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清》第138章 天賜良機?取禍之道?
恭王倏然睜大了眼睛,微微張著嘴巴,這副形容,地地道道的“目瞪口呆”,於講究風度儀態的恭王,是很少見的。

過了半響,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荒唐!荒唐!”

不曉得是說寶鋆荒唐,還是說這個消息荒唐?抑或,是指斥消息裡的“她”荒唐?

“六爺,你看你,我都說了,你別一聽就跳起來……”

“你說的‘老天爺’,”恭王打斷了寶鋆的話,“就是這個意思?不小心……‘有’了,於是,不得不躲了出去?”

“是。”

“你的意思,”恭王吃力的說道,“‘她’去天津,竟是去……生孩子去了?”

“……這,我可說不好,也許,嘿嘿,人家是去……把孩子落下來呢?”

“要花整整一年的辰光?”

“那,就是去生孩子好了。”

“荒唐,荒唐!”

“六爺……”

“我問你,這個消息,你是從哪裡聽來的?”

寶鋆躊躇片刻,正要開口,恭王又搶在前頭:“能夠跟你說這個話的人,必是你極親信的人,好,我也不來問他姓甚名誰,我隻請你想一想,這個人——”

說到這兒,曲二指,豎三指:“在‘這個數’的手裡邊,吃過什麽虧沒有?”

寶鋆猶豫了一下,說道:“六爺,對你,我還有什麽不能說的?跟我說這個話的人,是我一個遠房的侄子,叫做景和,至於他有沒有在‘這個數’手裡吃過虧……有,而且還是大虧。”

“景和?”恭王微微皺眉,“這個名字我有點兒印象,是不是……嗯,安徽軍費報銷案裡的那個景和?”

“就是他。”

彼時,景和在珠市口開了間“聚珍樓”,台面上做珠寶古董生意。台面下替寶鋆收受賄款。安徽巡撫衙門為報銷軍費一事,派了糧道李宗綬、鳳陽知府宋尊邦,來京鑽營戶部的門路,李宗綬和宋尊邦。就是通過景和的手,將三萬兩銀子,過給了當時“管部”的軍機大臣寶鋆。

“安徽軍費報銷一案,”恭王說,“你是折了大筋鬥的;這個景和的處罰。我記得,是‘聚珍樓抄沒充公’,人呢,發到黑龍江去——怎麽,回北京來了?”

“是,他是提前赦回。”寶鋆說,“案子判了三年,不過,他上上下下花了不少錢,加上當時方子穎還在刑部。肯給我面子,剛剛好,‘西邊兒’三旬壽辰,要尋些人加恩,於是就拿這個做由頭,給放回來了。”

方子穎即方鼎銳。

“我記得,”恭王說,“這個景和,原本是戶部的銀庫郎中吧?”

“是——”寶鋆微微苦笑,“閻丹初到部。大動乾戈,把他參掉了。”

頓了一頓,說道:“我承認,要說吃‘這個數’的虧。我這個遠房侄子,可是吃了不止一次,且都是大虧——他對‘這個數’,是銜之次骨的。”

“這個景和,”恭王說,“窩在黑龍江。鳥不拉屎的地方,音訊隔絕,怎麽會曉得‘她’‘有’了呢?這個消息,景和又是從哪裡聽來的?”

“六爺,真是什麽都瞞不過你!”寶鋆說,“景和說,他是從內務府聽來的,他說,是內務府營造司的員外郎琦佑說給他聽的——他們兩個,打小就混在一起,是極好的朋友。”

“內務府?”恭王歎了口氣,“還有哪個衙門,比內務府更恨朝內北小街的麽?”

