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警大中華1985》二十九 客串商貿談判
  在第二天,齊一鳴沒有繼續跟格魯門方面的人討論有關購買F-14的問題,昨天講的內容已經太多了,恐怕不管是格魯門公司,還是美國政府和軍方,都需要花一段時間把這件事情理清。

  趁這個機會,齊一鳴又出席參加了中美雙方有關經貿合作方面的意向性的會議。

  齊一鳴本身就是工商業界人士,實際上這些內容才是他的本行。雖然代表中方主要發言的商業部的人士,但這位商業部的官員手裡拿的念稿,是體改委和商業部根據《齊指》的最高思想擬定的。而且這些懂事的官兒們還在弄完之後特地呈交齊一鳴同志進行斧正指導。

  齊一鳴可不管這些人是真心還是假意,一本正經地就一些問題進行了逐條批示,並且向商業部的人解釋了為什麽要這樣做。商業部的人拿著這份“批改的作業”,頗為不服氣地跑到終南海去找平老,結果平老看完笑道:“小齊同志搞得很不錯嘛,他的眼光還是很正確的,路子走得也很穩當,我看你們商業部要多跟小齊同志學習啊。”

  也不是平太宗誇獎齊一鳴,就齊一鳴的業務水平,就算後世真的扔進中央部委裡當一個小官兒,打點一下對外經濟、對內結構調整一類的東西他都真能勝任,何況把他放在三十年前這個仍舊有各種不完善制度存在的地方呢。

  話說要是齊一鳴穿越的時候沒有帶著紅警基地車,八成這本小說就要變成官場小說了。

  齊一鳴給自己這次跟美國人開經貿交流會議的定位是很明確的——要好處。中央已經采納了齊一鳴的意見,把整個發展的步子邁大,全國范圍內搞經濟開放,當然仍舊是以幾個區位條件比較好的特區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格外需要外資的引入。

  事實證明雖然在八十年代中國對於外資的利用效率相當的低,但九十年代蓬勃發展之後,到了後世中國幾乎是對外資利用最為有效的國家。這還可以從引入外資後,中國得到了什麽作為評價的標準。大量的外資企業落戶中國,第一就是為中國培養了數百萬上千萬的熟練工人,而這批工人雖然普遍平均水準遠低於西方國家,但是匯聚在一起形成的這種集群效應最終強烈地吸引著一批一批的外資不斷地堵在中國,靠著這個優勢牟利。

  其次,大量的外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為充實中國市場起到了巨大作用。在物資緊缺的年代,人們其實有些錢,但是花不掉,於是就出現了倒爺之類的行為,走後門等情況大行其道,賣方市場和渠道(關系)為王破壞了市場的秩序,最終大量的外資企業在發展後,很快緩解了中國物資緊缺的局面。

  齊一鳴帶著微笑坐在旁邊,商業部的那位官員幾乎說幾句都要轉頭看看這位大爺,問問自己說得對不對,領導有沒有需要指示的。到最後連美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有人直接就跳過這位面紅耳赤的商業部官員,問坐在旁邊的齊一鳴。

  “本次會晤,我們本著開誠布公和友好互利地原則,最主要的需求是把雙方在今後一個時期內如何拓展經貿領域的合作擺明出來。諸位已經看到了,我國自年初開始已經下決心全面開展高水平和高效率的改革開放,我們歡迎美國的企業和資金進入到我們國內,我們會以多種形式的優惠政策幫助美國企業到我們國家開拓發展的。”

  美國商務部官員敏銳地提出:“這麽說貴國是打算全面開放國外資本進入到中國了?”

  齊一鳴點頭又搖頭,

道:“有這麽幾點,第一,我們讚許以FDI的模式對我國一些項目進行投資建設,不過我們同樣還提倡合資企業的模式,比如我們國內相當一批國有製企業面臨經營不善並行將就木,我希望有著高水平管理模式和經驗,過硬的產品的一些美國企業能夠進入到中國,以或合資合作或收購地模式,將這批企業擁有的企業資源利用起來,這些國有公司大都有著數量龐大而忠實的技術工人,有著良好的政府和公眾關系,可以成為外資的重要資源。哦,我們對於合資企業的政策扶植要更大一些,這裡特別說明。  第二,金融管制不可能放開的,不過人民幣將放開1:4這樣可笑的匯率,我們會實行一籃子浮動匯率政策,至於各貨幣的權重問題,尚在討論之中,不過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元一定會很大就是。為了避免國內被熱錢席卷,所以對於金融的管制我們會比較謹慎地處理。

