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警大中華1985》四百三十八 蘇聯遺產的瓜分
俄羅斯國內聲討“叛國分裂”的遠東共和國和西伯利亞共和國的聲音此起彼伏,不過利欽也沒有犯下冒進的錯誤,畢竟不管是諾渥茲洛夫還是揚科夫,他們手都掌握著雄雄大軍,甚至還握有核武器這種東西,任何的輕舉妄動造成的後果極有可能是災難性的。

 因為諾渥茲洛夫和揚科夫的破壞,各加盟共和國甚至沒有興趣再跟俄羅斯一起討論“新聯盟”的問題了,實際上就連利欽自己也沒有成立新的蘇聯的打算,而主要推動這件事的納扎爾巴耶夫也得到了齊一鳴的授意,停止了對蘇聯的維系,最終在新奧加廖沃進行的政治會晤,談判的主要內容是如何瓜分蘇聯留下的龐大家財。

 關於貨幣、經濟、基礎設施、國有企業等一系列的問題,利欽選擇了對加盟共和國的全盤讓步,但是有一項他卻十分堅持,那就是拿回在這些國家的軍事力量。當然如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都駐有大量的蘇軍,並儲有蘇軍大量裝備,可是他們自己也有國防使命,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全盤交給俄羅斯。

 俄羅斯面臨的國家分裂危機終究跟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大家現在已經是主權的國家了,沒有責任再為俄羅斯的家事操心出力

 在利欽的大力斡旋和利益交換下,一些加盟共和國才願意將一些整建制的部隊和裝備轉讓回俄軍。烏克蘭接管了轄區內的-個軍區:基輔軍區、敖德薩軍區和喀爾巴仟軍區,共計6。7萬兵力,但是在利欽的交換下,同意放回接近八萬人的部隊,這些力量主要是地面部隊,也攜有很多裝備,算是給現在缺兵少將的利欽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白俄武裝力量擁有3457輛坦克、3輛裝甲戰車、156門火炮、30架固定翼戰機、79架武裝直升機,總兵力達2。B萬人。經過一番洽談和鬥爭後,俄羅斯大約拿回了約四萬人和與之相關的武器裝備。

 然後就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等國又向俄軍提供了數量多少不等的部隊,但是遠沒有烏克蘭和白俄提供的規模大。如戰略轟炸機一類的武器,烏克蘭不會保留,所以也變相用經濟條件給換給俄羅斯了。至於核武器的問題這次倒是沒有談,不過烏克蘭基本上只能把核武器移交給俄羅斯。倒是俄羅斯人對於納扎爾巴耶夫很是擔心,因為哈薩克斯坦繼承了蘇聯約0的核武器,到現在居然提都不提,使得利欽們不得不擔心一下。

 當然他們現在最擔心的應該是兩個分裂出來的共和國,遠東和西伯利亞同樣部署了大量的核武器,甚至數量加起來基本上可以與現在俄羅斯聯邦控制地區上的核武器數量媲美。顯然如果到了一定地步,“叛亂分”孤注一擲情況下有可能使用核武器,保證互相毀滅。這一點也是利欽最為顧忌的,如果揚科夫和諾渥茲洛夫沒有核武器,他的決斷會變得更容易做出。

 利欽爭奪得最厲害的是烏克蘭手裡的家當,其一個重點就是黑海艦隊的艦船,雙方你來我往爭奪一番後,最終還是確定了按比例分配。只是這兩個國家都沒有料到一個問題,他們窘迫的經濟使得他們雖然繼承了大量的裝備,卻只能看著不少的東西爛在那裡,而再也不能被使用。

 其實不僅僅是俄羅斯看了烏克蘭的裝備,國也對一些東西有想法。齊一鳴領導下的一支戰略局特工小組,正在對兩件比較大塊頭的東西進行獲取的籌劃和運作。這兩樣東西就是——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

 前者的船殼已經基本上建造完成了,而後者大約僅建造了百分之三十。尋常軍迷都知道這兩艘航母的結局了,瓦良格號在沉寂多年之後,輾轉來到了國,並被重新改造,成為了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卻由西方國家使了一個花招,用一個皮包公司的名義,唆使船廠將其拆卸,賣了廢鐵。

 坦白講,擁有基地造船廠,且月產能達3萬噸,如果齊一鳴真的想上航母計劃,一年隻造航母能造個45艘之多。而且62型航母是核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達B萬噸,具備彈射器和各項比較成熟的技術與應用,比起蘇聯還算是多少有些稚嫩的航母仍舊強不少。但作為一個後世軍迷,得到瓦良格,並將其改造成混血航母,重新命名為遼寧號,像是一個需要被完成的使命一樣。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的悲劇,如果能夠避免,齊一鳴可以得到一艘B萬噸的船殼,進行國產化改裝後,同樣可以跟62型航母一樣為pL騁大洋。

