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331章 唉!駭人聽聞,駭人聽聞啊!
關卓凡:“核實過嗎?”

   “都核實過了!”蔡爾佳趕緊說道,“奎光說的那幾個朋友,我們都找到了;他們昨兒個到過的戲園子、酒樓以及八大胡同的窯子,也都問過了;還有,最後送奎光回家的車夫,也找到了這上頭,奎光並沒有說什麽假話。”

   頓一頓,“目下,唯一不能確定的是,奎光回到家裡後,有沒有再次外出?也是巧,這幾天,他老婆帶著孩子和丫鬟,回了娘家,家裡除了他之外,就一個老仆,老頭兒有些耳背,睡的還沉,也說不清楚,他家老爺回到家後,有沒有再次外出?”

   “就是說,”關卓凡說道,“沒有切實的‘不在場證明’?”

   “呃……是!”

   靠。

   “你們寅時到的現場,”關卓凡沉吟了一下,“到現在……兩個時辰,嗯,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真是“一言之褒,榮於華袞”,蔡爾佳心頭大松!

   本來,如此緊要的地方,出了如此駭人聽聞的案子這個地方,還是王爺交代過要重點關防的自己這個該管的步軍統領衙門右翼總兵,實在難辭其咎!就算自己是王爺的“把兄”,大帽子上的紅頂子,也是搖搖欲墜的了!現在,王爺既給了一句“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考語,看來,一時半會兒的,自己還不會被趕回家抱孩子?

   謝天謝地!

   不過,蔡爾佳曉得,這個“一時半會兒”,確確實實,就是“一時半會兒”自己帽子上頭的頂子,屁股下頭的位子,依舊是不穩當的。

   這種大案子,輿論壓力太大,如果不能盡快破案,朝廷是一定要找人頂缸的,到時候,自己首當其衝,依舊在劫難逃。

   “卑職慚愧!”他努力做出一臉惶惑的表情,“這都是卑職分內的事兒!不過……呃,弭禍於萬一吧!”

   弭禍於萬一?你倒會順著杆兒往上爬?

   “老蔡,”關卓凡冷冷的說道,“這種事情,只有‘一萬’,沒有‘萬一’案子破了,就是‘一萬’!案子沒破,不管咱們做了多少事情,都談不上‘萬一’‘萬一’也好,‘萬一百’也好,都沒有意義!”

   “是,是!”蔡爾佳額上的汗,一下子出來了,“王爺教訓的是!”

   “奎光的腰牌,是咱們的人發現的,還是‘南堂’的人發現的?”

   “呃……是咱們的人……”

   頓一頓,蔡爾佳覷著關卓凡的神色,小心翼翼的說道,“也怪那個兄弟不夠老成,一看見地上的腰牌,就怎怎呼呼的嚷了出來,叫‘南堂’的人聽見了,不然的話……”

   “糊塗!”關卓凡打斷了蔡爾佳的話,“這種事情,哪裡掩的住?特別是若這塊腰牌,果然是凶犯的栽贓的話,那就更加不會容你瞞天過海了!到時候,事情暴露,咱們才真是……渾身有嘴也說不清呢!”

   “呃,是,是!”蔡爾佳額上的汗流下來了,“卑職糊塗!卑職糊塗!”

   關卓凡看了蔡爾佳一眼,微微放緩了語氣,說道,“案子該怎麽辦,就怎麽辦!一切照規矩來就是了!還有,我說我的,你辦你的,別因為我說了幾句,你就放不開手腳了曉得嗎?”

   蔡爾佳心頭微微一寬,“是!謹遵王爺的訓諭!”

   “另外,”關卓凡說道,“該給的處分,還是要給或者‘革留’,或者‘降留’,你心裡要有個數兒。”

   “革留”是“革職留任”,“降留”是“降級留任”,“革留”重些,“降留”輕些,不過,二者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因為關鍵不在“革”或“降”,而在一個“留”字,只要“留任”,事情就好辦案子一破,自然“開複一切處分”,官複原職。

   “革留”也好,“降留”也好,其實都是一個“戴罪立功”的意思。

   如果是“調任”,即便是平調,看著好像沒給你什麽處分,但反倒壞事兒,因為同級的缺分之間,肥瘦輕重,天壤有別;而且,一個蘿卜一個坑,你的坑給別的蘿卜佔了,你這個蘿卜,再想回到這個坑裡,可就難了。

   所以,得一個“革留”或“降留”的處分,反倒意味著:屁股下頭的位子,暫時穩當了。

   蔡爾佳心裡頭,真正是“大松”了!

