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清》第111章 戰略威懾力量
關卓凡這種女婿,真是一萬個裡邊挑不出來一個——宗室裡邊真正獨一份!如果麗妞兒果能嫁給他,麗貴太妃想,不但女兒,連自己也叫“終身有靠”。至少,有關卓凡在,是不用擔心聖母皇太后會報復當年的“過節”了!

 關卓凡是個風流的性子,他連賊酋的老婆都敢“上手”;聽說,在美利堅國還有兩個洋姨太太呢。但麗太妃對這種事情看得很開:二十幾歲的年紀,就如此勳名事業,收幾個女人,那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

 何況大夥兒都說:關貝子對女人是真好。他的女人,每個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從沒聽說過始亂終棄的情形,包括那位惹了麻煩的呂氏。聽說,關貝子送了她去外洋,住的是大洋房,每年給好幾萬的銀子呢。

 麗貴太妃想,對別的女人有情有義,對自己的福晉,更加錯不了的。

 於是,她不能不盤算:怎麽做,才能確保女兒“入選”呢?

 *

 *

 關卓凡還不曉得,中國地位最高的幾個女人都在打他的主意,都在想著,怎樣才能把自己手裡的美人送到他的懷抱?關卓凡現在的全部注意力,全在萬裡之外——英國的樸茨茅斯,那裡有兩位洋美人,叫他魂縈夢繞。

 呃,不是雅克琳和米婭——都還在紐約長島養胎呢。

 這兩位洋美人,一位叫“翁貝托國王號”,一位叫做“杜裡奧號”。

 蒸汽主動力,風帆輔動力。螺旋槳推進。鐵製骨架。全裝甲包覆,真真正正的鐵甲艦!

 同時,也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軍艦。

 噸位:“翁貝托國王號”九千一百噸,“杜裡奧號”四千五百噸。

 這是什麽概念?

 兩年前,叫關卓凡神魂顛倒的“阿斯本艦隊”,最大的旗艦“鎮吳號”,不過一千三百噸;那艘在太湖煙波裡和金陵堅城下大展雄風的“金台號”,才六百噸。

 原時空。1884年,即還要過將近二十年才能下水的“定遠號”,全蒸汽動力的“前無畏級”鐵甲艦,亞洲第一雄艦,七千噸,還比不上“翁貝托國王號”。

 “定遠號”的對手,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松島號”,日本海軍第一艦,四千三百噸,僅和“杜裡奧號”相若。

 “翁貝托國王號”。“杜裡奧號”,這兩位“洋美人”。可是真正的朣朦巨艦啊,和它們比起來,在美國的時候,關卓凡對之大發願心的那幫子內河淺海鐵甲艦,不過澡盆裡的玩具。

 這兩大美女,就要投入老子的懷抱了!

 關卓凡此時的感覺,真仿佛國色天香的佳麗,即將裸呈於前,纖毫畢現,他腎上腺素飆升,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這兩艘巨艦是什麽來歷呢?

 單看他們充滿拉丁風情的名字,就想到必和亞平寧半島上的那群二貨有關系了——不錯,“翁貝托國王號”和“杜裡奧號”,原本都是意大利海軍的訂貨,但船造好了,意大利政府的財政卻出了狀況,一時間拿不出錢來了。

 意大利人要求延期付款,英國人不乾,一轉頭,就把主意打到中國人身上了。

 之前,英國人已經在打中國的主意了。

 中國鐵路建設的“一期工程”,好幾千萬銀子的生意,幾乎都落到了美國人手裡,這給了英國人極大的刺激。輿論大嘩,下議院專門為此召開了質詢會,首相帕麥斯頓和相關內閣大臣,被罵得跟孫子似的,記者和議員們都義憤填膺,“誰失去了中國?”

 已經有議者說:中國人確實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了,這個史無前例的超級大蛋糕,大英帝國一定要厚厚地分上一份!——怎麽做呢?我認為,應該調整對中國的政策,像美國人那樣,對中國變得更加友好一些。嗯,之前和中國簽訂的條約,部分條款,可以考慮予以適當的修訂。

 不過,這些還處在“務虛”的層面,“務實”的層面是:鐵路的事情已既成事實,沒有法子了;但其他方面,特別是大英帝國最擅長的領域,如造船、造艦,絕對不容有失了。

 於是,海軍大臣找到了中國海軍的“考察團團長”兼“留學生代表”——丁汝昌總兵,熱情地說道:“俺這兒有現貨,價錢格外克己,丁將軍,回國的時候,帶兩艘走吧?”

