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警大中華1985》四百三十一 維爾紐斯事件
維爾紐斯的街頭傳播著一種不尋常的氣氛,一股躁動之火從人們的心蔓延,並在互相接觸不斷的壯大,往日的憤恨和不滿正在聚積,龐大的感受似乎只有需要一個宣泄口,才能夠排出。

 商店裡面沒有商品,社會的福利政策得不到貫徹,波羅的海三國與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三國有個非常不同的背景,後面三個國家得到了來自國的強力支持,尤其是在金融信貸和消費商品出口上,特別是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國,因為沒有經歷羅馬尼亞的那種衝突變局,直接在國半授意或半控制的扶植下,差不多一些地區在一年之就扭轉了頹勢。

 來自國的經濟學家、產業專家幫助上述國家進行產業經濟調整,大筆的人民幣投資重新使得一些企業煥發了生機,大幅度的關稅減免也使得本地消費市場變得愈加繁榮,類似國更加靈活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使得一些頭腦靈活的人開始下海從事工商業活動,總體而言,他們的危機雖然尚未完全渡過,但已經能夠清楚地看到好轉的跡象了。

 而立陶宛則沒這個幸運了,甚至他們一心期望著投入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而壓根對仍保留社會主義制度的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十分看不起。只是,他們所向往的那些國家卻不會像是國一樣大舉對他們進行經濟的支持與援助。

 雖然立陶宛在零年已經宣布了,但是這個尚未有什麽人承認,實際上立陶宛的政權還是蘇維埃政府,體制上也沒有出現什麽劇烈的變化。在經濟出現困難,而且被西方鬥士與本國民族主義者的煽動下,終於維爾紐斯的居民開始走上街頭,工廠罷工、學校罷課,進行示威。不過這個示威活動很快就演變成了大規模的騷亂,整個維爾紐斯的秩序崩潰,反蘇聯和徹底的趨勢更加明顯。

 莫斯科,頭疼於被利欽頻頻挑戰的戈爾巴喬夫甚至心裡亂七八糟的,他很想治住立陶宛的這股分裂勢力,可是他更擔憂蘇共的高層就這樣被利欽領導的勢力給架空,如果俄羅斯徹底從蘇聯裡實質出來,蘇聯基本上就完蛋了。

 可立陶宛這事兒還真不能不管,誰也不知道已經宣布過一次的立陶宛,會不會這次真的堅定自己的決心,就這樣頒布個什麽新憲法,然後徹底從聯盟脫離出來,連蘇維埃這層皮也不要了。

 軍方強硬派、國防部長亞佐夫大將專門召集相關人員給戈爾巴喬夫專門介紹了立陶宛的局勢,並點明了如果放任下去可能會產生怎樣危險的後果。不過戈爾巴喬夫卻無心仔細傾聽這些內容,只不過揮了揮手,對亞佐夫道:“我相信軍方處理事態的能力,你們試試吧,把結果報我知道就好。”

 亞佐夫聽了這話心裡就是咯噔一下,他算是被戈爾巴喬夫提拔起來的,當年就是戈爾巴喬夫視察的時候一眼相了他,所以他才能爬升這麽快。可戈爾巴喬夫的性格弱點他也已經早摸清了,這個人是典型的志大才疏,而且優柔寡斷,很沒有承擔,這件事情辦好了還沒什麽,如果辦砸了,八成他們軍方就有人要被當作替罪羊推出來了。

 蘇聯處理這種加盟共和國的反抗情緒和騷亂一直都是缺少回寰而且粗糙大意的,他們最喜歡就是直接派出空降兵和運輸航空兵,然後佔領當地的電視台之類的設施,再進行清場,所以後世很多人戲稱,蘇聯維持地方統治的基石就是空降兵運輸航空兵。

 對維爾紐斯的鎮壓行動很快就展開了,l月ll日,蘇軍出現在維爾紐斯的大街上,傘兵部隊佔領了立陶宛國土保衛局大樓,斷絕立陶宛官方武裝力量的反抗能力。隨即,新聞大樓也被佔領,這也是蘇聯人鎮壓地方的老套路。2日,在空降兵之後趕到坦克部隊大搖大擺的進城,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是集在聚光燈之下的,即便是蘇軍相對平和,也沒有開槍什麽的,但是那種恃強凌弱,當那些新聞照片蘇軍坦克行駛在大路上,而憤怒的立陶宛人跟蘇軍士兵對峙時,人們只會欽佩這些維爾紐斯人的勇氣,而不會認為蘇軍是克制的。對於蘇軍的厭惡,自然驟升。

 這種厭惡甚至不僅僅是產生於立陶宛人和西方人的,甚至那些已經被戈爾巴喬夫搞得節操全無的蘇聯媒體也是這樣的論調,最後自然引發了連帶性的負面效果。

 13日凌晨l點3分,10輛坦克圍住了立陶宛電視大樓,克格勃特種部隊強行佔領了這座建築,僅攻佔過程蘇軍並未造成人員的傷亡。此前幾個小時,立陶宛電台已經播出消息:莫斯科開始進攻主權國家立陶宛共和國。

