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清》第134章 紅浪血睛藍鯊
旅順要塞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規劃和建設的主要工作,得等“翁貝托國王號”和“杜裡奧號”歸國,隨艦而來的英國顧問們到位了,才能正式著手。也就是說,得等到打完了日本。

 不過,關卓凡一點時間也沒有浪費,他已經在顧問委員會之下組建了“旅順要塞工程局”,密鑼緊鼓地做著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派人赴山東長島采辦石料,這是一種紫色花崗岩條石,是修築防浪堤的上佳石材。

 事實上,旅順要塞的軍港部分,一期工程已經展開,主要是現在就能做的航道深浚。

 原時空,旅順軍港的主體工程,前前後後共花了八年時間。關卓凡以“要塞化”思路建設海軍基地,和李鴻章頗不相同,而工程量只會加大,不會減少,可關卓凡的打算是集中力量,提高效率,五年之內完成主體工程。

 現在是1865年,看歷史的時間線,1870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必須在此之前,使新生的中國海軍,形成初步的戰力。標準是:能夠和除了英國之外的歐洲強國,在中國近海,進行艦隊決戰。則海軍基地的完工,是最基本的條件。

 至於遠洋作戰,五年時間還遠遠不夠;而要和英國人在海上爭雄,更不是十年八年之內,能夠想象的。

 關卓凡到了旅順口,登上雄偉的黃金山,放眼望去,不由心醉神迷,真正是“天下形勝”!

 對面——西南方向。是巍峨的老鐵山。這座老鐵山。伸出了一個半島。和關卓凡腳下的黃金山,夾海相對,兩山之間,不過三百米的光景,這就是所謂的“旅順口”,也叫“獅子口”。口開向東南,口內,就是他“藏嬌”洋美人的“金屋”。規劃中的旅順軍港了。

 更絕的是,這個半島又向港內伸出了一條乾灘,這條乾灘呈反“s”形,形成了一堵絕佳的天然大防波堤,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把全港分成了西港、東港兩部分。

 因為這條乾灘的關系,這個半島叫做“老虎尾半島”,乾灘,就是那條“老虎尾巴”了。

 港內水域廣闊。不凍不淤,隱蔽性和防風性都極好。而且,因為“老虎尾巴”的關系,西港簡直就是一個內湖了。

 旅順口寬僅三百米,以關卓凡粗淺的航海知識,也曉得,航道不會超過一百米,就是說,大型軍艦,每次只能進出一艘,加上兩邊山上設置的火力點,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天底下去哪裡找這麽好的軍港?!

 關卓凡幾乎第一時間就意識到,這個旅順軍港,根本不可能從海上攻破,防衛重點,全在陸地方向,要全力以赴地進行“要塞化”!

 日俄戰爭,日軍拿下旅順口,前前後後,差不多花了整整一年;甲午戰爭,日軍攻取旅順口,滿打滿算,不過五天。而且,這五天是佔領整個旅順地區的時間,真正打旅順軍港,從早到晚,不足一天!

 你妹的!

 旅順軍港陸地防禦的自然條件其實相當優越,外圍的天險,內圈有大孤山、小孤山,外圈有狼山、橫山,這些天然屏障,都可對之進行“要塞化”,日軍必須一道一道屏障,全部突破之後,才能直接威脅軍港。而這些堅固設防的高地,每一個都需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才可能攻克。

 即便所有的外圍天險全部失守,還有旅順軍港本身這個最大最堅固的要塞呢!

 怎麽可能把仗打成這個樣子?!

 猶如千兩黃金,當做一貫銅錢花掉了。

 李鴻章籌辦的海防,旅順和威海衛一樣,都是扁平化的網格,只知道“佔路”,不知道“佔勢”;“網眼”過大,兵力和火力過於分散;只有“打擊”概念,沒有“抗打擊”概念。整個防禦體系,本質上還是平原地帶的戰役防禦、城鎮防禦的思路。潛意識中,把自己的未來的敵人,當做發撚一類角色,乃以此籌劃進退攻防。結果戰端一開,沒有一處經得住日軍的高強度打擊。

 沒有統一指揮,各部派系駁雜,將無戰心,兵無鬥志,更不必說。

 說到底,原時空旅順口的中隊,不論手裡拿的是什麽武器,從軍事指導思想,到部隊架構、作戰訓練,還是不脫農業社會軍隊的底子,硬碰真正的近代化軍隊,自然就要散架。

 甲午戰爭相關史料,關卓凡只要看到“中隊英勇作戰,奈何寡不敵眾”一類敘述,就難免想吐。

 知恥才能後勇,總是這樣理解、粉飾自己的失敗,怎麽能夠真正雄起?!

