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警大中華1985》五百六十二 居中的俄羅斯
ps:親,每天進吧記得簽到,看帖要回帖,還能加經驗呢。做人得有節操哦,思密達~
☆:簽到是人氣、榮譽的比拚,讓我們的簽到見證一份堅持吧!!!

《紅警大中華1985》正式上架,請大家多到創世投月票,支持白面黑廝。
創世傳送門:-m-470.html
創世目錄傳送門:[url]-m.html [/url]

PS:記得堅持‘簽到’哦,加經驗的時候,還能給紅警大中華1985吧一個好排名。
現階段美國對中國的遏製,主要體現在影響力的競爭上,而不是類似美蘇冷戰時期的那種直接的對抗。這種競爭是沒有硝煙的,有時也會被形容為良性的,但實際上同樣是看不見的血雨腥風、刀光劍影。

  美國在亞太地區輸了中國一手,但美國並不甘心,仍舊不斷地在這一帶落子,而且其他美國佔據絕對優勢的地域,他們也絕不想放棄,或者犯下類似被中國經略東亞,最終把美國拒之門外的錯誤。

  例如在南美,美國就著力排擠中國進入這一地區,不管是政治影響力還是經濟影響力,而對秘魯的打擊,顯然就是確保拉美出現一個能被中國撬動的支點,從而形成太平洋兩岸的相互呼應局面。

  而在歐洲,美國更是竭力地阻止中國影響力全面深入,中國已經有了東歐三國這樣的“友好國家”,而且其社會主義的性質仍未發生變化,美國必須確保這三個在歐洲的國家還是孤立的狀態,避免他們作為中國的觸手,作為影響歐洲的幫凶。美國的主要盟友集群就是集中在歐洲,北約也是美國領導世界的重要武力基礎,擴展北約的勢力,不斷增強北約的實際作戰能力,是美國應對中國的重要手段。

  另一位面中北約東擴的行動是拖了幾年之後才慢慢展開的,一方面美國也不想太過刺激俄羅斯,而是一步一步地慢慢來,最終逼到俄羅斯門口,才導致了俄羅斯的反彈。可本位面中,俄羅斯已經被中國肢解,雖然歐洲部分的俄羅斯仍舊是人口近億,面積幾百外平方公裡的大國,但因內戰、中國打劫等因素,俄羅斯現在極度虛弱,而且就算再度發達,也絕不可能像是昔日蘇聯一樣給美國巨大的威脅了。新時期美國的主要假想敵是昔日的盟友中國人。
沒有了俄羅斯作為顧忌,甚至俄羅斯本身都成了拉攏的對象,美國在北約東擴這個問題上表現得更加活躍和激進了。第一批美國希冀拉入北約的國家為,波蘭、匈牙利以及波羅的海三國。

  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三國美國基本沒有報太大的想法,這三個國家還都算是紅色國家,意識形態上就跟北約內部不同,所謂圈子不同不要硬融,就算這三個國家想要進來,美國和其他西歐北約國家也大概不能同意。連帶著被夾在中間的保加利亞雖然完成了自身的民主化,但是存在感相對稀薄,而且還要考慮身旁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的感受,也不太可能隨隨便便加入北約。

  一些戰略分析人士將親華的東歐三國稱為“巴爾乾的破洞”,意思就是美國北約戰略上一個難以彌補而且還挺致命的問題。巴爾乾一直都是歐洲的腹心戰略位置,向來歐洲人喜歡說,巴爾乾和平了歐洲就和平了,巴爾乾亂了歐洲就亂了,事實也確實如此。

  悲觀而極端地看,一旦中美衝突起來,東歐三國是站在中國一邊的,那麽北約國家就會有大麻煩,從巴爾乾出兵,可以在歐洲平原上長驅直入,從南斯拉夫起航的戰艦,也會對地中海的海權提出挑戰。巴爾乾不平,大半個西歐地區都處於兵鋒之下,這絕對不是北約國家希望看到的事情。

  所以,北約內部希望能夠用民主自由這些洗腦概念,和平演變這幾個國家,徹底推翻CP的統治,使得他們能夠實現民主化,也同樣是無害化,使得北約沒有腹心之憂,能夠更好地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在東歐的最東端,剛剛安定下來的俄羅斯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中國的扶植和肯定下,普京成功當選了俄羅斯總統,並開始了對俄羅斯的戰後重建恢復工作。內戰過後的俄羅斯雖然不至於一片焦土,但是加上中國近乎無恥地掠奪,俄羅斯這艘破船也起不出幾兩釘了。

  靠著中國對俄羅斯大舉的物資支援,俄羅斯這才慢慢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普京重整國家的決心很大,他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支持,幫助俄羅斯的大量企業恢復生產,並開始有序地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向市民提供商品,恢復市場上的秩序。

