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清》第128章 大海戰之18:1撞之威,竟至如斯!
撞擊的效果,過了丁汝昌以下艦隊所有相關人士的原先的最樂觀的預計。

“凱旋號”下沉的度太快了——聲威赫赫的法蘭西第一大艦隊的旗艦之一,不過幾十秒鍾,即消失無蹤,“冠軍號”上,有的水兵,特別是崗位在艦艉附近的,當聽到艦艏方向傳來歡呼聲的時候,還不曉得,生了什麽?

艦橋上,丁汝昌、喬百倫、狄克多、大愛德華等高級軍官,自然不會像低級軍官和普通水兵那樣縱聲歡呼——當然,作為主官,他們只有更加的驚喜交加——只是,這其中,一定程度上,“驚”還多過了“喜”。

一撞之威,竟至如斯?

畢竟,不說學生,就是老師——喬百倫、狄克多、大愛德華幾位,不論服役時間長短,海戰經驗多寡,沒有哪一位是真正執行過衝撞戰術的,“冠軍號”撞上“凱旋號”,到底會生些什麽,誰的心裡,都是沒有底兒的。

可以作為參照的戰例,其實只有利薩海戰“費迪南德”號撞沉“意大利”號一例——而是役,“費迪南德”號是多次施撞,到第四次方才得手的,之後,還糾葛了相當一段時間,“意大利”號方才沉沒。

豈如“冠軍號”之撞“凱旋號”者——一撞之下,說翻就翻,說沉就沉?

哪個想得到?

還是有人想得到的。

這就是丁汝昌“以上”的那位人士——關輔政王。

關卓凡深度介入了艦隊決戰作戰計劃的制定——當然,不是指昨天的那場馬拉松作戰會議;事實上,早在“北京—東京”艦隊成軍之前——甚至,還要更早——早在中法反目之前,對法艦隊決戰之基本方針,就已經確定下來了。

此方針之確定,須先明確,艦隊決戰,在技戰術的層面,我對法之最大優勢、最大劣勢分別是什麽?

我軍的優勢,一定不在操船、操炮——海軍不必比6軍,海軍是高技術軍種,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打磨,方見成色,我海軍成軍未足三年,老師再高明、再盡心,學生再聰明、再勤奮,在操船、操炮上頭,也不好同人法蘭西百年海軍強國相提並論。

一定要比,則操船、操炮,對於我軍,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關卓凡認為,我之最大優勢有二——皆不在“軟件”而在“硬件”:

一,噸位;二,裝甲。

“冠軍號”為舉世唯二之巨艦,而法國海軍噸位最大的戰艦,亦不過“冠軍號”之六成——比“射聲號”大不了多少。

而且,我們沒法子想象,在將來的中法戰爭中,法國會將這種“國之重器”派到亞洲來——又不是賭國運,法國怎麽可能為中國壓下如此重注?

再者說了,這種噸位的巨艦,也不大適合過長距離的遠航。

這個時代的大噸位艦隻,何以“不大適合過長距離的遠航”,詳見第十二卷《乾戈戚楊》第二百七十三章《大艦、大艦、大大艦》至第二百七十六章《我的醉翁之意,在乎法蘭西帝國之最新銳戰艦也》,在此不再贅述。

中法戰爭,法國組建艦隊,應以就地取材為主——以其原駐亞洲各地艦隻為主,以本土增派艦隻為輔。

法國艦隊的主力艦隻,應皆為一、兩千噸的三等巡洋艦——整個亞洲,就沒有一條過一千五百噸的法國戰艦在;而本土增派的,如前所述,噸位也不可能大到哪兒去,其中,若有一、兩條兩、三千噸的二等巡洋艦,也就算頂了天了。

即是說,就噸位而言,“冠軍號”、“射聲號”二艦,對法國艦隊,必定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兩千九百噸的裝甲巡洋艦“龍驤級”、兩千四百噸的穹甲巡洋艦“策電級”,

對上法國艦隊主力艦隻,也會有相當的噸位上的優勢。那麽,如何最大限度揮這種噸位上的“壓倒性的優勢”?

僅靠主甲板和火炮甲板上的火炮嗎?——當然了,相對於一、兩千噸的對手,“冠軍號”和“射聲號”的火力配置,也是“壓倒性”的。

火炮當然要“靠”,可不能“僅靠”——前頭已說過了,操炮,並不是我軍的優勢。

既如此,不消說了——

撞他娘的呀!