 不過蘇軍和克格勃本意不想傷人,不代表有些人不想。當晚在攻佔電視大樓的過程,一夥立陶宛極端民族主義武裝分為了擴大事端,在電視台大樓上朝下面的人群開槍,造成了14人死亡,隨後的亂象還導致了一名克格勃安全部隊的特種兵死亡,共造成了15人的死亡。

 流血事件頓時點燃了人們對於蘇聯的暴怒和不滿,甚至還成為了以利欽為首的激進派攻擊戈爾巴喬夫的重要口實。利欽強烈譴責戈爾巴喬夫出動軍隊鎮壓立陶宛人民,斥責這是暴力、血腥和的,相關人等必須負責和受到懲罰。

 維爾紐斯事件最終果真不出亞佐夫所料,出了亂後地圖腦袋絲毫沒有為自己的下屬擔責的魄力,反而他還在極力撇清自己的責任,強調命令不是自己下的,而是地方和軍隊方面的負責人過於武斷和粗暴,用錯了方式。

 戈爾巴喬夫絲毫意識不到,他越這樣說,越會讓那些終於他的官員和軍方成員失望,他們在為戈爾巴喬夫賣命,但是最終出了問題卻只能成為替罪羊被處置,反而下命令的戈爾巴喬夫跟沒事人一樣。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維爾紐斯事件之後,蘇聯軍方開始跟戈爾巴喬夫更加的離心離德。

 這時候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現了,一場反分裂的鎮壓活動,按理講俄羅斯人應該對此包容力更強一些,畢竟是維護蘇聯,而蘇聯的主體就是俄羅斯人。可是反而在維爾紐斯流血事件爆出後,在莫斯科有超過十萬的人民走上街頭開始打著反蘇共、反戈氏的口號。

 利欽當然在這裡面出了不少的力氣,甚至這些遊行的主要組織者就是他的黨眾,目的就是營造戈爾巴喬夫已經是天怒人怨、不得人心的氣氛,為之後推行自己的政策和毀滅蘇聯做準備。

 2月9日,立陶宛舉行全民公決,90%杓公民支持國家-月-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分別舉行公投,雖然比例上比立陶宛少一些,但也佔到了大多數,選擇從蘇聯。

 蘇聯面臨的內憂外患情勢更為明顯了

 克裡姆林宮外,已經變得跟西方國家似的,到處都是示威遊行的群眾,人群也很自然地分為兩派,一派支持利欽,他們高聲大喊:“利欽是對的戈爾巴喬夫錯了”

 而戈爾巴喬夫的支持者喊出的口號則是:“審判利欽團夥人民代表,這是你的斯大林格勒”

 這個時候,戈爾巴喬夫又做了一件傻事,他的黨團明明佔據著蘇聯各要衝的宣傳渠道,卻沒有善用這些渠道,反而被利欽倒打一耙。

 2月旬,利欽要求蘇聯電視台為他提供一個小時的演講時間。戈爾巴喬夫動搖了,他對電視台負責人說:“就在第二頻道給利欽2分鍾。”

 19日,利欽終於在電視采訪報道亮相,此時他已經從一個CP人華麗轉身成了類似西方的政治人物,發言強硬而直白,很受一些對現狀不滿的蘇聯人、俄羅斯人的喜愛。

 在采訪,利欽先是說了好多無關痛癢的東西,就當電視製作人為他沒有爆什麽猛料而感覺無趣的時候,突然利欽話鋒一轉,在節目最後幾分鍾炮轟戈爾巴喬夫的,說他是對人民背叛,明確要求他下台。

 其實此前就有聲音在要求戈爾巴喬夫下台,但是在這樣公開而且有效的場合提出這一點,利欽的話出現了巨大的影響力與反響。 甚至一些人在反思後,強烈附和利欽,認為戈爾巴喬夫帶來了混亂,應該下台負責。這時候,戈爾巴喬夫懦弱地選擇了沉默,蘇聯最高蘇維埃倒是通過了譴責利欽聲明的決議。

 模仿西方模式的戈氏終於吃到了苦頭,他所營建起來的制度,正在反噬他。在4月底召開的央全會上,幾個地方黨委書記發言攻擊戈氏的改革,並稱改革帶來了混亂。戈爾巴喬夫情緒失控,提出辭職,說完他也不管別人,就這樣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央全會被迫斷兩個多小時,央委員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隻得分小組討論目前局勢。由於蘇共內已經是青黃不接,沒有可以接替戈爾巴喬夫的人選,政治局最後宣布:為了黨的最高利益,懇請總書記收回成命。戈爾巴喬夫答應繼續擔任蘇共總書記一職,原因也是“為了黨的最高利益”。可是這出鬧劇一鬧,很多蘇共黨員對於戈氏已經無比失望和厭惡,更不相信他能夠領導蘇聯。

 民調結果顯示,一年前戈爾巴喬夫的支持率還保持在七成,到199l年第一季度時,其支持率卻持續下降到只剩10%左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