   一個念頭轉過:“到底還是‘把兄弟’啊!”

   這個念頭,當然不敢說了出來,只是莊容頷首,“是,卑職明白!”

   頓一頓,“請王爺的示,這個案子,是不是請朝陽門內大街那邊兒?……呃,不是卑職推卸責任,只是此案確非尋常,我想,還是要仰仗軍調處的大力。”

   軍調處當然是要參與的,關卓凡點了點頭,“可以,回頭我交代給亦誠,你們好好搭夥計吧!”

   “是!”

   *

   別人看來,蔡總鎮說蔡總鎮的,輔政王吃輔政王的,果然是“兩不耽擱”輔政王的這頓早膳的量,並沒有減少。

   然而,個中味道,卻只有關卓凡自己才曉得了。

   聽到阿歷桑德羅被害,關卓凡就已經沒了胃口了,其後不論吃什麽,都是味同嚼蠟,可是,為什麽還是將一份毫無滋味的早餐盡數咽了下去涅?

   這是為了示人嗯,應該說,是為了“示天下以鎮定”。

   不止說過一次啦,這種時候,“安定人心”,乃“第一要務”啊。

   可是

   還是要再“靠”一聲。

   教案本沒有什麽稀奇的,可是,因為關卓凡對於歷史的改變,以及對於相關矛盾的著意控制,這幾年發生的教案,主要局限於信眾和非信眾的經濟上的矛盾,官府呢,也不會如原時空一般,受製於洋人的壓力,偏袒信眾,因此,這些矛盾,基本上都能在官府的協調下得到解決,當事雙方也都會承認官府的判決的權威性。

   “打冤家”的事情不是沒有,不過,一來,少;二來,都是小規模的械鬥,很少出人命,不是原時空那種殺人全家、雞犬不留、斬草除根的性質。

   直接把矛頭對準洋人和教堂的,就更少了。

   就是說,“烈度”是有限的,遠未發展到原時空“天津教案”那種程度,更不必說庚子之亂了。

   還有,就有什麽小亂子,也是在相對偏遠些的地方,四九城裡,轂輦之下,是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一類的“教案”的。

   現在可好,扎扎實實,案發於四九城內,而且,一死就是三個人,其中一個,還是個洋人還不是個普通的神父,是個副司鐸!

   這可是有清以來的第一次就是宣宗禁教之前的那幾年,風聲最緊的時候,都沒有出過這樣子的事情!

   而且,不是案發於普通的教堂,而是天主教在中國的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南堂”。

   這座“南堂”,由明萬歷朝時候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創建,乃是北京城最古老的一座天主教堂。

   初初之時,只是一座小小的中式四合院,插上一具十字架表明身份而已,後經順治朝掌欽天監事的德籍傳教士湯若望翻建於原址,又經康熙朝一次重建,一次大修,雍正朝再一次大修,最終定型為目下的規製宏偉的、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

   湯若望於原址翻建之時,南堂的地位,就已經奠定了

   世祖曾先後二十四次親臨“南堂”,並在多處留下宸翰:賜禦製“通微佳境”匾;堂前有大理石牌樓一座,上頭的“欽宗天道”四個金字,亦為世祖手書;親撰《禦製天主堂碑記》,立碑於堂前十字架形狀的草地上。

   湯若望建成的南堂,除了一般的宗教建築之外,還有天文台、藏、儀器室等等科學設施,相當一部分的欽天監的功能, 假“南堂”而行,這亦是“南堂”地位重要的原因之一。

   康熙五十九年,北京發生地震,“南堂”受損嚴重,次年,葡萄牙國王斐迪南三世出資重建“南堂”,“南堂”的巴洛克風格,便是奠基於此次重建,不過,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允許一個西洋國王為修建中國境內的教堂出資。

   這是極罕見的事情。

   道光十八年,宣宗下旨禁天主教,天主教堂包括“南堂”在內,統統收歸朝廷,不過,沒收是沒收了,朝廷一樣著意保護,“南堂”並沒有收到什麽損害。

   目下,中國的教務歸法國代管,羅馬教廷未在中國派駐“中國區大主教”一類人物,“南堂”的角色,其實就相當於“主教座堂”了。

   在這樣一個地方,發生這樣駭人聽聞的一個案子,連副司鐸約略可以比擬“副主教”的人物,都被殺掉了

   我靠。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