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警大中華1985》三百零九 攻佔曼德勒
ps:親,每天進吧記得簽到,看帖要回帖,還能加經驗呢。做人得有節操哦,思密達~
☆:簽到是人氣、榮譽的比拚,讓我們的簽到見證一份堅持吧!!!
《紅警大中華1985》正式上架,請大家多到創世投月票,支持白面黑廝。
創世傳送門:-1.html
創世目錄傳送門:-m.html
PS:記得堅持‘簽到’哦,加經驗的時候,還能給紅警大中華1985吧一個好排名。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沒人想到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居然演變成了內戰,多年來被政府軍壓製在偏遠地區的緬共人民軍陡然間展現出了驚人的戰力,將政府軍打得落花流水,攻克臘戌之後,人民軍又火速向南攻擊,連續拿下昔卜瑙丘等多個重鎮,已經攻入曼德勒省,直指該國重鎮曼德勒市。

緬共人民軍的水準一直被認為也就是遊擊隊的水平,其實力和才能不足以指揮一場一定規模以上的大型戰役,但借“為民請命”的口號,人民軍卻是勢如破竹,政府軍一是守備空虛,二是作戰意志不堅,加上一群帶路黨的出現,幾場戰鬥打得都是比較輕松。

似乎原本被人們視為洪水猛獸的緬共在這一時刻突然變成了救世主,緬共人民軍開進臘戌的時候甚至還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已經惹起眾怒的軍政府在面對突然冒起的敵人時顯得十分恍惚,緬共也從軍事學前班的水平,一舉上升為了戰術大師。

同時,軍政府的倒行逆施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譴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緬甸開始鎮壓示威者的第二天例行記者會上嚴正譴責緬甸政府的暴行,並敦促仰光當局立即停止這樣不義的行為,並正視和尊重人民的呼聲。

隨後緬共開始軍事行動,並且快速取得一系列的軍事勝利,中國外交部再度跳出來了。因為長久以來是緬共的最大支持者,雖然最近一段時間明顯疏離了緬共,但緬共突然像是吃了春藥一樣金槍不倒,不由不讓外界懷疑是不是中國打算再度於東南亞地區搞風搞雨。

為了撇清自己的關系,外交部發言人假惺惺地表示:“中國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認為溝通和對話才是解決爭端的最佳方式,倡導以和平手段解決問題,中國願意在緬甸內戰調停和緬甸民主改革的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美國的表態比中國略微慢了一些,不過內容大致相同,對於緬甸軍政府的暴行自然是更加指責,對於緬共的崛起反攻則同樣持謹慎態度,畢竟緬共還是赤黨,就算他們喊“打下仰光,全國大選”這樣意識形態錯亂的口號,美國仍然不覺得緬共會兌現他們的承諾,只不過是一個獨裁者推翻了另一個獨裁者而已。

於如此的環境下,決定緬甸今後命運的關鍵戰役,曼德勒戰役爆發了。

緬共人民軍在突入曼德勒省之後,前後攻克眉謬、阿尼斯坎等地,集合了四個正牌人民軍旅,以及一個紅警營控制收編的原政府軍投誠者一個團,湊出大約15000的兵力,分三路合圍曼德勒。

曼德勒是在伊洛瓦底江中斷的一個南北走向頎長的城市,在這裡也是緬甸政府軍在面對緬共的挑戰之後,緊急調集兵員備戰的一個大本營,緬甸全國的兵力也不過十來萬人,在曼德勒就有1.8萬陸軍,而且還有一定數量的裝甲載

緬甸政府軍將軍奈丹在組織曼德勒攻防戰的時候向他的下屬訓令道:“緬共那群叛亂者在開始反叛之後軍事行動過於順利了,這不僅助長了更多的叛亂分子的不良思想,也使得我們的政府和軍隊的威望遭到了打擊,所以我軍必須以一場於淨利落地勝利將緬共打回原形,重新建立起國民對我們的尊重”

他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堅持在正面戰場硬碰硬搞大會戰的決定,使得緬甸政府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也徹底將緬甸政府軍虛弱的一面暴露出來,更讓全國鼓噪的一些所謂民主人士看到了緬共的機會,紛紛選擇與緬共合作,向綱領黨的軍政府發難。

於阿尼斯坎西南四十公裡處,政府軍主動出擊,以圖徹底扼守住從撣邦攻入曼德勒省得主要通道。眉謬河尼斯坎一線是處於兩座大山之間的一塊約十余公裡寬的平原谷地,基本上也是唯一攻入曼德勒省腹地的通道,之前因為過於疏忽被人民軍拿下此地,現在政府軍為了穩固曼德勒的防線,必須將這一戰略要地奪回。

與政府軍正面遭遇的是人民軍的511旅,一支全部由紅警緬族大兵組成的精銳部隊。雖然裝備上比起其他紅警部隊相去甚遠,主要就是輕武器和兩個炮營共36門122mm榴彈炮。可就是這樣的裝備也是緬甸政府軍幾乎從來沒遭遇過的。

