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清》第83章 滿漢不通婚?
這兩個人的區別,主要是對於玉兒而言的。{}.{23}{wx}.{}

 吳建瀛對關卓凡的忠誠,並不輸薑德,不然不可能被關卓凡授以拱衛京師的重任——那是“心腹之寄”。在美國的時候,他大難不死,返回軍中,見到關卓凡後,說的那句“我的命,是爵帥的,除了爵帥,誰也拿不走”,不算是拍關卓凡的馬屁。

 但是,吳建瀛為人,陰鷙而暴烈,是個對人狠對己也狠的角色。平日一張焦黃面皮,看不出喜怒,實則除了關卓凡,別人都不在他話下——當然也包括女人。他雖未婚娶,但經過手的女人可不少。當年做長毛的時候,也不是沒乾過強擄民女一類的事情。女人於他,不過一件衣服罷了。

 所以,關卓凡認為,玉兒嫁給吳建瀛,夫妻倆不會真正和睦。如果一不小心成了怨偶,追本溯源,帳不免都算到自己的頭上,豈非好心辦了壞事,自己給自己找了個大大的不自在?如此一來,所謀於玉兒之種種,其成效也必大打折扣。嗯,這可不是生意經啊。

 反觀薑德,急公好義的脾氣,耿正清直的性子;對於女人,在上海的時候,就連堂子裡的相好,也說他是個“知冷識熱”的。玉兒嫁給他,可望夫妻恩愛,魚水和諧。如此,兩公婆都會深深感激自己這個大媒。嗯,算盤應該這麽打才對啊。

 還有一點,薑德身材魁梧,相貌端正,比之吳建瀛精悍瘦小的身材。陰沉乾癟的黃面皮。在女孩子眼中。“顏值”神馬的,可要高得多啦。

 既然關卓凡對玉兒有所圖,介紹的老公,總得人家滿意吧。

 所以,就是薑德了。吳建瀛的老婆,自個兒去找吧,俺就不參合了。

 這個事兒就這麽定了,慈禧也沒有更多的異議。當然。暫時不必和玉兒說明,等到天津之行的正事辦得差不多了,再先由關卓凡跟她打個底兒,然後,聖母皇太后指婚。

 不過,關於這樁婚事的一個重要的“技術問題”,慈禧和關卓凡兩個,在那張大大的四柱床上,魚水合歡之余,濃情愜意之際。倒是有過一番“熱烈的討論”。

 話頭是慈禧挑起來的。

 “薑德是漢人,玉兒指給了他。就得給他抬旗,你倒看看,抬到哪兒好一點?”

 薑德是漢人,“抬旗”就是抬成“漢軍”。“抬到哪兒”,說的是“抬進”哪一旗——當然是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這“下五旗”中的某一旗;正黃、鑲黃、正白這“正三旗”,暫時是輪不到他的。

 這個事,慈禧心裡其實已有定案,想來關卓凡要說一句“自然要請太后做主”,那麽就順理成章說出自己的安排。誰做玉兒的老公聽你的,她老公抬到哪一旗,可得聽我的了!

 關卓凡沉吟片刻,說出的話,卻大大出乎慈禧的意料。

 “臣有一個想頭,也不曉得合不合適?臣以為,這個‘旗’,竟可以不抬!”

 慈禧愕然:“滿漢不通婚,不給薑德‘抬旗’,這頭婚事,怎麽‘拴’在一塊兒啊?你……難道變了主意了?”

 “指婚”又稱“拴婚”。“上頭”一手男家,一手女家,拉攏過來,“拴”在一起——這“拴婚”二字,倒是形象得很。

 關卓凡說道:“太后誤會了。臣指的,是‘滿漢不通婚’這個規矩。”

 慈禧怔了一怔,說道:“你想動這個規矩?卓凡,這是祖製,輕易不好動的!再說,又有什麽這樣做的必要呢?”

 聽得“卓凡”二字,關卓凡手上用力,將禦姐光潔柔滑的身子,往自己的懷裡摟了一摟。

 慈禧輕輕地“嚶嚀”了一聲。

 “太后厪念,臣心感得很。不過,‘滿漢不通婚’這個規矩,說是‘祖製’,大約是個誤會。”

 聰明的禦姐被他弄糊塗了:“誤會?怎麽會呢?”

