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警大中華1985》四百一十一 最後1絲和平曙光
國國內的細節變動,並不影響海灣戰區的具體局勢。海軍在戰區服務的艦艇,改名和除役之類的事情也是要等戰爭結束後進行。

 多國部隊發起“沙漠風暴”空襲作戰已近l個月,因為本位面有了pL這一強大力量的加入,所以使得打擊效果變得更好,也給伊拉克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使其一直強硬的態度發生了些許變化。

 海夫吉戰鬥結束後,薩達姆在與蘇聯總統特使普裡馬科夫會晤後表示,“伊拉克願與蘇聯及其他國家和機構合作,共同尋求結束海灣戰爭的途徑。”

 其後,伊革命指揮委員會發表聲明稱:伊準備執行聯合國第60號決議,體面地政治解決海灣戰爭,包括撤軍。但同時附加了9個條件:所有B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進駐海灣的多國部隊及裝備必須撤出;2多國的部分撤出必須在l個月內完成,然後宣布海灣地區為自由區;3以色列必須根據聯合國決議從其武力奪佔的地區撤出;4以海灣危機為由運進以色列的武器裝備必須撤出;伊領土和領海的權利必須得到全面保證;6必須在科威特實行真正的民主;所有針對伊拉克的製裁決議必須取消;B多國部隊的成員國及其支持者必須為重建被摧毀的伊設施賠款;必須廢除伊拉克的所有外債。

 在伊拉克面臨多國部隊幾十萬大軍圍剿,戰局全面不利的情況下,伊拉克提出的這些條件根本就是腦殘。特別是還牽扯了讓以色列從佔領區域撤軍的問題,根本沒有任何遂行的實際性。

 美國總統老布什立即發表了殊為強硬的電視講話,他表示伊拉克必須完全、徹底、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不能將撤軍同本地區其他問題聯系。在伊拉克實施大規模撤軍之前,多國部隊將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繼續進行軍事行動,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迫使薩達姆下台。

 英國首相梅傑也表示,伊拉克提出的撤軍建議包括了許多無法接受的條件。如法國、國、沙特等相關國家也以不同的層次和聲量,發表了類似的見解

 與此同時,多國部隊空力量仍繼續對伊軍的炮兵、裝甲部隊、化學武器庫、飛機掩體等軍事目標實施大規模轟炸,給伊軍和薩達姆政權施加更大的壓力。

 世界上不是所有國家都站在多國部隊這一邊的,很多國家同樣出於人道主義和世界和平的立場,在積極斡旋海灣戰爭的結束。

 奧地利提出維持海灣和平的6點建議,即:伊斯蘭國家和西方國家之間進行了廣泛的對話,以增進不同宗教之間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見和宿怨;召開東國際會議,解決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矛盾;在東設立類似歐安會的機制;召開東裁軍會議;在世界范圍內限制武器出口。

 以上的一些建議確實會富有建設性,但是國家之間利益不同,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本身就不易調和,想要在東設立統一的歐安會型機制,本身也缺乏合作基礎。再一個就是要求限制武器出口,對於奧地利這樣的國家不算什麽,但是對於美蘇英法等國那就是很大的問題了,自然不可能獲得世界大國的背書。

 同日,蘇聯為結束海灣戰爭又提出了4點建議:為迅速實現和平,伊拉克不加任何先決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2蘇聯支持保持伊拉克的國家結構和邊界;3蘇聯反對針對伊拉克的所有製裁,包括針對薩達姆o侯賽因本人的任何懲罰性行為;4所有其他問題——包括巴勒斯坦問題——將通過談判解決

 對此,美國做出了反應,雖然這些條件與美國的本意相去甚遠,但蘇聯的面不能不給,所以其態度也出現少許松動,對伊拉克撤軍提出6個條件:伊軍在4天之內撤出科威特;2伊拉克放棄入侵科威特時帶進科境內的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B要求伊拉克立即釋放多國部隊戰俘,包括釋放伊拉克入侵科時扣押的26多名科威特士兵;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內埋設的地雷位置;4要求伊拉克公布其在科境內埋設的地雷位置;要求伊拉克接受聯合國為解決海灣危機通過的2個決議,而不僅僅是要求伊拉克執行撤回到戰前位置的第60號決議。此外,美英一致主張戰後對伊拉克實行武器禁運是必要的,並對伊拉克今後石油資源的開采實行國際監督。