精銳的511旅在偵知敵情後,快速地鋪開炮兵陣地,當政府軍進入射程後,511旅的炮兵部隊立即炮擊了還在行軍狀態的政府軍。政府軍雖然人多勢眾,但這樣級別的正面作戰他們很少打,基本上都是在山區叢林裡跟遊擊隊反政府武裝戰鬥,而正經的地面作戰他們卻也是第一遭。

因為沒有炮瞄雷達,沒有校射觀瞄的氣球和無人機,而且這些炮也基本上都是新中國最早仿製蘇聯的那些型號,已經不堪大用,轟在緬甸人的陣裡準頭並不是特別的高,但是威懾力卻是令人瞠目結舌。持續了十幾分鍾的炮擊,居然將這一支氣勢洶洶的政府軍完全打潰,本來打算一舉攻打阿尼斯坎的政府軍倉皇后撤。

511旅立即乘勝追擊,他們已經獲得了前進基地提供的卡車,算是完成了初步的摩步化,政府軍用兩條腿跑,511旅坐著卡車追,所以沒有任何懸念在機動力更強的人民軍斷去政府軍的後路之後,雙方再度交火,這場戰鬥雖然沒了先前的炮擊,但士氣頹喪的政府軍根本沒有集結起火力就被6ll旅的步兵一陣痛打。

政府軍有六百多人被擊斃,一千多人被俘虜,而反觀511旅僅有四人陣亡,二十來人受傷。

穩固了山谷的通道,基本上就等於人民軍再度掌握住了曼德勒攻防戰的主動權。不給政府軍更多的準備時間,緬共主席巴登頂下令,全軍分三路合圍曼德勒,511旅向西截斷曼德勒向仰光的通路,101旅向北防止政府軍北逃,510旅、514旅攜新投誠組建的919獨立團攻擊曼德勒正面,會攻這一緬甸重鎮。

即便是前鋒部隊被全殲,緬甸將軍奈丹仍舊不認為是人民軍比政府軍更強,而是歸結於自己的手下無能和大意,所以他放棄了焦土堅守的政策,而是仍舊主動出擊。奈丹集中了自己手中最寶貴的二十余門當年從美國進口的105毫米M101A1火炮,也擺開了自己似模似樣的炮兵陣地,炮擊人民軍兵馬。

可他怎麽也沒想到人民軍的火炮居然比他多得多,510旅甚至用了全軍最大的203mm重炮轟擊奈丹的炮兵陣地和他建在城外的指揮所。除了重炮以外,人民軍還展開了107mm火箭炮、122mm榴彈炮、152mm加榴炮幾乎他們擁有的所有型號的火炮,狠狠地向不知天高地厚的緬甸政府軍開火。

這次的火炮對轟中,政府軍不過堅持了五六分鍾就被對面猛烈的炮擊給打得啞了嗓子,而一枚203mm的炮彈正好落在了緬軍指揮部的院落裡,重炮直接轟倒了這座建築物,包括戰區最高指揮官奈丹將軍也被炸死。

失去了主心骨的政府軍之後的表現更為不堪,人民軍采用的多點突擊,分割包圍的戰術讓政府軍十分不適應,他們的行動能力又較人民軍遲緩,所以打一陣就算是能夠逃跑,跑不了一兩裡地又遇上另一個方向的人民軍部隊了。

初時政府軍的抵抗還比較頑強,但被打得完全沒有組織能力的政府軍在混亂中越來越沒有章法,最終只能紛紛向緬共投降。

整場曼德勒攻防戰歷時51個小時,人民軍1.5萬兵力殲滅了政府軍五千余人,俘虜了超過七千名士兵,還有一部分部隊丟掉武器逃入到山林中,還有發生政府軍搶劫伊洛瓦底江上的小船順流逃生的事件。

曼德勒的攻克意味著原本以偏遠地區叛軍聞名的緬共正式登上了角逐國家權力的舞台,也引起了緬甸社會各界的側目。德欽巴登頂於10月7日抵達曼德勒,並宣布在曼德勒成立臨時聯邦政府,指認軍政府為非法政權。同時巴登頂還邀請緬甸各界人士,工農、學界、醫學、法律、宗教界代表,前往曼德勒,召開緬甸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暨製憲會議,制定新的國家憲法,並組織在徹底消滅軍政府後的全國大選。

盡管很多人對於緬共還是心存疑慮,但是那些以往根本什麽都不是的所謂意見領袖、民間有威望者,對於這個製憲會議趨之若鶩。不管怎麽樣他們都不是既得利益者,而打入軍政府的政權實在太過困難,若是跟隨緬共,一旦成功,他們也必然跨入政界,雞犬升天。所以眾多實際的被邀請者“欣然”與會,甚至包括了數位緬甸國內有威望的民主人士。

自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麽看得起緬共的,父親是緬共重要前領導者的昂山蘇姬卻在緬共攻克曼德勒後公開譴責緬共的叛亂行為,並呼籲緬共放下武器,以非暴力的手段解決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