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古玩人生》第332章 馬王山
屋┕_┙簷┕_┙下文學網:

 如此埋頭五六日,宋慎根據史料大致確定了三個具體方位,一是鄂省通城縣,這裡是史書中闖王的埋骨之地,當年闖王便是在通城九宮山被誤殺,如果存在寶藏的話,在這周邊地域是極有可能的;二是湘省石門附近,相傳那裡是闖王金蟬脫殼隱身埋名之處,更確切到具體寺廟夾山寺,這是一個重要線索,闖王會不會把寶藏放在眼前尚且未知。首發

 第三處則是與那幅畫上的詞句多有關系,那首詞共出現四處地名,分別為山海關、嘉峪關、觀音山和嶺南。山海關與闖王關系匪淺,因為山海關守將正是吳三桂,兩人恩恩怨怨扯不清,但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闖王正是因為吳三桂放了清軍入關才敗退京城,這首詞無論想要表達何種思想,反正這一北方荒涼之地肯定不是藏寶地了。

 嘉峪關,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關,又是出於絲綢之路的要道,與闖王實難扯上關系,剩下的就是觀音山與嶺南了。觀音山位於湘省天門附近,本就是一座山,倒是很容易叫人聯系到藏寶地,但這時候還不好說,需要實地考察一番。

 至於嶺南,這是一個大范圍概念,因為范圍太大,所以是不可能的,直接排除,如此,第三處地點便可以確定下來了,即是觀音山。

 稍稍修整了一天,去了店裡交代了事情,又找了黃文川請他代自己錄製電視節目,倒是叫黃文川怒目瞪著,“不要整天瞎跑,年輕人乾點正事才要緊!”

 宋慎以增長見聞為借口,說服了對方,黃文川其實還是樂意幫著宋慎的,只是見宋慎自打過了年之後,便一直朝外面跑,生怕他耽誤了生意正途,這才卡他一下。

 宋慎這次沒有乘飛機,而是直接開車去的,如果乘車的話,到了地方還要多次轉車,實在麻煩,而且他要去的地方,不一定交通便利。

 路程較遠,宋慎第一站到達的是通城縣,當然,他在途中曾經休息過一晚,由於清晨出發的早,抵達通城時,天還尚早,他便直接趕往了九宮山。

 史書上有幾種記載,一種是清軍統帥阿濟格向朝廷的奏報,奏報中說:“自成竄走時,攜隨身步卒僅二十人,為村民所困,不得脫,遂自縊死。”這是闖王自縊說。

 另一種是戰死,《通山縣志》中的記載為:“九伯聚眾殺賊首於小源口”,另有《程氏宗譜》卻是這樣記載的:“剿闖賊李延於牛跡嶺下”,這兩者所說的主語都是名字叫做李延的人,但是根據族譜來講,並沒有證據能夠表明闖王就是李延。

 最後則是清初吳偉業《綏寇紀略》中所說:李自成率二十騎到通城九宮山,他讓將士留在山下,自己上山拜謁元帝廟。當地村民“疑以為劫盜”,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時,被村民在身後用荷鍤擊傷頭部,李自成當即昏倒“不能起”。這時村民一擁而上,“碎其首”而亡。村民搜其錢物時,發現“金印”,方知道殺錯了人,“大駭,從山後逃去”。

 宋慎最為相信的還是最後一種說法,盡管有諸多巧合,但是前兩者都涉及軍功,誤報的可能性極大,而且就最後一條而言,隱藏了一條重要信息,“碎其首”就是面目全非,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闖王才能夠順利脫身隱姓埋名下去,對於闖王來講更具操作性。

 宋慎到達九宮山北麓見到闖王墓之時,滿滿都是失望,此處早已不是原來所有,而是十多年前政府新修的,墓高近十米,墓碑也有四五米高,但是對於宋慎來講,這些絲毫沒有價值。陵墓周圍又青松翠柳,雜草荒蕪,在宋慎所查資料中,說原來的墓圍多古木,墓為長形土墳。墳北面有一幾近湮沒於土中的小塊石碑,鐫刻“李自成墳”。

 當然就帝王墓來講,這也是極不合格的,但後來清末倒是有俗語雲:皇帝墳,似蛇形,越長越長,墨青墨青。

 這裡墨青有草木豐茂之意,還有諧音為“滅清”,就是不知道是否指的是這一處墓了。

 宋慎轉了一大圈,又下山照舊例找人打聽情況,但九宮山周圍並沒有什麽觀音山或是闖王傳聞,只是曾聽聞當年闖王被埋葬之時,是一戶王姓人家安葬的,這些道聽途說朝自己臉上貼金,實在不足為信。

 宋慎隻好到縣裡檔案局想要找一找資料,但他手中沒有介紹信,又不是體制內人員,實難進入,最後還是宋慎出去買了兩條中華煙,送給了兩位管理人員,這才被允許查閱了一些資料。

