈禧不由自主加快了度,同時,心裡這樣為自己辯解:反正我也不是醫生,認真看,也不見得就看得明白……

直到了王守正、魏吉恩的“密奏”,才放慢了度,細細看了起來。

“邪毒”何以為“楊梅”,這個,同自己今後的利害榮辱,可是大有關聯的……

看過了,再和脈案一一對照,慈禧基本確定了:穆宗的“邪毒”,確為“楊梅”,這一層,應該沒有人做什麽手腳。

問題在於,穆宗的“邪毒”,到底是怎麽來的?目下,這盆髒水,竟然潑到了自己的身上,可是,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兒——自己是清清白白的!這個“邪毒”,一定是宮裡的哪個女人,“過”給穆宗的!這個該千刀萬剮的妖精,就算把紫禁城翻個底兒掉,也要把她找了出來!

還有,是哪個往自己身上潑髒水的?慈禧認定,這後頭,一定有個始作俑者,抓到了他,我,我……我也剮了他!

慈禧咬著牙,美好的面容,微微的扭曲了。

玉兒在一旁覷著,見太后臉上微現猙獰,心不由提了起來。

不過,太后看折子的時候,只要沒有起反走水,那是不敢輕易打擾的。

慈禧兀自在想:是誰呢?老七?他……沒這個腦子吧?不,他沒有,他下頭的人——譬如,那個姓劉的師爺,不見得沒有!

還有誰呢,寶鋆?嗯,有可能……

老六?應該不會……

嗯,應該倒過來想:我“髒”了,哪個的好處最大?

能落好處的人,多了去了,最大的那個嘛……

想到這兒,心中猛地一跳:不會是……他吧?

*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