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物流帝L雲》第59章 MBO
蘇東是一個低調的人,為了兒子,更是將所有的名利都拋之九霄雲外,利用隱藏在背後的基金公司,為利星左擋右拆。【首發】

 有了蘇東在背後撐腰,利星更如同脫韁的野馬,將它的規模迅速擴張起來。員工們對於利星一下變得現金流充沛,以及董事會的出手大方感到有些意外。連續在海外收購多家貨運公司,讓蘇哲擁有了尤裡烏斯凱撒的風范。

 I-e,I-see,I-quer。

 每當總部會議時,再也不是統一的黃色人種,出現了更多歐洲與東南亞籍的面孔。每當看見自己的老板指揮著一幫歐洲人乾這乾那,員工們心裡就一陣舒爽。

 兒子舒爽了,老子更爽。

 蘇東幾年前就布局準備對中原動手,之後反覆尋找其漏洞,終於打進了高管內部。蓄勢待發,等待機會的他,終於碰到了中原釜山財務經理貪汙事件,開始著手對中原的最後金融打擊。

 由於中原釜山分公司財務經理貪汙款項數目巨大,引起了交通部的高度重視,責令中原進行內部整改,中原董事長何慶魁下台,新任董事長由海事局副局長擔任。交通部同時要求中願限期內出具自查報告,關於對公司高管非法侵佔公司資產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交通部部長親自到中原進行審計把關,看到中原這家航運公司的多個項目虧損,氣得跳腳,指著中原高管說,必須要剝離不良資產,旗下與主營業務無關的企業,該打包打包,該出售出售。

 一努之下,交通部部長告知中原董事會,說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今年撥給各大央企的財政預算,是去年的二分之一,其余的,要靠各大央企自己解決。

 新任董事長,新官上任三把火,積極響應號召,準備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準備將旗下六家企業進行改製。

 這就意味著外資和民企能夠有機會接手這些公司。

 在北京順義區一家不起眼的火鍋店,鮑浩正與唐克強皺眉討論著這突來的變故。

 “唐叔,你們中原釜山這件事情一出,給我們很大的壓力。”鮑浩對著滿桌子的涮菜,卻沒有胃口動一下,“現在,你們新上任的董事長看起來是油鹽不進,我們整體的計劃都被打亂了。”

 唐克強苦著臉道,“小鮑,你就別為難你唐叔了。你唐叔在這次風暴中,差點被拉下來。我說,你們反正不是要利用中原股價下跌,逐個收購其子公司,讓你唐叔為你們鋪路嗎?現在機會來了啊。”

 鮑浩擺弄著筷子,語氣中有些為難,“唐叔,這確實有點打亂我們的部署和節奏了。現在,資金原定於三個月後到位,現在很多應收款都沒有收回,集團一下子拿不出這麽多錢……”

 唐克強面露憂慮,“小鮑,這可怎麽辦?以前,領導班子還未大清洗的時候,我可以把改製的時間往後面拖一拖,等你們資金到位了,再進行。可是現在不行了,現在新任董事長準備讓這六家子公司一起打包出售,所有股東都有機會收購。你們要是沒錢,這些資產,可是要被別人拿去了。”

 “唐叔,這次我正是為這件事而來的。父親遠在英國處理海外事務,暫時不能回來,我帶來了他的方案。”鮑浩頭湊上來,“也許,能夠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唐克強眼神亮了起來。

 在中原進行風風火火改革時,對於旗下資產待售的六家子公司,中原提出了新的方案,管理者收購方案。即目標公司的管理者與經理層利用所融資本對公司股份的購買,以實現對公司所有權結構、控制權結構和資產結構的改變,實現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經營者合一的身份主導重組公司,進而獲得產權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行為。

 通俗的說,就是中原的高管團隊甚至中層基層員工,集體出資,收購待售的子公司。

 本來,賣給別人,現在賣給自己人。

 肥水不流外人田。

 中原在告中小股東書中提到,管理者收購公司曾經在西方發達國家風靡一時,在西方發起的動因主要是解決經理人代理成本等問題,意在解決公司的所有者結構、控制權結構及企業的資產結構。

 對於管理者收購方案,中原列出了諸多優勢和好處,一、避開了相關法律對諸多問題特別是股票來源的限制,使持股方案能順利實施;二、管理層和其他員工自己出資認購公司股份,既能保證激勵,又能保證約束;三、轉讓的法人股,相對成本較低;四、以協議方式進行轉讓,價格高於公司每股淨資產,容易獲得國資管理部門的許可。

 中原宣布這一方案後,各大媒體開始發聲,認為管理層收購成功,將會使得管理層與股東利益更為趨同,更加有利公司發展。

 在各大主流媒體轉載這則消息後的24小時,蘇東的基金公司內,召開了緊急會議。

 “爸,如果中原推行管理層收購,我們也沒辦法。”蘇哲雙手一攤,“這樣,反正鮑家拿不到那些子公司,我們也拿不到,雙方扯平了。”

 站在一旁的安民基金副總經理錢剛插話道,“我說蘇少,這事情可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

 “哦?”