 關卓凡鄭重說道:“臣查過典籍文檔,‘滿漢不通婚’,《大清律例》裡面是沒有的;這五個字,也從未在任何一份上諭中出現過。非但如此,順治五年,世祖還曾諭禮部:‘方今天下一家,滿漢官民皆朕赤子,欲其各相親睦,莫若使之締結婚姻。自後滿漢官民,有欲聯姻好者,聽之。’”

 典籍文檔神馬的,聖母皇太后是很不熟悉的,聽了關卓凡這番話,愕然不知所對。關卓凡當然不可能胡編亂造,可是——

 過了好一會兒,慈禧方才說道:“那這是怎麽回事呢?大夥兒不都是……這麽做的嗎?”

 關卓凡說道:“隻好說是‘約定俗成’了。臣的印象裡,開國以來,朝廷的法度,只有過兩次,明確規製滿漢通婚。一次是乾隆五十七年,定宗室覺羅不得與漢人結親——請太后留意,宗室覺羅之外的旗人,是不在禁製之中的。”

 “第二次,是道光二年,《戶部則例》卷一《旗人嫁娶門》定,‘在京旗人之女,不準嫁於民人為妻’——‘民人’就是漢人——如果一定要嫁,該女子就要‘出旗’。太后請留意,這兒的規定,僅限於在京旗人,並不包括京外的旗人。還有,‘出旗’的規定,隻及出嫁女子一身,不關她父母兄弟的事情。而且,太后也曉得的,對於貧苦旗人來說,‘出旗’也實在算不得什麽嚴厲的處分——有的人說不定正中下懷呢。”

 慈禧“嗯”了一聲。

 “有意思的是,這個《戶部則例》,同時還規定,‘若民人之女與旗人聯姻者,該族長佐領詳查呈報,一體給予恩賞銀兩。如有謊報冒領,查出從重治罪。’就是說,如果漢女嫁給旗男,不但不禁止,還要給予獎勵。”

 慈禧輕輕地“喲”了一聲,想了一想,笑道:“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了。不過,如果‘肥水’從外邊流進自家田地,那是很樂意的。”

 關卓凡笑道:“太后聖明!況且,《戶部則例》雲雲,是每年都要修訂的——這是個筆帖式就能乾的活,實在連‘法條’都夠不上,怎麽能夠算是‘祖製’?”

 慈禧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在‘指婚’的懿旨上面,加一句話,玉兒不必‘出旗’?嗯,算是給她一個特別的恩典?”

 關卓凡暗讚禦姐聰明,說道:“太后聖明!”

 慈禧說道:“可是,同樣是做人情,做給薑德,不是更好些嗎?況且,‘抬旗’是多給了一份東西,‘不出旗’不過維持原先的局面。嗯,似乎是‘抬旗’的這份恩典,來得更光鮮些吧?”

 關卓凡的手,探到慈禧胸前,溫香軟玉,捏了一把,嘴裡笑道:“太后的算盤,打得真正是響,臣拜服!”

 慈禧一顫,不由就呻吟了一聲。回過神來,身子在他懷裡扭了一下,嬌聲嗔道:“你……玉兒是我的人,薑德是你的人,我這麽說,不還是為你做面子?”

 關卓凡笑道:“我卻是聖母皇太后的人!”說罷, 停留在慈禧胸口的那隻怪手,大大地不規矩起來。

 “我卻是聖母皇太后的人”——這句話,飄入耳中,猶聞仙樂!慈禧就像吃了人參果一般,渾身上下,通體舒爽,心神蕩漾,難以自己。

 她由得關卓凡輕薄了好一陣子,才扳住他的手,喘息著說道:“先別鬧了……一會兒……多少都是你的……現在,說正事呢!……”

 關卓凡笑道:“好,臣遵旨!”那隻怪手,又在聖母皇太后胸脯上邊,很活動了幾下,才終於停了下來。

 待禦姐喘息勻定了,關卓凡說道:“太后說的是,‘抬旗’當然比‘不出旗’光鮮得多。不過,臣有這麽個想頭:薑德如果是旗人,從‘下五旗’抬進‘上三旗’,自然皆大歡喜;可他是漢人,抬入‘漢軍’,光鮮倒是光鮮了,但無形之中,卻示天下以滿漢之分——臣以為,世易時移,這滿漢的畛域,到了要想法子實實在在模糊掉它的時候了!”

 *
出門在外,就上移動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