 好吧,本時空,看我的。

 關卓凡視察完旅順,即南下威海。

 旅順在遼東半島最南端,威海在山東半島最東端,這兩點連成一線,就是渤海和黃海的分界線。關卓凡想,在我的手裡,這條無形的分界線,必成為中國海防的最後的不可逾越的“紅線”。

 膽敢越線者,死。

 剛到威海,好消息送了過來:美國政府終於同意,征日的中隊登陸馬關的時候,由護航的美軍艦隊,“提供炮火掩護”。

 本來美國人希望,日本天皇也能夠發布一道“敕許”,批準幕府向美國政府“借兵”。但這個實在做不到,以孝明天皇對“洋夷”的深惡痛絕,就算把刀子架到他的脖子上,他也未必肯簽這個字。

 可沒有個“正當程序”,美國人就不好和長州藩翻臉。畢竟,前不久,英法美荷四國艦隊和長州藩簽了《下關條約》,這才過了大半年,“墨跡未乾”呀。

 最後美國人想出了這麽個辦法:“護航”階段,美艦自然掛美國海軍旗;艦隊進入馬關海峽之後,美艦改掛中國海軍旗,這樣,還是中國人和日本人打,就不算美國政府直接介入日本內戰了。

 裡子總是比面子重要的。

 等等,中國海軍旗?是那面三角形的“綠底黃帶黃龍旗”嗎?

 想哪兒去了呢?李國泰的這個“作品”,早被關貝子否啦。

 那麽,是那面著名的“黃底藍龍戲紅球”的旗子嗎?

 也不是。

 這個事,遲一點再說,先說一說威海衛的情形。

 威海港呈半圓形,南、西、北三面環山,港口開向正東,南、北兩岸都可設置炮台;威海衛港口寬闊,這一點上比不得旅順口,但其正前方有一個劉公島,緊扼門戶,劉公島周邊,又有日島、黃島等小島互為犄角,算是另外一種“天然形勝”。

 威海港南、北兩岸,和劉公島、日島、黃島等,可以組成交叉火力網,進出港灣的航道,全在嚴密覆蓋之下。

 事實上,甲午戰爭威海衛之役,日軍佔盡優勢之下,也未能從海面上攻破威海衛。威海衛的陷落,還是失之於陸地。

 旅順、威海兩地看下來,關卓凡豪氣頓生。實話實說,有這麽兩個天造地設、極其合做軍港的去處,老天待中國,算是過得去,我輩斷斷不能辜負了!

 回到天津,過來迎接的高級官員中,除了直隸總督劉長佑、三口通商大臣崇厚,還多了華爾和張勇兩位。

 關卓凡不急下船,先叫了華爾和張勇兩個上船。

 張勇雙手抱著一個包袱,腰杆筆直,昂然登船,旁人看了都有點奇怪,什麽東西這麽金貴,要張提督親自捧著?

 見了面,關卓凡開口就是:“別行禮了,看東西吧。”

 張勇笑嘻嘻地將包袱放到桌子上,解開之後,裡面卻是一面折疊好的旗幟。張勇和華爾,一人抓住一邊,展開了旗幟。

 關卓凡的心跳加快了。

 長方形,紅底,中間是一條巨大的藍色鯊魚,頭大身小,正從海中躍起的樣子,周身用白邊勾勒。最扎眼的,是它正大張的“血盆大口”——不是形容詞,這張巨口上下都有血紅的口唇,兩列雪白的利刃般的巨齒之間,還吐著一條血紅的舌頭。

 巨鯊的眼睛,眼白之內,是血紅的瞳孔。

 “紅浪血睛藍鯊”旗,我的海軍旗,中國的海軍旗。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