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警大中華1985》三百八十九 運輸能力
ps:親,每天進吧記得簽到,看帖要回帖,還能加經驗呢。做人得有節操哦,思密達~
☆:簽到是人氣、榮譽的比拚,讓我們的簽到見證一份堅持吧!!!

《紅警大中華1985》正式上架,請大家多到創世投月票,支持白面黑廝。
創世傳送門:-1.html
創世目錄傳送門:-m.html

PS:記得堅持‘簽到’哦,加經驗的時候,還能給紅警大中華1985吧一個好排名
整個反伊戰爭同盟在美國的主導和捏合下慢慢形成了,這其中明顯的分出了幾個檔次,最高級別的就是美國和中國,美國出兵五十萬,中國出兵十多萬,是兩支規模最大的軍事力量,而且軍容鼎盛、裝備水平也很高,將成為聯軍的中流砥柱。第二檔次就是美軍的北約盟友們,主要是英、法、意、德等歐洲國家,雖然出兵的規模不及中國,但是他們跟美國是更加親密的盟友,在合作方面更加輕松。第三個檔次是中東國家,以沙特阿拉伯為首,還包含了埃及、敘利亞、阿聯酋、巴林、卡塔爾等國,這些國家其實是局勢中最為危急的,不過大都國小民少,所以力量也不甚足夠。最後就是一些被美國和其他盟友許以物資支援、免除外債等優惠條件,純粹來打醬油的第三世界國家,包含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塞內加爾、尼日爾、阿根廷、洪都拉斯等國家。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不會派出戰鬥部隊,但也會提供醫療和其他後勤方面的幫助,如波蘭、匈牙利、韓國、印度等。這裡面稍稍有些不好界定的就是日本,日本並不會往海灣地區派遣作戰部隊。但是日本卻為戰爭承擔了99.61億美元現金和價值7.8億美元的建築和工程支援、車輛、電子設備、醫療設備、運輸工具等實物援助。而且,日本內閣還宣布,如果有必要,還會繼續追加援助金額。
  日本願意當這個冤大頭,提供這麽大量的軍費支持,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受中國的剌激,中國在本次行動中派遺僅次於美國第二大規模的軍隊,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反響,風頭很大。日本當然不甘於這樣讓中國越來越成為世界大國,而在東亞淪為老二。可日本又不能通過出兵的形式進行表現,只能這樣猛花錢來裝大了。
  只不過,日本為了顯示自己比中國強的舉動,實際上還便宜了中國,按照中美和其他一些主要參戰國簽訂的協議,中國和美國兩國將分潤盟國援助軍費的百分之八十五,其中美國獲得約540億美元的軍費,中國得到100億美元,作為出兵費用。
  看上去中國得到的比美國少得多,但有了這一百億美元,軍委就基本不需要再批額外的預算給這次出兵了。這樣發生在遠離本土的戰爭,主要消耗是投送和運輸支出、裝備損耗和彈藥損耗的支出、人事費用,其中裝備損耗、後勤補給的損耗佔據支出中一個大頭。如發射一枚巡航導彈就是近百萬美元,這就是白扔錢,扔掉就沒有了。 一架戰鬥機被擊落了,那就是幾千萬美元的損失。
  可實際上,大部分的PLA裝備和一部分的補給,都是齊一嗚的紅警基地提供的,成本近乎於無,所以這方面的支出根本也不能用正常方式來衡量。最起碼PLA和美軍打出一樣的火力效果,花費可能是美軍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
  齊一鳴甚至都在想,借著這一次的戰爭機會,把大量的囤積下來的彈藥給消耗一批,省得留到報廢就浪費掉了。甚至一些無關緊要的彈藥,可以分配或者廉價賣給那些同樣使用相同製式的夥伴國家。
  不過將這些東西運送到中東去,實在是一個令人頭疼而且出血的大工程。以美國那麽龐大的運輸能力,也不得不向盟友和民用部門求助。日本、希臘、挪威、丹麥等國為美國提供了大型運輸船只和運輸機,美國運往海灣地區的物資有46%是租用盟國運輸船隻運輸的。美第7軍從德國調往海灣基本上是由4個北約組織國家利用軍事和民間機構協同組織實施的,總共調集了465列火車、312艘駁船和119個船隊。在戰區內,沙特的援助更是不遺余力,僅它一國就向美軍提供了通用運輸卡車800輛、油車和卡車5000輛,還提供了2040萬噸燃料和飲用水,以及零部件、通訊設備和其他重要的後勤補給品。