 錢剛看了看蘇東,得到他的授意後,繼續說道,“我們做了一些調查,據說鮑家這次在英國投資的天然氣項目遇到了些阻礙,導致一些資金未及時回收,因此他們才想出來這個方案。你想想看,蘇少,講起來是中原全體員工持有,實際上大頭還是歸那些高管控制。這次準備收購子公司高管名單之一唐克強,跟鮑同安是發小,他控制公司,實際上也就是等於替鮑家多看幾天,等到鮑家資金回籠,再以戰略投資的名義將股權轉讓給鮑家。”

 錢剛這一分析,讓蘇哲明白了,管理者收購,是鮑家的一個緩兵之計。

 “那怎麽辦?”蘇哲發問道。

 在一旁沉默多時的蘇東開口道,“阿哲,這件事情,有些棘手。如果唐克強等人將那些子公司收購回去,我們的目標就落了空。尤其是中散……”

 蘇東告訴自己的兒子,他做空中原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收購這家散貨運輸公司。這家擁有大型散裝船舶17艘,同時日常租入船舶50余艘的航運企業,因為連年虧損經營不善,被迫掛牌出售。

 蘇哲知道,自己的父親布局了多年,就是為了能夠拿下這家公司,雖然他現在不知道父親將會拿這家公司做何等的布局打算。

 看著自己父親臉上愁雲密布,還有鬢角生出的白絲,蘇哲有些動容,他上前一步主動說道,“爸,現在主流媒體一致對中原實行叫好,明顯在背後與中原通了氣,我們現在,必須要扭轉媒體輿論的聲音,阻止的發生。”

 “蘇少,這件事,談何容易啊?”錢剛有些愁眉苦臉,“中原和央視還有那些地方衛視,都是國資委系統下的,他們之間關系盤根錯節。我們就算有關系,想要在這些媒體上發些聲音,也實在是難度有些大。”錢剛點出了困難所在。

 “如果我們換個方式呢?”蘇哲看著錢剛,“主流媒體不行,我們可以運用網絡媒體的力量。”

 “還是沒這麽簡單。”錢剛回答道。

 “是的,還缺一個領袖代表發聲。”蘇哲接口道,“現在,就算主流媒體一致發聲,大家也多半帶著懷疑和猜忌。需要一個草根代表,講出事實,引起大家的共鳴。”

 想到找葛丹平,還是源於蘇哲上次在香港大學演講時產生的靈感。葛丹平,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著有多本暢銷書,喜歡對經濟和時事發表評論,評論觀點多半尖銳。

 蘇哲知道,葛丹平的犀利觀點,相對於國內某些只是一味唱高調,閉著眼睛說瞎話的“專家們”來說,多了一份直率,在網民中具有很高的人氣。

 如果他能夠將的弊處進行剖析,那麽相信能夠造起一波輿論,也許可以引起相關當局的重視。

 蘇哲即刻飛赴香港。

 在香港大學李嘉誠樓二層的辦公室內,蘇哲見到了葛丹平。盡管四十歲有余,葛丹平看上去十分年輕,看來是經常鍛煉的結果。蘇哲將自己對於的看法告訴了葛丹平,希望他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喚醒國內主流媒體對於的錯誤認知。

 在聽蘇哲講述的過程中,葛丹平銳利的目光始終在打量著他。

 “葛先生,您覺得怎麽樣?“對於葛丹平這樣敢於剖析謎團尋求真理的香港大學教授,蘇哲是十分尊敬的。

 “蘇哲先生,對於的弊處,我是有所了解……就算你不說,我也會整理在博客和我最新的書中內容有涉及……但是,最近,我是不會行動的。”葛丹平整理著桌上的教案。

 蘇哲心裡一沉,既然葛丹平也明白的弊處,為何不願早些發布自己的觀點?是對方日程排不過來,還是說……被中原收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