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218章 躊躇滿志
徹底搜索之後,先頭部隊回報:中、越軍隊,確已盡數撤出山西城,城內安堵,一切正常。

 第二天早上,朝霞滿天——是個好天兒!七點正,鼓樂聲、歡呼聲中,“遠東第一軍”開入了山西城。

 紅河上的艦隊,紛紛拉響汽笛,也是一片歡欣鼓舞的樣子。

 有當地士紳,恭迎道旁,誠惶誠恐,並獻牛酒以犒軍;阿爾諾將軍撫慰一番,表示法蘭西帝國軍隊吊民伐罪,秋毫無犯,爾等就放心好了。

 入城之後,阿將軍率一班僚佐,登上城北的“摘星塔”,極目望去,不由就感慨了!

 北城門至紅河堤一帶,亦即幾日來法、中兩軍攻防的主戰場,原本應為一片坦途,目下,無數彈坑、無數溝壑,滿目瘡痍,面目全非。

 這一帶,基本無險可據,唯一的半西式的“浮沙要塞”,戰前又被中國人徹底炸毀了,變成了一堆瓦礫——中國人的這個路數,看不懂啊!——因此,中國軍隊完全是靠臨時草就的、在法軍諸將眼裡異常簡陋的防禦工事——連胸牆都欠奉呢!——擋住了“遠東第一軍”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真正是……殊不可解!

 本來,作為一位公認“守長於攻”的將領,阿爾諾對中國軍隊的“臨時草就的、異常簡陋的”防禦工事,內裡風光,到底何如,是很感興趣的,可是,在昨天的那三個多小時裡,中國軍隊經已對防禦工事做了最徹底的破壞,其本來面目,已全不可辨了。

 站在“摘星塔”上,看到的,不過縱橫交錯,一片狼藉,就好像有一群巨人,以巨鏟、巨犁,將北城門至紅河堤的土地,徹徹底底的翻了一遍似的。

 居高臨下,對山西城的格局,看的更加清楚——

 山西城有內、外兩圈城牆,內城牆為磚石結構,高達五米;外城牆則是土質的,較之內城牆,大約要低個一米左右的樣子。

 城牆的堅固程度,超過了北寧城,在整個北圻地區,大約……僅次於升龍城吧!

 不論內城牆、外城牆,接近城牆頂部的地方,都插滿了向外的竹簽據馬,以阻止敵軍攀城——這也算是越南城池防禦之通例。

 城牆之外,環繞著寬二十米左右、深三米上下的護城河。

 護城河上的橋梁,不是吊橋,而是固定的石拱橋,距阮景祥介紹,此曰“象道”——顧名思義,這個石拱橋,真的是給大象走的:“象兵”是越南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吊橋無法承受大象的體重,乃有“象道”之設。

 不過,“象道”的寬度有限,只能單向通過一隻大象;同時,“象道”的坡度,在設計的時候,就被刻意的提高了——限制寬度、提高坡度,可以增加過橋的難度,以保證城池的安全。

 另外,城門並不正對“象道”,走過“象道”,若不及時駐足或拐彎,就會撞上城牆——左轉,沿護城河沿兒走上十幾米,才是城門。

 還有,正對橋梁的城牆上,居高臨下的,是一個箭樓。

 這些措施,都增加了守軍對橋面的控制力,加大了敵軍攻城的難度,進一步提高了城池的安全系數。

 城東、城南、城西,還不曉得啥模樣,不過,格局應該同城北基本是一樣的。

 另外,腳下的這座“摘星塔”,乃是一座西式塔樓,高達十八米,此塔既為山西城之標志性建築,在防務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外地勢平坦,登上“摘星塔”,舉目望去,敵軍之調動、部署,便一覽無余了。

 也即是說,這是一座極重要的了望、偵察設施。

 總體來說,山西的城防,還是頗具心思、頗下過番功夫的。

 山西城的東、北、西三個方向,皆“無險可據”,而山西又不比北寧那般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因此,作為連接紅河中、上遊的戰略要地,山西就得在城池本身的構築、防務上,特別用心些了。

 當然,若守軍皆為越南軍隊,花再多的心思,也是白費,可是,守軍的主力為中國軍隊,若恃此堅城,堅決抵抗,法軍強攻,雖然最終還是應該能夠拿的下來,可是,傷亡多少,可就難說的很了!

 中國人主動撤離了,這個……很好,很好!

 阿爾諾仰起頭,看一看塔頂旗杆上冉冉升起的三色旗,低下頭,再看一看瘡痍遍地的戰場,不由就有些躊躇滿志了——

 天下事雖難,可是,並非不可為嘛!

 昨天此時,塔頂旗杆上飄揚的,還是那個“軒”字旗嘛!

 嘿嘿!

 正準備揮斥方遒,塔下來報,鄭功和派人送信兒來了。

 哦?

 拆開信,鄭功和是這樣說的:

 他的部隊,沒同中國人走一路——中國軍隊撤向太原方向,他率部撤向宣光方向;中國人對他的“一觸即潰”,雖然很不滿意,但沒有直接處分他,而是叫他自個兒去北圻經略使黃炳炎那兒“領罪”——黃經略使正正駐節宣光。

 這個原因嘛,鄭功和說,一來,法軍“神兵天降”於山西城南,中國人自己也大出意外,因此,對於越南軍隊的丟失陣地,也就不覺得多麽意外了——越南人的戰鬥力,中國人是了解的;二來,他畢竟是越南將領,由越南人自己處置,更加名正言順些;三來,經山西一役,中國人覺得,越南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帶在身邊,純屬累贅,因此,就把他打發到宣光去了——你們越南人自個兒跟自個兒混吧!

 鄭功和說, 中國人一直認為,北圻戰場,法軍的進攻方向,以東路為主——事實亦如此吧?而太原為中路之最要,山西的中國軍隊,撤向太原,是為了從右翼護翼東路;對於西路,中國人一直沒怎麽擺在心上,沒怎麽預為之備,不然,也不會將西路之最要的宣光整個兒的交給越南人負責了。

 當然了,就算中國人有心“預為之備”,力備則分,其在北圻的兵力,亦不足以同時對東、中、西三路做有效的防守。

 現在,山西既克,北圻的西路門戶已開,鄭功和建議,法軍應將主攻方向,暫由東路改到西路,挾克山西之余威,溯流而上,進攻太原。

 太原的守軍,只有越南一家,而俺又可作為內應,因此,必定一鼓而下的!到時候,整個北圻的戰局,就大不同了!

 *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