 原來五五年的時候就曾經遷過墓,資料上記載“掘墓驗視,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內僅存近似塵土的布衣一件,鏽蝕馬釘數顆”,宋慎大失所望,這定然是一處衣冠塚了。

 次日晚間,落霞余暉中,宋慎站在石門夾山寺前看著眼前草木枯黃,再次失望而去。

 如此,三處地點便只剩下最後一處,觀音山,這也是詞句中的指向。

 宋慎心情大抵還是有些忐忑,抵達天門之時修整了一晚,養足了精神方才出發。

 觀音山是位於湘南莽山林區,實際上來說,觀音山只是莽山群中的一座山頭,但是真正抵達莽山地區,宋慎才發現,自己行事魯莽了。

 車子停在腳下的天塘村,村子因為深處山區比較封閉,所以看起來極為古樸,青磚白牆給人安逸之感,但是走在村子裡宋慎卻是心情沉重,天塘村竟然是一個旅遊景點下面的補給站!而那個旅遊景點名為馬王山,馬王山上有一座殿,名為馬王殿!

 馬王,何謂馬王?這根本就是從闖王二字刪減而來!

 宋慎坐在茶樓裡,回憶著自己打聽到的一些信息,馬王山山峰海拔九百九十米。馬王山萬木崢嶸,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近百分之九十五,形成天然氧吧的小氣候,山上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整個山脈成南北走向,馬王山向東面收進,西面是一排丘陵低山,整個山脈成南北走向,南北走向構成東高西低馬蹄形盆地,遠看形似一把龍椅,馬王殿就建在龍椅的靠背上。

 馬王殿”建於清乾隆十二年,當地傳說李自成離開部隊後從江西的依嶺南山脈北線山沿南走,走到馬王山,由於馬王山山頂奇峰削壁,再無法越過山峰,正好離山峰兩百米處有一山洞,李自成隻好在此暫定。後人為了紀念闖王在此建“闖王殿”,後來建殿的人們害怕清兵打擊,就將“闖王殿”改名為“馬王殿”。

 山上除了有馬王殿之外,還有一座療養院,所以能夠吸引很多人過來參觀,而宋慎所要找的觀音山正處於馬王山背後,宋慎走錯了路才才誤入了此地,但是這些消息並不叫他安心。

 登上山,參觀“馬王殿”,隨處可見殿宇毀落痕跡,這裡佛事衰退,目前現存只有兩蹲石相生和一些石牌、碑刻、神道,山門殿、陵寢、野拂塔、明樓、闖王迷秘宮、靈泉寶塔、齋堂已非常破落。

 其實,這些都不能叫宋慎擔心,真正擔心的是走在山道上他看到的場景,就在兩年前,馬王山北側一部發生泥石流,從一個小亭子下衝出數十斤銀錠,天塘村的村民家中至今仍舊保存著那些銀物,宋慎在山下時早已見到,有些銀錠上明明白白的標注著“大順”的字樣,而且當地居民就曾在山中挖出銀鏡之類的明代器物。

 當地甚至一直流傳著闖王寶藏就藏在馬王山中的說法,前兩年因為發現銀錠,這邊的旅遊業便一直火爆起來,盡管至今無人挖掘出寶藏,只有人發現了一些明代的碎碗瓷片,但仍舊有許多人趕過來湊熱鬧。

 “九驢十八擔財寶”在當地婦孺皆知, 有傳說清兵曾在這裡掘地三尺,尋找李自成的寶藏,最後一無所獲。李自成便服逃跑,跑到十幾裡外的觀音寺出家,並把觀音寺改為回龍寺,李自成還把寶藏一部分帶回寺廟,以圖東山再起。傳說中就是九驢十八擔來到觀音寺,十八個和尚挑著念經的經箱,掩蓋了十八擔金銀財寶來進香。

 宋慎站在山頂,遙望對面觀音山,按照詞中所指,對面那才是真正的藏寶之地,但宋慎心中總有些隱隱不安,既然這邊馬王山被炒得火熱,難道就沒有人懷疑過對面的山嗎?還是說,沾了馬王二字的光,大家的意見都趨同一致了?

 天塘本地關於闖王寶藏也有一首詩流傳了下來,“前三山後三山,媲傲魎轉九彎。左有青龍倚黃榜,右有白虎朝馬山。”

 剛聽到這首詩的時候,宋慎嚇了一跳,按照這首詩的意思,指向的也是觀音山,可能是大家覺得馬王山靠近觀音山的一側無法通行,需要繞行數十裡才能登上觀音山,所以才沒人懷疑的吧,宋慎隻好這樣安慰自己。【友情提示:由於作者更換書名比較頻繁,如果本書最新章節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換書名)請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節,如果未更名,請登錄聯系管理員更新】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