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334章 最大受害者,最後通牒
錢鼎銘本來覺得,自己的“個人行為”、“公職人員”雲雲,雖然有提前“切割”的效用,但亦可能以對方以心虛之感,正在有些後悔,聽了博羅內的大言,立即一聲冷笑:

 “原來如此!長見識了!只是不曉得,卡爾十四世以及莫羅將軍兩位,算不算‘法蘭西帝國的公職人員’?又有沒有‘做出違背皇帝意志、損害帝國利益的事情’?”

 博羅內登時說不出話來。

 娘的,中國人居然會曉得貝爾納多特和莫羅的事情?!

 這個折衝樽俎的活兒,是愈來愈不好幹了!

 “卡爾十四世以及莫羅將軍兩位”,都早已過世,不過,其事跡和本書之後的情節頗有關聯,因此,說多兩句。

 先說“卡爾十四世”。

 此人乃瑞典國王兼挪威國王,名叫貝爾納多特,坐的雖是瑞典和挪威的王座,不過,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法國人。

 他原為拿破侖一世麾下的一員大將,並且,同拿破侖一世有著一層古怪而密切的關系。

 貝爾納多特的妻子叫做德茜蕾克拉裡,原本是拿破侖一世的未婚妻,有“拿破侖永遠的戀人”之稱,拿破侖一世撕毀婚約,迎娶約瑟芬,對德茜蕾克拉裡頗覺有愧,於是,視貝爾納多特如“兄弟”,給予“家庭成員般的照顧”。

 這是貝爾納多特飛黃騰達、最終封元帥和親王的最重要的憑藉。

 然而,這對“相愛相殺”的“君臣兄弟”,卻終究反目成仇了。

 因為對貝爾納多特一系列軍事指揮失誤大為不滿,拿破侖一世解除了其軍職,將其趕到羅馬去做總督;貝爾納多特正在悲憤不已,仰天浩歎,天上掉餡餅了他被瑞典議會選為王儲。

 彼時,瑞典王儲克裡斯蒂安奧古斯都暴卒,而國王卡爾十三世老邁,於是,只能求王儲於國外了。

 呂貝克戰役之後,瑞典轉而親法,法國貴族順理成章成為瑞典王儲候選之一,而呂貝克戰役中,貝爾納多特善待瑞典戰俘,給瑞典人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加上一位叫做莫爾奈的瑞典大臣的私下運作,貝爾納多特被瑞典議會一致推選為瑞典王儲。

 貝爾納多特向皇帝陛下匯報,拿破侖一世覺得此事著實荒誕,可是,也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加上想著由法國人來做瑞典國王,對法蘭西帝國也是好事一樁可以藉此加強對瑞典的控制嘛,於是,就默許了。

 於是,貝爾納多特放棄法國蓬特—科沃親王的稱號,走馬上任瑞典王儲,並迅速掌控了瑞典政府。

 拿破侖一世萬萬想不到的是,貝爾納多特一俟大權在握,立即改弦更張,瑞典非但由親法轉而親俄,更進一步加入了反法聯盟,對著自己的祖國和“大哥”開火了。

 貝爾納多特曾致信拿破侖一世,“政治上不存在友誼和仇恨;除命運之神的命令外,對祖國沒有任何義務。”

 再說“莫羅將軍”。

 此人原先也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一員大將,而且,其資歷遠遠超過貝爾納多特,可以算是拿破侖一世的盟友“霧月政變”中,莫羅率兵軟禁督政府的執政官,為拿破侖一世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支持。

 可是,莫羅的政治敏感度太低,又喜歡瞎講義氣,加上娶了一個野心勃勃、到處生事的老婆,於是,不止一次卷入政變的嫌謀之中,最終被拿破侖一世“輕判”了流放之罪,輾轉流亡美國。

 貝爾納多特找到莫羅,兩位拿破侖一世的“棄將”一拍即合,聯手向自己的祖國發難。

 貝爾納多特推薦莫羅擔任沙皇的首席軍事顧問,而莫羅也盡心竭力,提出了一條極重要的建議:不要攻打拿破侖親自指揮的部隊,而要攻擊其分兵在外的將領。

 原因:拿破侖一世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他親自指揮的部隊,戰力太強,不好硬碰;而他喜歡抓權,常常越級指揮,其分兵在外的將領,大都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這一招仿佛中國楚漢相爭之時韓信的策略:叫劉邦獨承項羽之重,自己則可勁兒的剪除項羽的羽翼。