寶鋆不吭聲。

“內務府——”恭王冷冷一笑,“先頭恨肅順,後來恨我,現在,恨朝內北小街,這都是一脈相承的——總之,哪個在台上,哪個不給他們錢花,

他們就恨哪個!這些,你這個‘掌鑰’的內務府大臣,難道不曉得?”“六爺,你說的都對——內務府裡邊兒,拿肅六的話說,確實是‘混蛋多’。”

頓了一頓,用爭辯的語氣說道:“內務府的人,自然不會說朝內北小街的好話,這是事實,可是,說壞話並不等同生造!沒根子的謠言,不見得傳得起來——就像皇上的那些事兒,他若沒乾過,太監們也不能瞎傳啊。”

“這還不叫‘生造’?”恭王說,“皇上的所作所為,到底有蛛絲馬跡可循,有的事兒——譬如他和倭艮峰吵架,師傅也好,太監也罷,一定有許多人是親睹、親聞的,只是人家不肯在‘東邊兒’面前承認罷了。”

頓了頓,“‘她’有喜了……這種事兒,就算是真的,除了最親信、最貼身的人,何能有他人親睹、親聞?內務府的那個……嗯,叫琦佑的,又從何得知?不過是……‘想當然耳’罷了!”

“可是,非常合理啊——若果真如此,天津之行,就毫不稀奇了!天津,是‘他’的大本營,若‘她’真的‘有’了,又不能不生了下來,不去天津,還能去哪裡?六爺,此事若坐實了,可是天賜良機,萬不能放過了……”

恭王猛地一揮手,厲聲喝道:“你別說了!”

寶鋆打住了。

恭王對他,從來沒有用過如此嚴厲的口氣。

兩個人都不說話,院內院外,鳥語陣陣,風聲隱隱。

過了好一會兒,恭王歎了口氣,說道:“佩蘅,你的心思,我有什麽不明白的?你說到底,是為了我……可是,有些事兒,我真的要勸一勸你。”

頓了一頓,“就拿安徽軍費報銷案來說——你在這個案子上跌的跤,其實是被揭帖案絆倒了的,若把這兩個案子並到一起看,‘他’和‘她’下的手,實話實說,不算狠!你只是退出了軍機,其他的差使,都保住了,尤其是內務府大臣一職——還是‘掌鑰’的。而且,沒過幾天,‘署理’二字就拿掉了,從二品變成了正二品。”

寶鋆澀然一笑:“好嘛,升了一級,君恩深重啊。”

寶鋆當時的處分是“降三級”,從正一品變成了從二品,可是,內務府大臣是正二品的官兒,所以,他的頭銜前,加了個“署理”。

恭王的聲音十分柔和:“佩蘅,在我面前,你又何必說這種負氣的話?你心裡堵著,我難道不曉得嗎?我……就事論事罷了。

頓了頓,“再說我——我呢,處分更輕,不過是拿掉了帽子上的一顆東珠——之前也賞還了。 當然,我的處分如此之輕,是因為你替我分謗、替我受過了……”

寶鋆一震,心下大為不安,趕忙說道:“六爺,話可不能這麽說!這個事兒,其實是倒過來的——若沒有你的求情,‘他’和‘她’,嘿嘿,豈會如此輕易的放過我?六爺,這個事兒,其實是連累了你、委屈了你的!我辦事不力,清夜思量,實在是……惶愧無地,難以安枕!”

說罷,向恭王一揖到地。

“唉,佩蘅,你看你,咱們倆,用得著這個樣子嗎?”

頓了一頓,“我只是說,既然對方不以為甚,你呢,該放下來的,也該放下來了,不然,所謂‘天賜良機’,其實是‘取禍之道’,總有一天……”

說到這兒,搖了搖頭,打住了,但憂形於色,並不做掩飾。

寶鋆的嘴角,輕輕抽動了一下,兩隻手,也不自禁的捏了一捏。

他默然片刻,說道:“六爺,你的好意,我心領!我自個兒,又何嘗不願明哲保身,安富尊榮?可是……實在是替你不平!”

恭王輕輕的搖了搖頭:“我自己,倒沒有什麽不平的。”

“那皇上呢?咱們就眼瞅著皇上……唉!”

恭王平靜的說道:“皇上若……真到了那個地步,何去何從,自有親貴公論,咱們倆現在在這兒杞人憂天,又有什麽用處呢?”

“六爺,若皇上真到了‘那個地步’,該決定他‘何去何從’了,只怕……就沒有什麽‘親貴公論’一說了!”

*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收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