  理論上,中國也可以借助“盟邦”的民用運輸或者軍用運輸將本國的十多萬軍隊運到海灣地區,但是齊一鳴權衡再三還是放棄了,借用其他國家的運力協助,其中主要因素是考慮,中國和美國、日本和歐洲這些國家,不是真的同心同德、命運交托的盟友關系,現在最多算是互相利用。如果中國的裝備和後勤物資通過這些國家的運輸船和運輸機送往海灣地區,絕對不出意外會有大重的間諜偽裝成相關港口或船員,趁機刺探中國軍事裝備的秘密,這不是隨便找幾個軍方人員看守就能防備的了的事情。
  好在,這兩年齊一鳴不再為軍方製造軍艦,除了自己打造裝在冷凍空間中的紅警艦隊,還用海軍造船廠的產能製造了三百多萬噸的運輸船舶。這些運輸船都是基地專門設計的,一種船型平時可以當作民用的滾裝輪使用,預留了直升機平台,可以作為戰時的醫療救護站,運載結構進行了加強,可以直接運載主戰坦克這一類的重型裝備,能夠整建制地投放重裝部隊進入戰場,並且基本不需要任何改裝,其排水重達5萬噸,四艘這樣的運輸船就能夠投送一整支重裝機械化師。
  另一種則是集裝箱船,主要將軍用物資集裝箱化,然後投送到戰區。除了通用集裝箱之外,還可以專門運載軍用的絕熱集裝箱、冷藏集裝箱、彈藥集裝箱、成套維修備件集裝箱等,這種集裝箱船,滿載排水量可達16萬噸,比一艘航空母艦都要大。
  原本一般的情況下,齊一鳴還需為PLA配備大型油輪,因為僅僅憑現有的遠洋綜合補給艦,差不多只是給海軍艦艇補給的,普通的陸軍單位、空軍單位仍舊需要後勤的補充。不過這次情況稍微特殊,去中東打仗,沒道理自己還要帶燃油的,燃料主要將有沙特阿拉伯等國向PLA提供,而且是不收錢的。
  以上這些運輸船,在非戰時的時候都掛名在齊一鳴手中的一個海運公司。近年來已經開始在國際海運行業中嶄露頭角,一旦遇上國防需求,這間海運公司所屬的全部運輸船將被征用,為PLA運送大量的物資和軍隊。
  再加上PLA自己的一些運輸能力,征用的其他一些單位的運輸船,雖然參加行動的PLA數量很大,但是幾百萬噸的運力還是基本能夠保障住的。
  通過這一次,軍委看到了在營建遠程投送能力的時候,還是出現了相對短板,雖然PLA現在有強大的航母艦隊、兩棲攻擊群可以很快地向熱點地區投送兵力並參加戰鬥,但是這種戰鬥的規模和烈度都是有限的。一旦要到這種大戰役級別,幾十萬兵力,集團軍以上規模的作戰,如果戰場是在本土的數千公裡之外,PLA的運力還是顯得薄弱了。
  現代戰爭越打東西越多,到最後只能是也許一個營只有數百人,但要帶的東西卻是幾十年前打仗一個師攜帶備的數量,光把人送到了,沒有裝備也一樣打不了仗。國家經濟方興未艾,得到紅警基地技術支持的一些造船廠已經能夠上馬建造一些比較大型的船舶了,但是需求如同饕餮的巨口一樣,不管有多少供應總是一口吃下。即便江南等幾大船廠拚死了建造各類船舶, 但是每年中國仍需要向外訂購大量各類用途的船舶。
  齊一鳴知道了軍方的想法後,向軍方提議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海上預置艦。這個概念在另一個位面也是老美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補充空運和海運,縮短向戰區輸送急需的裝備和補給品的時間。具體做法就是在一些地區部署這種巨大且容納了許多裝備和彈藥、補給品的船艦,一旦爆發了戰爭,這些船艦就能夠快速開赴最近的事發地點,向立即趕到那裡的軍隊提供物資。
  於是,有了海上預置艦,完全可以讓士兵們空著手走上運輸機,然後飛到戰區,直接從海上預置艦中獲取所需要的裝備,然後投入戰鬥。
  美國最多時運營了36艘海上預置艦,分別為海軍、海軍陸戰隊、陸軍和空軍等不同軍種服務。美國在九十年代使用了沃特森級海上預置艦,這型陸軍使用的預置艦滿載排水量可達62930噸,四艘預置艦可以運送一支美軍的海軍陸戰隊遠征旅。為美國陸軍在全球投入作戰開了方便之門。
  過海灣危機,PLA決心打造一支成規模的預置艦隊,不過不可能達到美國那種規模。首先,中國在全球也沒有那麽多的軍事基地可以操作這些預置艦,其次,在基本上沒有什麽太大可能爆發大型戰爭的關口搞大量預置艦可能是對資源的浪費。
  不過顯然搞預置艦是未來軍事投送領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軍方已經搞了調研組,準備研究是否有必要研發一些預置艦投入使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