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1章 電奏
夏炎消退,秋爽初起。

 有道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三月”。夏去秋來,天氣清涼,晝短夜長,原是好眠之時,而聖母皇太后卻開始失眠了。

 難睡易醒,睡著了也不甚踏實,床榻上時不時輾轉翻覆,有時候夢中呢喃,侍夜的宮女聽在耳中,心有所感,黑暗中難免面紅心跳。

 不過,雖然睡得不好,聖母皇太后的脾氣竟沒有變壞,對太監宮女反倒更和氣了。

 有一次,一個新入值的小宮女,收拾茶水的時候,緊張過甚,打碎了一隻粉彩荷花紋蓋碗,嚇得噗通跪倒在地,抖如篩糠。慈禧只是皺了皺眉,吩咐玉兒:“罰她一個月的月例。”也就算了。

 聖母皇太后的“反常表現”,偌大一個紫禁城,只有一個人知道是為了什麽,這個人,就是玉兒。

 還有一個人,隱約能猜到一點,這個人,是李蓮英。

 呃,有人要回國了呀。

 這一天,慈禧又是早早地就醒了過來。

 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和“他”在夢中的繾綣旖旎,依然叫她渾身微微悸動。她下意識地感覺到,如果挪動身體,殘留著的美好感覺便會迅速消散。嗯,就讓溫存在這張床上再停留一會兒吧。

 窗外夜色依然深沉。

 就在這時,寢殿門外傳來了隱約的人聲。慈禧的耳朵很尖,一聽就知道是李蓮英在和坐更的太監說話。

 李蓮英這個時辰來到長春宮寢殿,除了緊急軍報,沒有第二件事。

 現在用兵的地方只有兩處,一個是西北,一個是日本。西北方面,左宗棠還在陝西,剛剛完成“練兵”,正準備進軍甘肅,還不可能有什麽大仗打——那麽只能是日本那邊的事情了。

 慈禧立即完全清醒過來。

 侍夜的宮女過來,小心翼翼地“喚醒”了慈禧。

 “回主子,李蓮英說有緊要的‘電奏’,要請駕。”

 果不其然。

 “電奏”,指的是用電報拍發的奏折。既然是“電奏”,那就肯定是日本的軍報了——陝西可還沒有電報。

 丁世傑撫粵,下車伊始,第一件事,便是架設電報,南接香港,北連福建。

 同時,上海電報總局的線路,繼續北向,入直隸,進天津,最終抵達北京。

 至此,北京至香港的電報線路,完全開通。

 這是當時全亞洲最長的陸路電報線路。在後世,這條電報線路的開通,被視為中國現代化起步的標志件。

 北京電報局接收的第一條——或者說三條——電報,是關卓凡給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后的請安“電奏”,一人一份,一共三份。

 其時關貝子還在日本,這三條電報是怎樣發過來的呢?

 關卓凡在上海建立中國第一條電報線路之前,遠東地區,只有新加坡—香港、新加坡—長崎兩條電報線路。因此,這三封電報,始由長崎而新加坡,再由新加坡而香港,終由香港而北京。

 然後,電報局專差快馬送入紫禁城外奏事處,外奏事處將電報裝進黃匣子,送內奏事處,再由內奏事處上呈兩宮。

 其實,香港暫時還不能直接向北京拍發電報,期間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轉接,但無論如何,“臣關卓凡恭請母后皇太后金安”、“臣關卓凡恭請聖母皇太后金安”,寥寥數語,已令深宮之中的兩位禦姐,“慈顏大悅”,驚喜交加。

 接著,北京電報局收到了第四條電報,也是關貝子從長崎發過來的,卻是一首七言絕句:

 五嶽窮雲海澄練,緯地經天長一線。重洋萬裡紙鳶風,暗地機關人不見。

 題目叫做《賀電報新書》。

 禦姐愈加驚喜:沒想到情郎還有這番詩才!