 反法聯盟依計而行,果然奏效,拿破侖一世疲於奔命,甚至一天累死了五匹馬,而法軍則一連吃了好幾個敗仗。

 總之,貝爾納多特和莫羅這對難兄難弟,很叫拿破侖一世吃了些苦頭。

 言歸正傳。

 博羅內拿牙齒碾了一下自己的嘴唇,擠出一句話來,“這個……貝爾納多特和莫羅的情形,十分複雜,不同於當下,不可類比……”

 錢鼎銘稱呼貝爾納多特為“卡爾十四世”,稱呼莫羅則加上了“將軍”,保持著基本的禮貌層面的尊重;博羅內卻對貝爾納多特直呼其名,亦不以“將軍”加於“莫羅”之前,對二人毫無敬意,證明:雖已時過境遷,法蘭西第一帝國之後,政權已屢次更迭,但他依舊視此二人為法蘭西之叛徒。

 錢鼎銘輕輕一聲冷笑,“現在就下‘不同’的論斷,未免太早些了吧!卡、莫叛國投敵,挾洋自重,若‘南堂’案凶犯也有裡通外國之情事,二者豈非就‘同’了?”

 微微一頓,“當然,‘不同’還是有的,法蘭西於卡、莫,無可如何;可是,‘南堂’案凶犯就有心‘挾洋自重’,也絕不能逃脫中國政府之製裁!”

 博羅內的嘴角,痙攣般的抽動了兩下,臉上隱約罩上了一層黑氣,“尚書閣下這話奇了!凶犯口口聲聲,對於‘洋鬼子’,是‘見一個、殺一個’,並以受害者鮮血大書‘扶清滅洋、殺盡洋夷’既如此,何來‘裡通外國’?”

 “‘扶清’?”錢鼎銘冷笑,“有這麽‘扶’的嗎?這不扶倒了嗎?凶犯所為,是在‘倒清’!非常明顯,凶犯未必真正憎惡泰西人,其攻擊‘南堂’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破壞中國和各國之友好關系,其真正的攻擊目標,其實是中國政府!”

 微微一頓,“中國政府才是本案的最大受害者!‘南堂’只是不幸而成為凶犯攻擊中國政府的犧牲罷了!在我看來,這是十分明顯的事情,可是,貴使卻一頭扎進凶犯之彀中而不可自拔,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尚書閣下的想象力真是豐富!”博羅內冷笑,“我不能不表示佩服!”

 頓一頓,“可是,你自己剛剛說過什麽‘目下浮出水面者,不過一點蛛絲馬跡’,‘依據這一點蛛絲馬跡,便遽下定論,非但不能探驪得珠,還極可能誤入歧途’怎麽,言猶在耳,尚書閣下就急著‘遽下’什麽‘倒清’、‘中國政府為本案最大受害者’的‘定論’了?”

 “好吧,”錢鼎銘攤了攤手,“咱們誰都不要‘遽下定論’,耐心等待案情水落石出吧!”

 “請問尚書閣下,”博羅內緊盯著錢鼎銘,“此案何時可以‘水落石出’?我是說,能不能給個結案的準日子?”

 “中國政府自然也正在全力以赴!”錢鼎銘說道,“不過,這種事情,如何可以限定具體日期?”

 博羅內咄咄逼人,“怎麽不行?難道遙遙無期?叫真像永遠石沉大海?”

 微微一頓,“以十日為期如何?”

 錢鼎銘斜睨了博羅內一眼,“格格”一笑,“貴使這個‘十日’,算是‘最後通牒’嗎?若貴使真想下什麽‘最後通牒’,還是等貴我兩國打完這一仗再說吧!不然, 就算下了‘最後通牒’,也不好使啊!”

 “你!……”

 “還有,”錢鼎銘冷冷說道,“我要提醒貴使,離開外務部之後,務必一切謹言慎行不要忘了當初你請求留在中國時的承諾!”

 頓一頓,“不然的話”

 打住。

 不然的話你若上跳下竄、聯絡各國使館、攻訐中國政府的話那,就請你“歸國”吧!

 博羅內惡狠狠的盯著錢鼎銘,過了半響,“告辭!”

 “不送!”

 待博羅內走下堂前的台階了,錢鼎銘扭頭看一眼屋角的自鳴鍾這個點兒,輔政王應該已經上值了。

 乃沉聲喝道:“來人,套車,進宮!”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