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142章 毀3觀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亂清全文閱讀!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慈安沉吟了一下,說道:“有些話,當著皇帝的面兒,不大好說……你呢,也別嫌我囉嗦,就當我杞人憂天好了……”
“臣不敢,”關卓凡微微欠身,“太后有什麽吩咐,盡請明言。”
“我是覺得,”慈安說道,“皇帝的發飾、衣裳,都改得……嗯,挺好看的!你擺的道理呢,也是……呃,挺有道理的!只是,只是……”
躊躇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就怕有人還是轉不過彎兒來,在下頭嘀咕,說什麽……‘變易祖製’!皇帝畢竟剛剛即位,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這個,會不會……”
頓了頓,“呃,我想,發飾、衣裳這些事情,畢竟不比電報、鐵路,沒有那麽緊要,是不是一定要……這麽急著改動呢?”
唉,有時候,有些人的眼裡,發飾、衣裳,比電報、鐵路還要緊要呢。
不過,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事實。
衣冠關系理念,衣冠變易,就是理念變易,衣冠改不過來,理念也就改不過來。電報、鐵路神馬的,就算有了,但如果腦筋不換,依舊用舊腦筋玩兒新把戲,新把戲的功效,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對“衣冠關系理念”的道理,慈安是有著朦朦朧朧的認識的,不然,也不會對皇帝的衣冠的變化,表示憂慮,“沒有那麽緊要”,其實是個委婉的說法,個中含義,得倒轉轉過來聽。
當然,“用舊腦筋玩兒新把戲,新把戲的功效,也是要大打折扣”的道理,她還不懂。
“太后請放心,”關卓凡微微一笑,“要說‘變易祖製’,‘旗頭’、‘花盆底’,才是‘變易祖製’;直上直下、下及腳背的旗裝,才是‘變易祖製’呢!”
啊?
“啊?”慈安愕然,“這……怎麽會呢?”
“回太后,”關卓凡說道,“容臣一一道來。先說‘旗頭’——入關之前,哪裡有這樣東西?彼時旗人女子的發飾,無非兩種,一種梳髻——未婚的雙髻,出了閣的單髻;一種扎辮,未婚的垂辮,出了閣的盤辮。”
頓了頓,“莫說入關之前沒有‘大拉翅’一類的‘旗頭’,就是入關之後,至少,嘉慶朝之前,都是沒有這樣東西的!”
慈安檀口微張,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
關卓凡這番話,太毀三觀了——
什麽?嘉慶朝以前,都是沒有“旗頭”這樣東西的?!
慈安姐姐一直以為,自己梳的“旗頭”,是……“自古以來”的啊!
清宮劇不都是這麽演的嗎?怎回事兒涅?
怎回事兒?瞎掰唄。
當然,咱們慈安姐姐沒有看過神馬清宮劇。
“‘旗頭’到底起於何時,”關卓凡說道,“已不可考,不過,歷代皇后,都有繪製禦容,其中盡有隻著吉服、未戴鳳冠的,請太后仔細回想一下她們的發飾,就什麽都明白了。”
啊……
果然……
“其中,”關卓凡說道,“還有著常服甚至便服的——那就更加明白了,譬如,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
對,慈安想起來了,孝莊文皇后有一副便服的畫像,就是“盤辮”的——把長辮子盤到頭上。
“哎喲,哎喲,哎喲!”
慈安一連“哎喲”了三聲,同時,不由自主,輕輕的摸了摸自己的“旗頭”,用十足驚歎的語氣說道:
“真正是沒有想到!這個‘旗頭’,

非但不是祖宗的‘衣冠’,而且,還沒有多少年頭!真正是沒有想到!真正是沒有想到!”
頓了一頓,用疑惑的語氣說道:“那,怎麽就弄出來這麽個‘旗頭’了呢?”
“回太后,”關卓凡一笑,“無非是‘大拉翅’的地兒足夠大,可以往上頭掛首飾——掛多少都成。”
慈安想了一想,又摸了摸自己的“旗頭”,也笑了,“你這個話,損了點兒,不過……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麽回事兒!”
