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清》第37章 天下何事不可為?
“北寧大捷”的消息傳來,原先彌漫朝野的愈來愈濃鬱的悲觀氛圍,一掃而空,內廷外朝,士林,一片歡聲。 .更新最快

 言路上更是起勁兒,原先唉聲歎氣的,統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兒,紛紛上折,歌功與頌德齊舞,獻計與獻策共飛,或雲“乘勝追擊,克複升龍”,或雲“倍道兼程,奇襲沱”,或雲“水陸並進,直搗西貢”,等等。

 不過,這一回,倒沒人說要“盡逐法夷出中國”什麽的了經“南堂”教案一役,即便最堅實的榆木疙瘩腦袋,也明白了,“上頭”的意思,即便打贏了法國人,中、法兩國,也不會老死不相往來,別的不說,該做的生意,還是要做滴,再嚷嚷什麽“盡逐法夷出中國”,不但叫同僚笑話,更叫“上頭”煩你。

 其中,江南道監察禦史譚鍾麟的折子,算是比較有價值的一份。

 譚鍾麟說,以前我朝與法蘭西簽定的條約,因為“事出倉促”,其中難免有“不甚合國體者”,這一次,若最終打贏了法國人,雙方商談和約的時候,之前的諸條約,應一並納入談判的范疇,其中“不合國體”之條款,該刪的要刪,該改的要改,此事“牽扯甚廣”,目下就應該開始籌劃了。

 譚鍾麟的話,說的還是很委婉的,“事出倉促”是“戰敗”的曲筆,“不合國體”則是“喪權辱國”的曲筆這是給文宗和恭王面子。

 至於“目下就應該開始籌劃了”事實上,什麽“目下”?相關事宜,關卓凡三年前就開始“籌劃”了!

 “牽扯甚廣”一說,倒是對的,“我朝與法蘭西簽定的條約”,並不僅僅關乎法蘭西一家的事兒一說到條約,因為有一個“最惠國”的因素在,英吉利、法蘭西、美利堅等一大堆泰西國家,都是扯在一塊兒的。

 正因為如此,改易對法條約,是一個高技術的系統工程,必須極小心謹慎的處理,不可以在大局未定之前就高聲嚷嚷,以免英吉利、美利堅等“盟友”犯狐疑北寧戰役不過是擋住了法國人的第一波大規模進攻,距離戰爭的最終勝利,還遠著呢!

 另外,譚鍾麟屬於保守派,他的“不合國體”同關卓凡的“不合國體”,很可能南轅北轍譬如,譚鍾麟之流,很可能將“法使駐京”理解成“不合國體”。

 因此,譚鍾麟的折子,雖然算是言之有物,但還是“淹了”即“留中”了。

 當然,最高興的那個人,還是關卓凡自己。

 表面上,在旁人眼中,輔政王對“北寧大捷”的反應,同之前“撤防”沱、升龍之時,並沒有什麽不同,一以貫之的風輕雲淡;有人當著關卓凡的面,稱讚薑德“古之名將,不過如是”,他也只是淡淡微笑,“還行吧算是沒有丟臉。”

 於是,下屬們更是暗讚:寵辱不驚,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真正具“大將之風”的,其實是俺們的輔政王啊!

 事實上,“北寧大捷”消息傳來,關卓凡心潮澎湃,幾乎不能自己哎,鬼曉得這些天我經歷了什麽!

 對法戰爭,綢繆數年,關卓凡是有取勝的把握的;然而,再堅強的信心,也需要事實的支持,何況,關卓凡的信心,雖然算得上“堅強”,但還遠遠談不上“百分之百”。

 本時空一八六八年伊始的中法戰爭,原時空一八八三年至一八八五年的中法戰爭,並不是一碼事兒。

 原時空,法蘭西大敗於普魯士,元氣大傷,一八八三年的時候,不過是剛剛喘過氣兒來;而本時空之此時一八六八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卻正處在她的巔峰時期。

 另一方面,關卓凡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自己的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到了一個什麽程度?

 畢竟,之前的戰績,都已是老皇歷了,不論對手還是時間點,都不能算是合適的參照。

 升龍戰役算是“完勝”,可是,那一仗太特殊了我在暗、敵在明,我全力綢繆、敵一無所備,也不能算是合適的參照。

 至於“沱事變”,不僅“完勝”,而且“秒殺”,可是,敵我的軍力太懸殊了,更加不能算是合適的參照。

 北寧戰役才是軒軍戰力真正的“試金石”,是對關卓凡建軍成果的真正檢驗,而且,這個檢驗,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而是一種“極限壓力測試”。

 如前所述,北寧戰役的勝利,是在一種極其不利的情形下取得的因為大霧和地理的關系,無法在“前大半程”對進攻的敵軍進行打擊,所有的壓力都留在了最後幾十米內;最新銳的兵器,也因為種種原因,未投入使用,可倚恃者,唯有官兵們的軍事素養、戰鬥意志和紀律性。

 過程雖然跌宕起伏,但是,無論如何,這次“極限壓力測試”,最終成功的通過了!

 而且,還未盡全力未真正投入戰役預備隊。

 至此,關卓凡真正了解了,他一手一腳締建起來的這支軍隊在目下的全世界范圍內,訓練最為嚴苛,紀律最為嚴格,建軍的指導思想,也最為先進;同時,軍餉最高、待遇最好的戰鬥力,到底到了一個什麽份兒上?

 巨大的壓力一旦從心頭撤除,關卓凡簡直想放聲高歌了!

 其中,他最滿意的,是官兵們的紀律性未接到“撤退”的命令,無論戰況如何艱苦,損失如何慘重,也無人萌生退意。

 這支軍隊,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全軍覆沒,但是,不會崩潰。

 即,這支軍隊,真的是可以“人在陣地在”或雲,“戰至最後一人”的。

 這是一支現代軍隊和一支前現代軍隊的最大的區別。

 如是,天下何事不可為?

 *

 “北寧大捷”的好消息,也傳進了頤和園。

 玉瀾堂。

 母后皇太后剛剛午憩醒來,人還在床上,喜兒就進來了,“主子,孟敬忠說,朝內北小街的‘簡報’‘號外’到了。”

 慈安微微一怔。

 “輿聞簡報”凡初一、凡十五由朝內北小街送呈頤和園,供兩位皇太后禦覽,今兒個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則此“簡報”便屬於“號外”這意味著,有重大事件發生了。

 關於“輿聞簡報”,本書第十二卷《乾戈戚揚》第一百三十七章《姐姐姐姐,你好我好,一雙兩好》有詳述,在此不再贅言。

 不等喜兒過來服侍,慈安便一邊兒自個兒下床趿鞋,一邊兒伸出手去,“趕快著拿進來!”

 “簡報”很長,卻隻說了一件事,而慈安隻掃了一眼題目,便眉花眼笑了,“哎喲!好啊!”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