 電報開通,九城轟動,這首詩隨即傳誦開來,為時人津津樂道。

 只是沒人想的到,此詩實是原時空清末江蘇丹徒人戴啟文所做,關卓凡冒名頂替,搶先“出閘”。雖然不免心有歉疚,但他要為新生的電報“造勢”,此詩出於此時之關貝子之手,和出於後世之戴啟文之手,對電報的宣傳效用,那是天差地別。

 這個時候的戴啟文二十二歲,根本不曉得未來的自己會寫出這麽一首詩來,所以,嘿嘿,嘿嘿。

 慈禧起身,不急傳召李蓮英入殿,按老習慣喝了杯補氣降燥的藥茶後,在宮女的伺候下洗面漱口。

 都妥當了,這才吩咐:“傳小李子!”

 慈禧其實是急於知道“電奏”的內容的,不過,現在的她,已經不會像軒軍赴美時那樣迫不急待了。那個時候,出去的人,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國內的人,乾戈驚心,食不下咽,寢不安枕。來自遠方的好消息,對於她來說,就像救命稻草一般,抓住了就放不開。而現在,她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來表示自己的“從容”和“靜氣”了。

 何況,這並不是關卓凡赴日後的第一封軍報。

 李蓮英進殿,請了安,笑嘻嘻地說道:“奴才給主子賀喜。內奏事處的人說,外奏事處的人說,電報局的人說,是好消息呢。”

 慈禧愣了一愣,才聽明白他這串車軲轆話,不由撲哧一笑,說道:“你拙口笨舌的,這是在說繞口令嗎?好啦,打開吧。”

 李蓮英打開黃匣子,取出“電奏”,躬身雙手遞給慈禧。

 慈禧展開“電奏”,一看題目,“毅勇忠誠固山貝子臣關卓凡陳日本諸事已畢”,嘴角便露出了笑容。

 “電奏”甚長,慈禧一邊慢慢看著,李蓮英一邊在背後替她梳頭。

 看著看著,慈禧的臉上露出了訝異的神色。

 李蓮英雖然在給慈禧細細地梳著頭,但其實一直留意著頭髮的主人的反應——不是對梳頭的反應,而是對“電奏”的反應。慈禧的神色的變化,鏡子裡清清楚楚,李蓮英不禁有點擔心:出了什麽事嗎?

 不過,聖母皇太后訝異是訝異,但看樣子應該不是有什麽不高興。

 看完了“電奏”,慈禧沉吟了半響,才說道:“小李子,你叫人去‘那邊’看看,如果醒了,就在養心殿見面。”

 “那邊”指的是鍾粹宮。前文有過交代,上朝之前,慈禧如果有事情和慈安商量,就提前在養心殿西暖閣見面,事體商量妥當了,再移駕東暖閣“叫起”。

 李蓮英應了一聲,停下了手裡的活計,正要去做安排,慈禧又說道:“還有,叫人知會軍機處,關卓凡要回國了!”

 出去安排的時候,李蓮英想:到底出了什麽事情呢?

 他是極有眼力的人,看得出來:聖母皇太后的心裡頗不平靜。

 慈禧梳過了頭,用了一點點心,打發小皇帝上了書房,這才擺駕養心殿。此時,東方已經露出了魚肚白。

 到了養心殿,在西暖閣等了一小會兒,慈安也到了。

 姐妹倆見了禮,慈禧說道:“關卓凡要回國了!這是他的‘電奏’,姐姐你看看。”

 慈安“呦”了一聲,帶著不加掩飾的驚喜,接過“電奏”,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

 慈安的“水準”,看折子頗為吃力,她一邊看,慈禧一邊給她講解。很快,慈安驚訝地叫了起來:“什麽,日本人立了一個女人做皇帝?”

 慈禧微微一笑,說道:“是啊,就是說,關卓凡要帶一個女皇帝回國了。 ”

 慈安連連驚歎:“真正想不到,真正想不到!”

 這個“想不到”,還是在說“想不到日本人立了一個女皇帝”,至於“帶日本皇帝回國”,關卓凡在之前的“電奏”中就請過旨了。

 慈禧突然輕輕一笑,壓低了聲音,說道:“這個女皇帝很年輕,不曉得模樣俊不俊?”

 慈安一愣,說道:“我哪裡曉得啊……咦,妹妹,你這話什麽意思啊?”

 慈禧做了個手勢,幾個太監宮女會意,立即退了出去。

 慈禧小聲說道:“我是想,關卓凡這小子的老毛病,會不會又犯了?”

 *

 (今天的更新略晚,抱歉)

 *rs

 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