  另一位面中,俄羅斯在21世紀後情況略微好轉,甚至2014年左右再度跟美國和西方國家硬杠上了。但實際上,俄羅斯能夠重新站起來,完全是依靠著她資源豐富的國土。而俄羅斯的資源實際上主要貯存在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而現在這兩個地區已經從俄羅斯獨立出來,俄羅斯就算是想要坐在豐富的礦產上富裕起來,也是很難。

  不過這對於俄羅斯來說,也不算特別壞的事情。國際經濟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資源陷阱”,在這個時代尚不算特別為人耳熟能詳,其主要意思就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往往能夠通過出賣自己的資源而獲得大額利潤,從而忽略了通過技術進步和產業革新等其他更健康方式增長經濟的門路,最終這個國家通過挖礦越挖越富,但經濟實力卻沒有根本改善,直到有一天資源枯竭就倒了霉。

  沒有了西伯利亞和遠東的俄羅斯已經失去了坐在礦山上數鈔票的能力了,普京上台之後,存在著巨大的壓力,經濟上得難題並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俄羅斯有近億的人口,讓他們都能夠工作養家,真的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中國方面雖然為普京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援和方案,但是普京對於中國人並不是完全信任,畢竟俄羅斯變成今日這個樣子,他們也算是出了不少力。而且普京也清楚,一旦俄羅斯完全按照中國設計的路線走下去,那麽俄羅斯很可能之後變成類似中亞國家、北亞兩國一樣,成為中國龐大經濟鏈條上的一環,在經濟上無可分割,從而最終變成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便名義上還是不同國家。

  有著民族主義情懷的普京絕不願意看到昔日強大的俄羅斯民族成為中華民族的附庸,所以他只能頂著壓力,帶著俄羅斯繼續前行,尋找任何能夠求生自強的法門。

  其實,普京采用的措施,高度類似另一位面中國快速崛起的方法,俄羅斯經濟部門頒布了一系列十分優惠的招商引資措施,招引外資,尤其是西歐國家的外資,進入俄羅斯設廠開發。

  經歷了一場戰爭和一次被掠奪,俄羅斯的經濟瀕臨崩潰,人們急需要找到工作,所以俄羅斯人的工資水平比戰前要低很多,雖然到不了中國那麽低的層次,但是因為盧布貶值的關系,對於很多歐洲國家有不小的吸引力。而且俄羅斯和歐洲還有地理近便的優勢,歐洲人也覺得俄羅斯的工業水平還是不錯的。

  另一方面,在中國人的幫助下,普京又恢復了一批國營企業的生產能力,中國人搶掠俄羅斯的工業設備,搶的大部分都是有點價值的,而那些比較老舊,形製很不統一的,還是給俄羅斯留下了一批。雖然這些東西不怎麽值錢了,但是俄羅斯人還是憑借他們重新辦起了工廠,特別是一些汽車工廠甚至航空工廠,俄羅斯企業失去了獨立製造一整套產品的能力,他們便為西方的大公司提供分包生產和零件加工,隻做生產線上的一環,同樣風險小而且見效快。

  另一方面,普京冒著風險放開了俄羅斯大部分的政府調控性的政策,打算以自由主義指導俄羅斯的經濟建設,以純市場來調控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實際上純自由市場經濟也並不是最佳, 但是普京也沒有能力實現那個精打細算,更不願意直接用中國人提供的方案計劃來做。所以讓市場自己來調節,並選擇性地跟西方與中國一同經營合作,從而使得俄羅斯能夠快速恢復經濟水平。

  通過自由市場的調節,俄羅斯可以很快地形成一批優勢的產業,並穩定住自己的經濟形勢,雖然這樣俄羅斯沒法再度複原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了,但是這卻是能讓俄羅斯再度強大,並迅速恢復元氣的方法。

  這種經濟上的平衡政策,也延伸到了俄羅斯的政治上。中國軍隊已經陸續從俄羅斯境內撤離,退往西伯利亞或者哈薩克斯坦,在時間表上到年底,最後一個單位的中國軍隊將從俄羅斯完成撤出,懸在普京頭上的一把刀也將會最終消失。

  中國仍舊在俄羅斯具有一定影響力,但是絕不會像當初扶植普京上台時那樣霸氣了。而頗具戰略眼光的普京也能看出,中國和西方的爭奪必然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愈來愈明顯,俄羅斯不能選邊站隊,但是可以兩邊討好,從而借助兩家的力量重拾自己的大國地位。

  這樣的戰略多少類似於當初中國在美蘇之間的左右搖擺平衡戰略,普京再拿來使用,也算是頗為應景。普京無法預料中美是否會爆發一場戰爭,但是普京知道俄羅斯不能夠參與到戰爭中的任何一方,那樣會給已經孱弱的俄羅斯以滅頂之災。所以,俄羅斯的策略就是堅決地當一個中立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