 丁汝昌立即向國內的關卓凡報告,並極力主張買下兩艦。

 其時,江蘇以北的電報線路,已敷設了大半個山東,現已在濟南過了黃河,到了德州,即將架進直隸。江蘇以南的電報線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出江蘇而杭州,繼而南向;一部分以福州為中心,同時南北方向敷設。現在,南向的線路已經到了廈門;北向的線路,在浙江溫州和從杭州南下的線路匯合了。

 江蘇以南電報線路的建設如此給力,超過預期,主要是左宗棠做閩浙總督的時候,受關卓凡之托,以軍興的名義,配合上海電報總局,大力興作。

 因此,關卓凡計劃中的沿海電報線路,雖然尚未全部貫通,但比之以前,和外洋的聯絡溝通,已經方便的太多了。信使要走的路,只有香港到廈門的一段海路,和德州到北京的一段陸路,其余電報收發,瞬間而至。

 函電往來,關卓凡對“翁貝托國王號”和“杜裡奧號”的性能和裝備,有了完整的了解。

 最早的裝甲蒸汽動力戰艦出於法國人之手,代表作是1859年下水的“光榮號”,五千六百噸。不過,“光榮號”只是簡單地將裝甲板釘在木質舷側,還比較“原始”。

 第一艘真正意義上是“鐵甲艦”——全裝甲蒸汽動力戰列艦,是英國人的“勇士號”,九千二百噸,1860年下水,1861年服役。

 “勇士號”裝甲的敷設複雜得多:先在舷側鐵板外側,置橫、縱兩排麻栗樹角材,作為襯墊板,然後,在其上敷設鍛鐵裝甲,每塊裝甲都用雙螺母螺栓,固定在舷側鐵板上。這樣,就比“光榮號”牢固得多了。

 “翁貝托國王號”正是“勇士級”戰列艦。

 來看看她的火力配置。

 火炮甲板:中部,置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八門;其余部位,置六十八磅前裝滑膛炮二十六門。炮架皆為可旋轉二十五度的軸滑式。

 上甲板,前、後各置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一門,全炮塔式炮架。

 後甲板,置四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四門。

 全艦共有各型火炮四十門。

 這是有史以來最可怕的海上巨獸,睥睨天下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自己,也不過隻裝備了兩艘,一艘“勇士號”,一艘“黑王子號”,後者1861年下水,1862年服役。

 關卓凡想,在這個時代,這個“勇士級”基本就屬於原子彈級別的戰略威懾力量啊。

 事實上也差不多。原時空,“勇士號”和“黑王子號”,執行的都是讓“女王很高興”的禮儀任務,實際作戰都是派小弟們就搞定了,還從來沒有真正麻煩到兩位大哥。

 不過,這位“翁貝托國王號”,既到了俺的手上,可不好讓她閑著,今年就要請她開齋,哼哼,好好嘗一嘗日本生魚片的味道。

 “杜裡奧號”, 設計思路和“翁貝托國王號”非常接近,算是小一號的“翁貝托國王號”。配置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六門,六十八磅前裝滑膛炮十八門,四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兩門。全艦火炮二十六門。

 較“翁貝托國王號”略遜,但在當時的海上食物鏈中,依然是最頂端的捕食者。

 結構上,唯一和“翁貝托國王號”有實質不同的,是“杜裡奧號”的艦艏,安裝了一支巨大的衝角。

 這是一個非常奇葩的設計,卻流行於彼時的各海洋強國,其邏輯思路是這樣子來的:進入鐵甲艦時代,炮彈拿裝甲沒什麽好法子了,怎麽辦呢?

 撞他娘的!

 不是已經裝了蒸汽機、螺旋槳嗎?動力比較夠啊,撞擊效果絕對好啊。

 於是,風帆時代的“大衝角”就復活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