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292章 亡國之虞
“臣以為,”阮知方開口了,“陛下不必過煩厪慮,清國不戰而棄沱灢、升龍,也不能說一點兒道理沒有”

 頓一頓,“將沱灢的兵,撤到海雲嶺,順化的防務,確實鞏固了許多,您看,富夷的兵力,雖然多達兩萬之眾,卻也沒有試圖進攻順化,而是繞了過去,北上……”

 話沒說完,就叫嗣德王打斷了,“唉!我慮的是升龍!沱灢的事情,也就那麽回事兒了!原本也是被富夷佔著的!升龍呢?升龍不一樣啊!升龍一失,宮苑寢廟,皆被腥膻了!我,我如何”

 本來想說“我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的,滯了一滯,將後半句話咽了下去,隻長歎一聲,“唉”

 “宮苑寢廟,皆被腥膻”這種話頭,阮知方沒法兒接,躊躇了一下,說道:“清國派在越南的水師,較之富夷,軍力確實天懸地隔,升龍不比順化,富夷的水師,是可以直薄城下的,這個,仗,確實是不好打……”

 嗣德王再一次打斷了他的話,“那麽,清國為什麽不把他的水師的主力都派了過來呢?”

 “呃,這個”

 這個誰曉得呀?

 越南既沒有近代化的海軍,關於後勤對近代海軍的重要性,就談不上什麽真正的理解,在他們看來,法國的海軍,幾萬裡的路都跑過來了,你中國的海軍,跑個幾千裡的路,又算什麽呢?

 見阮知方答不上話,張庭桂說話了,“我覺得……呃,現在回過頭去看,清國……似乎並沒有將這場仗往大裡打的意思!這個,呃,我是說,其實,打一開始,他們就沒有大打的意思!”

 嗯?

 嗣德王、阮知方,都是目光微微一跳。

 “清國那個意思,”張庭桂繼續說道,“似乎是將富夷擋住了,不繼續北犯,就好了!”

 “就是說,”嗣德王本來就很難看的臉色,愈加之陰沉了,“將富夷‘擋’在咱們越南,不‘北犯’到他自己的地頭上,就好了?”

 “陛下聖明!”張庭桂的口吻,有些憤憤的,“好像,他們就是這個意思……”

 沉默片刻,嗣德王重重的透出一口氣來,“哼!”

 張庭桂的精神頭兒來了,“我覺得,清國多半以為,升龍一役打勝了,自然而然的,富夷就會知難而退了”

 說到這兒,看了一眼阮知方,“事實上,他們多半並沒有準備什麽真正的‘後手’,所以,富夷大軍到了,才會……這個,一撤再撤!一退再退!”

 嗣德王也看了一眼阮知方,冷笑一聲,“如是,清國就太一廂情願了!升龍一役,富夷不過小挫,哪裡就‘知難而退’了?”

 頓一頓,“殷鑒不遠!當年,富夷打不下海雲嶺,一調過頭,就去打嘉定了!就是清國自個兒英夷、富夷曾在大沽口受挫,可是,沒過多久,人家就卷土重來了!英夷也好,富夷也好,都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大國,丟了面子,哪裡肯輕易善罷甘休?”

 張庭桂:“陛下聖明!”

 他君臣二人說的,似乎頗有些道理,事實上,阮知方也不能排除清國確實沒打算“大打”的可能性,不過,他也不能不替自己的“後手”做些辯解:

 “回陛下,臣以為,清國撤出升龍,既是不得已而為之,同時,也不能排除,有‘誘敵深入’之意圖在……”

 “‘誘敵深入’?”

 “呃,是。”

 “然後,‘聚而殲之’?”

 “呃,是……”

 “可是,”嗣德王皺了皺眉,“清國在北圻的兵力,不過一萬上下,富夷之兵力,幾乎倍於清國,如此‘誘敵深入’,‘聚而殲之’,靠譜嗎?”

 “這……”

 “升龍一役,”嗣德王說道,“是打了富夷的一個埋伏大約也算是‘誘敵深入’了吧?雙方之兵力,何如啊?”

 阮知方舔了舔嘴唇,有些艱難的說道:

 “回陛下,升龍一役,陸上,富夷是六百多人,清國是兩個營;水上,富夷有‘蝮蛇’、‘梅林’二艦,清國則有‘伏波’、‘福星’、‘海晏’、‘河清’四艦”

 頓一頓,“升龍一役,清國的兵力,不論水上還是陸上,都……倍於富夷。”

 “這就是了!”嗣德王說道,“我倍於敵,才談得上‘聚而殲之’;敵倍於我,就算敵‘深入’了,又如何‘聚而殲之’呢?”

 阮知方隻好說道,“陛下睿見!”

 “若富夷‘深入’而不能‘聚而殲之’,”嗣德王的臉色,十分難看,“甚至,還是像沱灢、升龍一樣,‘不戰而棄’,偌大一個北圻,可就非吾所有了!”

 頓一頓,微微的咬著牙,“到那時候,咱們越南,可就真有……”

 “亡國之虞”四字沒來得及出口,便再一次劇烈的咳嗽起來了。

 楊義趕緊奔了過來,又是好一輪的折騰。

 阮知方、張庭桂離座,俯伏於地,一疊聲的說道,“陛下保重龍體!陛下保重龍體!”