 這些條件,除了無條件撤軍,其他對於伊拉克也是基本難以接受的,什麽放棄大量武器,武器禁運、油氣開采被卡脖,要是答應了這些條件,薩達姆政權也就完了。

 鑒於美國政府的強硬態度,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緊急乘坐紅眼航班飛抵莫斯科與戈爾巴喬夫舉行了一次兩小時的會晤,雙方達成有關撤軍的B點協議:伊完全和無條件地從科撤軍;2停火後第二天開始從科撤軍;B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撤軍;4在伊從科撤出2-軍隊以後,國際社會停止對伊拉克的製裁;撤軍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有關伊拉克的各項決議失效;6停火後,雙方立即釋放戰俘;在聯合國的主持下,由安理會委托非參戰國監督撤軍;B雙方繼續商定有關撤軍的細節問題。

 蘇聯與伊拉克的這B點協議平心而論已經是比較合理的停戰出路了,雖然一些細節上還存在修訂的空間,但難以接受的東西已經基本上被刨除了。

 但是這樣的協議卻使美國陷入了尷尬境地。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地面進攻部署業已就緒,發起進攻的日期已定在數日後。如果接受了這份協議,沙漠風暴發起的空襲就失去了意義,數十萬準備好的地面部隊立刻無用化了,只能打道回府,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和政治資源,卻無法得到所需的勝利以及聲望,局面難以收拾。接受這一協議毫無疑問意味著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失敗,甚至齊一鳴本身也是無法接受pLA在這個時候退出的。

 然而,蘇伊八點協議是海灣危機以來伊拉克所提出與美國要求最接近的協議,美國又不能置之不理。老布什緊急召集內閣和智囊進行討論後,冒險拋出了一項包含7點內容的最後通牒:伊拉克必須在三天后午2時(美東時間)開始撤軍,一周內完成。任何拖延即被視為未達到聯合國安理會第60號決議關於伊立即撤出科威特的要求。2在開始撤軍的48小時內,伊必須將其軍隊全部撤出科威特城,讓科合法政府立即返回。伊必須撤出其在科沙、科伊邊境包括布比延島、沃爾拜島,以及科威特魯拉油田的所有防禦力量。B在7周內伊軍必須按第60號決議回到去年B月l日以前位置。4伊必須與國際紅十字會合作,釋放所有戰俘及第三國僑民,並在撤軍開始後48小時完成。伊必須移走所有爆炸物,包括布設在科威特油井的爆炸物,並提供其在地面、海上所有雷區的資料。6伊必須停止使用防空炮火以及在伊、科上空的所有飛機活動。伊必須停止一切針對科公民和財產的破壞性行動,釋放所有被關押的科威特人。

 對此,蘇伊又立即提出了一個6點協議,算是對美國條件的一番討價還價,不管是伊拉克還是蘇聯都多少有些天真地認為,美國提出的條件是真誠的,戰爭可能馬上就會停止。其內容是:伊拉克同意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60號決議,立即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出全部軍隊,回到193年B月l日前的狀況;2陸、海、空全部軍事行動停止並在停火後的第2天開始撤軍;B撤軍將在2l天內完成,從科威特撤退將在規定期限的頭4天內完成;4從科威特撤軍後,聯合國安理會所通過決議的基礎已不存在,因此,這些決議將停止執行;停止軍事行動和實現停火後-天內立即釋放遣返全部戰俘;6停火和撤軍將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由觀察員或維持和平部隊執行。

 本質上這些內容與美國的通牒內容大致相同,不過在細節上更富有操作性,因為美國通牒在時間上過於緊張。但是,美國政府實際缺乏誠意,對於這樣的新協議無意接受,仍舊堅持之前提出的通牒內容。

 事實上,美國的最後通牒雖然比蘇伊最後一版的條協議嚴苛了一些,但只要伊拉克接受,具體實施出現了一丁點延誤,並不會被抓住痛腳,因為美軍如果這麽做了,會對於其形象大為損害。美國政府根本未做好伊拉克接受最後通牒的準備,一切的行動實際僅為迎合國際社會的一種姿態,目的卻在於讓薩達姆不能接受而最終走向戰爭。

 最終不知出於怎樣的想法,薩達姆忽略了美國的通牒,在美國人的擔心受怕,最後通牒的日期到來了,沙漠軍刀行動正式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