這個時代,衝撞,本就是海戰的重要戰術之一;以大撞小,更是最直接、最充分揮噸位的“壓倒性的優勢”之道。

只是,嚴格說起來,“冠軍號”其實並不能算一隻很適合執行衝撞戰術的戰艦——它沒有安裝撞角。

設計“勇士級”的時候,英國人根本就沒有想過撞角的事兒——連打炮的差使都沒打算叫“勇士級”去做,又哪裡會要它去幹衝撞這樣子的苦力活兒呢?

不過,“勇士級”的艦艏,從龍骨到船殼,都是經過特別加固的——英國人的思路是,俺是沒打算去撞人,可是,也要確保,天底下沒人能撞的過俺——誰曉得會不會有哪個不開眼的非要在半道上打橫兒呢?

中國人的想法不同於英國人,俺們買“冠軍號”——哦,那個時候,還叫“翁貝托國王號”——可不是隻用來“彰顯國威”的啊!

中方曾經問過英方:哎,咱們商量一下,能不能加個撞角啊?

同時補充:這是關親王的意見。

英國人心裡嘀咕:這個關親王,看上去挺聰明的一個人,怎老說外行話呢?——在此之前,關卓凡還提出過,“這個煙囪的位置,能不能挪一挪?不然的話,距艦橋太近了,不大舒服”,雲雲。

哎,親王殿下,“翁貝托國王號”這種戰艦,是既沒有必要、也不大適合使用衝撞戰術的——

“沒有必要”——“翁貝托國王號”火力強大,舉世無出其右者,不使用衝撞戰術,一樣勝劵在握。

“不大合適”——您看,艦艏伸出一支長長的斜桅,若使用衝撞戰術的話,很難保證這支斜桅會不會在猛烈的撞擊中受到損害啊!

關親王:我隻撞噸位較小的敵艦——就是一、兩千噸的那種。

呃……親王殿下,又如何呢?

關親王:“勇士級”是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艦船,其乾舷遠遠高於一、兩千噸的艦船,若“翁貝托國王號”以艦艏撞擊此類敵艦之艦舯,這支斜桅,一定會從敵艦的舷牆上方掠過,根本就碰不到敵艦的艦體,何損害之有?

這……

關親王:使用衝撞戰術,“翁貝托國王號”的斜桅,隻可能碰到敵艦的桅杆、煙囪一類物事——彼此都是又長又細的圓柱體,其中桅杆——“翁貝托國王號”的斜桅也好,敵艦的立桅也好,皆為橡木所製,都有很好的彈性,就算碰上了,蹭一蹭也就彼此擦身而過了,能有多大的損害?

咦,說的好像有那麽點兒道理哦!

關親王:就算生了些些損害, 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嘛!這支斜桅,不過是用來懸掛小三角帆的——我曉得,這種小三角帆,只是一種輔助帆,巡航的時候,用以借助不同風向之風力、增加操控便利性而已,即便不懸掛,也未必影響艦船之正常行駛——對吧?

呃……是的。

關親王:還有,戰鬥之時,所有的風帆都要收了起來——就是說,即便整條斜桅撞斷了,也不影響艦船的正常行駛和戰鬥!你看,拿一條沒那麽重要的斜桅換一整隻敵艦,這筆生意,很做的過嘛!

關親王雖然振振有詞,可是,英國人到底沒替“翁貝托國王號”加上撞角。

工程師們研究論證之後,認為:加上撞角,“翁貝托國王號”的力學結構,可能生某種難以預測的變化,尋常艦船也就罷了,但“翁貝托國王號”太大了,沒人有對這種體量的巨艦進行結構性改造的經驗,硬要這樣乾,難保一定不會出么蛾子啊!

事實可能確實如此;但也可能,這只是英國人敷衍關親王的一個藉口——

“勇士級”是英國艦船設計和製造的“皇冠上的那顆最大的鑽石”,是整個大英帝國的驕傲,雖然賣給了中國人一條,但是,若因某人的某個奇葩要求而將之改的面目全非,那也是英國人很不情願的一件事情。

不過,為了彌補關親王的遺憾,英國人對“翁貝托國王號”的艦鼻進行了特別的加固——又包了一層銅殼。

親王殿下,您看,這不就相當於加了撞角了嘛!

*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