  第三,貨品的直接貿易我們會分門別類處理,我國較為弱勢的農業,我們仍舊會對進口農產品課以比較高的關稅,但對於普通產品,我們承諾會逐步以關貿總協定的水平慢慢降低,以至於達到公平公正又合理的關稅水平。最終目標是加入到關貿總協定之中,盡可能地與世界經濟接軌。”

  齊一鳴講了三點,而且幾乎都是有料的乾貨,聽得美國商務部的這些官員興奮地握筆的手都有些發抖起來。他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十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已經開始向他們招手了。而且政治頭腦明白的人看到了,中國保守派的政府已經開始了更大幅度地轉向,似乎在一夜之間這個共產國家脫掉了自己的紅色鬥篷,居然搞起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其中透露出來的信號,已經值得不少學者大肆研究了。

  齊一鳴再度表示道:“如我之前所說,本次會晤是意向性地進行交流,也是希望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能夠得到在市場經濟方面有著不少經驗的美國朋友的幫助。”

  美國商務部部長立馬表態:“對於中國建立自己的市場經濟,加入到自由市場的大家庭來,我國願意不遺余力地進行支持和幫助,商務部會進一步向國會提議,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一筆援建資金或者貸款。同時如果中國踐行了自己的承諾,我們一定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進行呼籲和運作,向中國投入更大量的資金援助和貸款。”

  說白了齊一鳴做的事情就是靠忽悠來賺錢,他就是把後世的幾個既成事實擺一擺,美國人這會兒就開心地要搖尾巴了,當然相信美國人是實誠人那也是白癡。不過無論如何,能多敲出一筆錢來,對於中國未來的經濟建設都是很有幫助的。

  旁邊中國商業部的官員們不得不對齊一鳴心懷敬意和羨慕,其實他們要說的內容差不多,但是齊一鳴開口一說,美國人臉色都會變,而且開口就是給錢送好處,這做人的差距果然不要太大。

  這其實也跟談判學上的技巧有關系,一開始商業部的官員表現平平,而且還磕磕巴巴,一些關鍵內容根本點不到重點上,這跟他是老派的官員有關系,很多內容可能他自己都不怎麽懂或者根本不滿意。然後他又不斷地把目光投向齊一鳴,仿佛在請示什麽。美國方面的人看到了,自然明白齊一鳴的地位,立即在腦中就會產生一種齊一鳴是主事者,他說的話是有地位和有參考價值的。

  所以當齊一鳴簡短而正中要害的發言出口後,就像是寫文章講究先抑後揚一樣,對於美國人的振奮確實是不小的。

  這些要點性但實際上沒有約束效力的事務講完,齊一鳴的最主要任務也差不多完成。他又讓自己的直屬商業人才周予同取出了一份長達三百多頁的報告,其內容是對天朝內地各主要行業的介紹和評估。

  這個東西也是齊一鳴糾結了大量的專業人才,獲得官方幫助後完成的一份“鴻篇巨著”。美國人拿到這東西之後簡直就是一臉難以置信地模樣。說白了,這一份報告書就是天朝官方版的外資投資和產業轉移的宣傳冊以及介紹書。

  比如報告中對於天朝的各行業的人力成本進行了大量的羅列,甚至還有不同地區的翔實數據。另外中國的各種生產資料的價格等成本因素也全部放入其中。還有不同地域發展經濟的區位條件也介紹得一清二楚。另外中國的優勢產業,政府推薦和扶植產業,相關可能出台的政策,都寫得明明白白。

  這本報告書其實換個名字更好——到中國投資你需要知道的N件事。

  對美國而言,最驚喜的內容莫過於作為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中國本身各種經濟數據和重要內容美國也是一頭霧水。現在可不是資訊發達的年代,CIA再有本事,也分不清到底是甘肅的紡織工工資高還是山東的紡織工工資高。更不會清楚天朝準備打造哪些重要交通線以促進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還不會知道被捂得嚴嚴實實的中國所謂先進產業的發展情況。

  這份報告,基本上就能讓美國更加了解中國經濟的現狀,如何不珍若重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