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清》第35章 可怕的控制欲
手機閱讀

 熱門推薦:、 、 、 、 、 、 、

 為什麽說,這個勢頭,“非常、非常、非常之不好”呢?

 原時空,慈禧就以干涉穆宗、德宗的房帷著名;本時空,她的這個毛病的發作,大幅度提前了,只是發作的對象,不是自己的兒子——小皇帝年紀還太小,不及於此——是自己的情人reads;。 ( ’)

 正因為發作的對象是自己的情人,干涉起來,怕是會更加的起勁吧。

 關卓凡想,老子作死不死,做了她的情人,實乃時也、命也。不過,成也、敗也,禍兮、福兮,我要特別警惕她這個危險的苗頭——原時空,穆宗、德宗的悲劇收場,同他們皇額娘的這個愛好,大有關聯。

 尤其是穆宗。

 穆宗立後,慈禧中意的是富察氏,穆宗本人和慈安中意的,卻是阿魯特氏。

 富察氏明豔嬌憨,人既老實,出身又十分高貴——富察氏為滿洲“八大貴族”之一,並沒有什麽不好。可她只有十四歲,穆宗大婚之後就要親政,宸衷獨斷,政務繁钜,找個小妹妹當老婆,啥忙也幫不上,啥事兒也不能商量,十分無味。因此,他寧肯選擇年已十九、比自己還大著兩歲的阿魯特氏。

 除了成熟穩重,阿魯特氏最大的優勢,在於她是本朝第一個蒙古狀元崇綺之女,幼承庭訓,詩書嫻熟,論起“學問”,實在比穆宗的還大。穆宗想著,阿魯特氏為後,可不僅僅是“賢內助”了,平日夫妻唱和,弄文戲墨,豈非神仙日子?

 因此,阿魯特氏容貌雖不及富察氏,穆宗還是堅決地拂逆了生母的心願,擇阿魯特氏為後。[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富察氏屈居“榜眼”,封為惠妃。

 慈禧氣得發昏廿一章,兒子不聽自己的話,如果只是自把自為。也就罷了,關鍵是這個阿魯特氏,還是慈安中意的人選!就是說,兒子是聽了他嫡母的教唆。來跟自己這個生母為難!這就不僅僅是胳膊肘往外拐的問題了——這,這,簡直就是不孝,就是忤逆!

 因此,穆宗大婚之後。慈禧這個婆婆,就絕不會有好臉色給皇后這個媳婦看了,明裡暗裡,三天兩頭找皇后的碴。皇后有心逆來順受,可實在不曉得怎麽樣才順得下來,皇帝夾在中間,亦苦惱不堪。

 尤其是,只要皇帝在皇后那兒過夜的次數,多過了在慧妃那兒的,慈禧就要干涉。要麽指責皇帝“虛淘了身子”,要麽說“慧妃滿洲世家出身,明曉規矩,還是由她來伺候你的起居,比較合適”。

 穆宗的脾氣,和生母其實是挺像的,也是倔驢一頭,賭起氣來,索性皇后宮裡也好、慧妃那兒也罷,統統都不去了。

 但年紀輕輕。血氣方剛,長夜漫漫,無以排遣,穆宗又是極嗜好聲色的人。宮裡面呆不住,變裝“微行”,一回兩回,終於走到了“八大胡同”裡,染上了沒有人敢明宣於口的隱疾。這個病,和“天花”相伴發作。彼此推助,再好的醫生,亦左支右絀,顧此失彼,遷延了沒有多久,便回天乏術,龍馭上賓了。

 穆宗崩逝,封號為“嘉順”的皇后,卻成不了“嘉順皇太后”。因為穆宗無嗣,醇王之子載湉入繼大統,“皇后”變成了“皇嫂”。這是一個極其尷尬的身份,還不如慧妃這種正經的“先帝妃嬪”。

 年紀輕輕就做了寡婦,且是沒名沒分的寡婦,今後數十年冷宮長夜,一眼望不到盡頭,想一想,便不寒而栗。再想起“惡婆婆”的那張冷峻的面孔,更覺生無可戀。

 於是,就在嗣君登基之後一個月,嘉順皇后崩逝,“從大行皇帝於地下”。

 嘉順皇后的具體死因,曖昧難明,不過,她死志早萌,自行棄世,大致是不錯的。只不過,是吞金仰藥,還是哀痛穆宗之遽崩,“毀傷過甚”,纏綿病榻,拒絕延醫,就難說得很了。

 關於慈禧和嘉順皇后的矛盾衝突,以及嘉順皇后的死因,有許多荒誕不經的傳說,最可笑的,大約有以下兩個:

 一個說,穆宗病重,皇后視疾,慈禧跟蹤而至,在帷幕外偷聽兒子、兒媳的說話。皇后哭訴屢受西太后無端的責備,皇帝安慰:“你且忍耐,總有出頭的一天。”

 此言入耳,慈禧立即火遮了眼,直闖進去,揪住皇后的頭髮,一巴掌扇了過去。

 皇后抗議,說:“我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你不能打我!”

 庶妃出身、側門入宮、不能著紅裙,是慈禧一生之憾,皇后此言,直踩她的尾巴,猶如點燃了一個大炮仗,慈禧狂怒之下,厲聲喝道:“傳杖!”

 這個傳說,完完全全是民間小戶惡婆婆、小媳婦衝突乾仗的思路。嘿嘿,傳杖?那是對付太監和宮女用的——還得在太監、宮女犯了大過的情況下。其余的,就算一個未入流的小官吏,亦不受此刑。施之於母儀天下的皇后?這要在后宮外廷、朝野上下,掀起什麽樣的滔天巨浪?慈禧還要不要乾這個皇太后了?真以為慈禧腦殘?

 還有一個,說是穆宗崩逝之後,慈禧密令斷絕皇后飲食,皇后全靠後家接濟,方能苟延殘喘。自覺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終於走上了絕路。

 這也是扯的沒有邊兒了——姑且不論慈禧是否會如此亂來,慈安可是最愛護帝、後的,怎麽,當東太后是死人啊?

 不過,無論如何,慈禧干涉兒子的房帷,是導致穆宗“微行”、並染上隱疾的重要原因之一,穆宗夫婦的悲劇,慈禧這個親媽,難辭其咎。

 不過,穆宗早逝,對相關人等,自然是一個悲劇,可是,對國家來說,是禍是福,就得兩說了。

 德宗親政的時候,慈安已逝世多年, 慈禧獨攬大權已久,因此,穆宗能夠頂住壓力,自主擇後,德宗可就沒有這份幸運了。慈禧屬意的是葉赫那拉氏——就是她自己的侄女兒,無德、無才、無貌,但德宗不能不受。

 非但如此,德宗自己中意的贛撫德馨的一雙女兒,還受了池魚之殃,選後的時候,被慈禧“撂了牌子”——就是摒棄出局,連備位妃嬪的資格也沒有了。

 囉嗦了這麽一大篇兒,關卓凡是要提醒自己:殷鑒於前,自己必須對慈禧的某些特點有足夠清醒的認識——這個女人,天分極高,控制欲也極強,如果由得她干涉自己的“家事”,那麽,她的手會愈伸愈長,自己最終不免重蹈穆宗、德宗的覆轍。

 怎麽辦呢?

 好好想一想,好好想一想。

 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這個事兒,敦柔在其中,有沒有扮演什麽角色?

 新婚一月,榮安和敦柔,給關卓凡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