 而且改裝航母對於提升船廠的水平,增加海軍對於蘇式艦艇的了解也是極有幫助的。

 這裡倒是不得不提蘇聯上一級的基輔級航母,這艘航空母艦被稱為航空巡洋艦恐怕更為適合,只能起落L戰機,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其實這種船拿來改一改,造成兩棲攻擊艦也未嘗不可,噸位也不小,空間也不少。只是齊一鳴一時沒有什麽目標,四艘艦艇兩艘在俄羅斯那裡,還有兩艘其實是在太平洋艦隊,也就是屬於遠東共和國海軍的了,齊一鳴倒是沒打算再從遠東共和國那裡搞過來,畢竟他又不是真缺造船能力。

 此時齊一鳴尚未開啟直接獲取瓦良格號和烏裡揚諾夫斯克號的項目,因為還不到讓烏克蘭最窘迫的時候,而且如此明顯地找上門,極有可能被獅大開口。另一方面,國本身也不缺航母和兩棲艦,所以還願這種事兒不著急。

 從各加盟共和國那裡緩慢收取軍力的利欽沒有快速地向兩個分裂國發動進攻,而且似乎揚科夫和諾渥茲洛夫自從宣布之後,似乎也沒了更多的挑釁性舉動。不過這並沒有讓利欽感到很放松,因為揚科夫和諾渥茲洛夫兩個軍頭居然開始老老實實地宣布自己的治國綱領,並且頒布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措施。

 任何對於政治和意識形態有研究的人都能夠從兩國大同小異的政令的字裡行間分辨出一個單詞——國。沒錯,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改革措施雖說沒有照搬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確實嚴重模仿或者說山寨了國的成功經驗。

 首先西伯利亞和遠東加強了CP的控制,並且強調CP的領導,堅持了自己議行合一的蘇維埃體制。但另一方面,政治上又推崇更加開明和開放的模式,比如加強人民代表制度的真實性和效用性,在合理范圍內保障人們的各種權利以及自由。其實大多數居民對於政治上的內容不感冒,他們更關心的是經濟方面的問題。

 可以說,遠東共和國這幾年基本上都是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任國經濟力量的滲透,所以遠東的俄族人已經十分習慣了這種生活,並且認為這是沒有什麽問題的。在保持公有製經濟的同時,普通人具有開設私有經濟實體的權利,以市場主導經濟走向,開放而靈活。可以說,遠東只不過是把自己已經做的東西,現在都說出來而已。

 與歐洲部分的俄羅斯情況不太一樣,因為齊一鳴明裡暗裡地滲透,所以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經濟情況要比歐洲部分強得多,西伯利亞那邊可能稍差一點,但是在揚科夫一宣布自立的時候,大量被撕去標簽的產品被軍隊免費發放給各大城市的居民,而且僅僅宣布一周時間,對於經濟和企業的重組工作已經開始展開了,人們獲得新的工作,從而可以直接得到工廠發放的“軍票”

 因為利欽亂搞蘇聯銀行,盧布正在大跳水,齊一鳴可沒心思為俄羅斯買單,所以他以軍隊的鎮壓力和信譽為保障,強行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發行了新的代理貨幣,也就是軍票。這些軍票可以在當地的商店,直接兌換那些來自國的生活必需品和食品,比起盧布有著更強的購買力,所以也十分受當地人的歡迎。

 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工業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強於國的很多地區,齊一鳴借著這個機會,直接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借揚科夫和諾渥茲洛夫之手下達,其實就是讓這些企業開始為國的企業做配套。這樣一來齊一鳴可以發揮國本土的輕工業優勢,然後供給兩個共和國,而兩個共和國的重工業、資源采掘業又可以補充國經濟體,皆大歡喜。

 令齊一鳴十分滿足的是,兩個共和國進入自己的控制,使得他也變相收取了大量蘇聯的遺產——航空工業他拿到了共青城飛機制造廠、伊爾庫茨克廠、新西伯利亞廠;造船廠有阿穆爾造船、共青城潛艇製造廠;陸軍裝備則有鄂木斯克交通機器製造廠等等。還不提核工業、航天工業等。幾乎蘇聯擁有的幾乎全部的軍工製造選項,都被齊一鳴給接收過來了。

 另一位面主要供給國的2E口3就是在共青城製造的,現在齊一鳴如果想要造點蘇霍伊戰機玩玩,或者拿出去賣,都沒有什麽問題了。齊一鳴甚至考慮了,是不是把殲-6拿出來,套上共青城廠生產的名頭,自用或外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