 嗣德王終於慢慢兒平息了下來,大透一口氣,“起來!鬧這些虛的有什麽用!”

 又喘一口氣,“趕緊說一說,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阮知方、張庭桂抬起頭來,對視一眼,都在對方臉上看到了惶惑

 俺也不曉得該怎麽辦啊?

 可是,君有問,臣不能不答。

 “臣以為,”阮知方說道,“就算剛開始的時候,清國確實沒有‘大打’的打算,呃,以為只要富夷於升龍一役铩羽,就會‘知難而退’,因此,當富夷援軍甫至,便有些措手不及”

 頓一頓,“可是,目下之情勢,清國欲不‘大打’而不可得了!臣以為,目下,清國也在調兵遣將,別的不說,張勇、丁汝昌、薑德,都是軒親王的心腹愛將,由他們三人‘督辦桂、越軍務’,不該只是為了虛好看的!”

 再一頓,“陛下,調兵遣將是需要時間的,臣以為,目下戰局的發展,雖然似乎於我不利,可是,清、富雙方,到底還沒有真正的接仗,咱們不好先亂了方寸啊!”

 “就是說,”嗣德王的話裡,帶著一點譏嘲,“靜觀其變?”

 “呃……”阮知方滯了一滯,咽了口唾沫,“是。”

 嗣德王看向張庭桂。

 張庭桂倒有心另抒偉論,可實在想不出來,除“靜觀其變”之外,還有什麽好的對策?隻好說道,“阮知方說的是,臣亦以為,目下,‘靜觀其變’……乃為上策。”

 “陛下,”阮知方說道,“臣請旨,再去見一次唐景崧,這一次,無論如何,要他給咱們交個底兒,這場仗,清國到底打算怎麽打?”

 嗣德王默然片刻,緩緩點頭,“好吧!這一回,可別叫他隨便打幾個哈哈,就把你給糊弄過去了!”

 “是!臣謹遵聖諭!”

 “對了,”嗣德王說道,“方才,唐景崧說要咱們給他們上一個折子,說是‘富夷再犯,請天朝再行天討’什麽的”

 接著,將唐景崧的話複述了一遍,問道,“這個折子,你們覺得,上還是不上啊?”

 唐景崧的理由雖然比較奇怪,不過,拿來迷外人的眼,也只能這麽說了,上折子這件事情本身,倒看不出有什麽不對勁兒的,阮知方表示同意,張庭桂略略遲疑了一下,也表示“附議”。

 阮知方還說,這不正正說明,清國是在大舉應戰嗎?不然,何必要越南上這個折子呢?

 這倒是。

 “那好吧,”嗣德王說道,“你們下去,趕緊就把折子擬了吧!”

 “是!”

 阮知方、張庭桂退下之後,嗣德王的心境,略略好了一點兒,同時,困勁兒也大致過去了,多多少少有了一點兒胃口,於是,“傳膳吧!”

 楊義賠著笑,“請旨,早膳還是午膳?”

 嗣德王一怔,隨即啞然失笑,想了一想,“午膳吧!”

 飯菜端了上來,沒吃幾口,胃口又沒有了。

 不過,食欲沒了,另一種欲望,卻隱隱的升了起來這是這些天來唯一能夠解憂的事情。

 只不過,現在青天白日的

 哼,青天白日又怎麽啦?我是大越南國的皇帝!

 正要有所吩咐,太監來報,“瑞國公殿外請見。”

 瑞國公,阮福膺禛,嗣德王的侄子,嗣德王無嗣,收了做養子的,也即越南目下事實上的儲君。

 嗣德王皺起了眉頭,“他能有什麽事情?不見!楊義,你出去跟他說嗯,就說我身子不大爽利,已經歇下了!”

 “呃……是!”

 過不多久,楊義回來了,“陛下,您還是見一見吧!瑞國公似乎是為了北圻的戰事來的!”

 嗣德王一愕,這個養子,還從來沒有拿國家大事,對他這個“父皇”進過言呢。

 猶豫了一下,“好吧,叫他進來!”

 瑞國公還不到十七歲,清清秀秀的一個男孩子,進殿之後, 磕過頭,請過安,垂著手,規規矩矩的站著。

 “怎麽?”嗣德王的聲音裡,充滿了“父皇”的威嚴,“今天下學這麽早?”

 “回父皇,”瑞國公說道,“今天上午最後一課是臨帖,兒子提前臨完了,師傅也就提前放學了。”

 小夥子的聲音,有一些發顫,這是因為緊張不過,他平時和嗣德王說話,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也罷了,”嗣德王說道,“你一定要見我,有什麽要緊的事情啊?”

 “父皇,”瑞國公的話,說的有些艱澀,“聽說,咱們要向清國上折,‘請天朝再行天討’?”

 嗣德王不由皺眉,消息傳的還真快啊!

 “是啊!”

 “父皇,”瑞國公微微漲紅了臉,“恕兒子直言這不可以!”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