頓了一頓,“對了,我想起來了,鹹豐二年的時候,文宗皇帝給了我一道諭旨,大致意思是,宮廷之內,樸素為先,現在,皇后以下,后宮妃嬪的服飾,未免過於華麗,殊不合滿洲規矩,所以,嗯,‘是用定製遵行以垂永久’。”
“‘定製’的非常細致,譬如,簪釵不準全用點翠;梳頭時,不準戴流蘇、蝴蝶、頭繩、紅穗;戴帽時,不準戴流蘇、蝴蝶,亦不準綴大塊帽花——帽花上,還不可有流蘇、活鑲。”
“還有,耳挖上,不準穿各樣花、長壽字樣;耳墜隻準用鉤,不準用花、流蘇;小耳鉗,不準點翠,亦不準雕花,等等。”
“文宗皇帝儉德可敬,”關卓凡讚道,“太后的記心,也好極了!”
其實,文宗的天性,是熱愛奢華享受的,本沒有資格接受“儉德可敬”一類的恭維,不過,剛剛即位的年輕皇帝,總是有一番勵精圖治的振奮氣象的,這個馬屁,就捏著鼻子,馬馬虎虎的拍一拍吧。
慈安笑道:“那個時候,我剛剛封了皇后,因此,對這道上諭的印象,特別深刻。還有,講的都是女人家的事兒,好記!”
頓了頓,“鹹豐四年的時候,文宗皇帝又降了一道諭旨,說,鹹豐二年的那道諭旨,嗯,‘尚有未備之處’,得講的再明白些——我想想,嗯,‘尋常所戴棉秋領,不準有花邊、絛邊、青緞邊’;還有……‘梳頭時,隻準戴兩支花’,等等。”
關卓凡暗暗稱奇,都說慈安不聰明,可是,這兩道諭旨的內容,她卻記得這麽清楚?
可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們對於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務,總是相對擅長的——就如慈安自己說的,“女人家的事兒”嘛。
鹹豐二年,她不過十六歲,鹹豐四年,不過十八歲,再怎麽“儉德可敬”,十幾歲的女孩子,對衣飾也是有著天然的興趣和愛好的。
“金陵是鹹豐三年淪於長毛的,”關卓凡說道,“鹹豐二年、鹹豐四年——文宗皇帝頒降上述兩道諭旨的時候,匪勢方張,局面最為艱難,朝廷的軍用,最為匱乏,因此——”
說到這兒,關卓凡打住了。
慈安的神情變得嚴肅了,沉吟了一下,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文宗頒降這兩道諭旨,並不僅僅為了整肅宮闈,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克勤克儉,將錢糧省了出來,花到前線的將士身上!”
“太后聖明!”
“嗯,如今的局面,”慈安說道,“雖然不比鹹豐二年、鹹豐四年——好了十倍不止!不過,正經花錢的地方, 也很多——一個是要辦洋務、修鐵路,一個是要準備對法的戰事,該省的,也是要省的!”
頓了頓,“我想,皇帝改換發飾,是不是也有……呃,你說過的,‘為天下人垂形范’的用意在?——沒了旗頭,那麽些個首飾,就沒有地方‘掛’了!這,倒是條‘釜底抽薪’之計呢!
關卓凡站起身來,微微躬身,“太后聖明!”
這句“太后聖明”,發自肺腑,真心實意。
“既不變易祖製,又有偌大的好處——”
頓了頓,慈安的眼睛亮晶晶的,“我看,皇帝的這個發飾,可以換,也該換!”
“太后聖明!”
“既如此,”慈安再次輕輕的摸了摸自己的“旗頭”,“這個‘旗頭’,莫說皇帝了,就是皇太后,也該換!”
啊?
這……可是沒有想到的哎!
慈安姐姐,不得了呀!
“太后……聖明!”
不過,話一出口,慈安就後悔了,倒不是為她自個兒,而是想到了——還有兩位皇太后呢!未親口問過她們兩個的意思,自己不能代她們兩個說話呀!
她尷尬的笑了笑,“呃,方才這句話,說的可能……呃,有些急了,皇太后換不換‘旗頭’,這個,還是得先跟‘西邊兒的’、還有皇帝額娘兩個商量過了,呃……再說?”
說著,下意識的,輕輕的扶了扶自己的鬢角。
這已經是慈安第四次做這個動作了。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亂清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