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明朝當朱標》第七十六章 河海並行
  “殿下說的是海運?”

  “正是,運河有些河段水十分淺,大漕船逆流而上時,需要養著數萬的民夫漕工拉纖,人力漕船行船緩慢。”

  大運河促進南北交通,給北方提供了大量的糧食物資,但在運河還在修築的過程中,漕糧運輸還是要經過陸路中轉,耗費巨大,效率極低。

  元開鑿大運河,是忽必烈任用郭守敬主持修築運河,疏浚廢棄淤積的運河古道,開挖新河道修成了南迄杭州,北達大都,全長三千余裡的大運河。

  “李丞相,你們可知,北邊已經傳來捷報,大都很快就會被攻下,江南漕米運到京師,發霉變質常有。”

  “但運河連接南北,孤認為也不能丟棄,可以繼續發展海運輔之。”

  海運的話,北方京師離海並不遠,就可以在杭州、太倉等南方港口把稻米裝上海船,航向海津。在海津下船的糧食,百裡就到達京師。

  工部尚書江幻海上前一步看著朱標,說道:“稟殿下,至元十九年(1282年),開始試行海運,運糧四萬六千余石,由海道入大都。”

  “啟稟太子殿下,元海運漕糧初時從劉家港順長江而下,沿海線北上,入海津。”李善長接過話繼續說道:“當年因要過淺海,水淺灘多,行船緩慢,半年才能完成航程,很是緩慢。”

  朱標看了李善長一眼,似笑非笑著說道:“孤記得,元廷後來因為這個開辟新海線,出長江口,向東而行……之後自浙西至大都,只要十余天,比歷經數月的河運要快捷得多。”

  海運漕糧不僅快捷,而且運糧巨大,安全性較高。

  河運,運輸慢,容易受洪澇災害影響,但因為要連接南北經濟,朱標決定河運也不可少。

  “殿下說的有理。”汪廣洋和工部尚書江幻海說道。

  李善長對元廷實施過海運的事情也知道,既然工部尚書和汪廣洋宋濂都讚成,他也點頭。

  “既然各位都同意,那孤就決定……”朱標說到一半被宋濂製止打斷。

  “殿下,上次都察院禦史認為海運危險,不可控制,認為不可行。”宋濂搖頭晃頭道。

  朱標站起來喝到:“宋先生你這什麽意思,今日就你們幾個朝中大臣來商議。

  有危險,孤的江南江北水師是吃乾飯的嗎,啊?何況孤也沒有停止河運,誰覺的河運和海運並行有問題?盡管來奏,孤要看看都有誰!”

  對河道官來說,運河讓他們升官撈銀子,這些朱標都知道。

  繼續實行河運,還有個原因是因為運河漕運養活了數以萬計的漕兵,帶動了運河兩岸經濟的發展。

  靠河吃飯的人不計其數。如果河運蕭條,不知會砸了多少人的飯碗,給社會帶來多大的不穩定因素。

  朱標絕對不會向歷史上那樣放棄海運,只有海運並行是最好的方式。

  儒家不斷強調以農為本,人民要好好種地,排斥商業,一群文官對海運並不熱衷。

  “李丞相,江尚書,你們大可放心,孤已經讓楊憲去督理河漕,船廠也在建造。

  等北伐大勝之時,就是海河並行之時,著力發展江南以北的地方。”

  汪廣洋抬起頭,說道:“太子殿下說的在理,臣讚成。”

  “臣附議。”工部尚書江幻海說道。

  朱標看了他們一眼,揮了揮手,說道:“行了,你們都下去吧,宋先生留下。”

  幾人離開,汪廣洋對李善長拱了拱手,

說道:“李丞相,我就先回去了。”  工部尚書也笑道:“我得等一會兒。”

  李善長點頭,二人離去。

  今天的事,李善長是有些不大願意的,他在朝中也是淮西的領頭功臣,怎麽太子執政,自己越來越沒有用處。

  海河並行,那些底下的官員還不知道怎麽會議論。

  北伐大勝,即將歸來,倒時自己可以和陛下好好說說。

  ……

  朱標看著宋濂說道:“高啟告訴孤,說宋先生要請辭?”

  “不是……是老臣想回老家去看看。”宋濂改口道:“所以想跟殿下……知道殿下舍不得,但還是希望殿下能夠允許。”

  按照宋濂的設想,朱標一定會再三請求他留下來,不會讓他回去,畢竟科技院離不開他。

  “可以,孤準了。”朱標十分痛快:“去吧,如果一年不夠就兩年。”

  宋濂猛的抬頭,殿下怎麽這麽痛快,便道:“陛下那裡?”

  “父皇哪裡我會去說的,科技院高啟在,等劉中丞回來不影響的,孤允許。”

  “殿下,那老臣要不要和皇后娘娘……”

  “不用,母后那裡孤幫宋先生說,您年紀大了,歇歇。”

  事情完全沒有按宋濂想的那樣來,他以為朱標會留他,會不斷的挽留,怎麽就答應的這麽痛快。

  朱標笑容滿面的把宋濂送出大殿,說他想歇多久就歇多久。

  回過頭,工部尚書江幻海恭敬上前:“太子殿下。”

  “進來。”朱標說道。

  “是。太子殿下。”

  工部尚書江幻海立即跟著進了大殿。

  “孤那神機堂的基礎準備已經完善,江尚書你那裡呢?”

  “明日殿下可以查驗。”江幻海說道。

  掌管明朝的軍器製造業的具體機構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轄的軍器局和內府管轄的兵杖局。

  軍器製造的倉庫,戊字庫和廣積庫也是工部管轄的。

  戊子庫儲藏的是弓箭盔甲等物品,廣積庫儲藏的是硫磺、硝石等物品。

  軍器和鞍轡(後改名為盔甲廠)二個局。軍器製造和軍器相關資源的管理都是軍器製造局的職責所在。

  明初的火銃是由各個衛所製造,包括袁州衛軍器局造和風陽行府造。

  不過朱標和老朱改了衛所製後,設軍器局和兵杖局,他的神機堂說白了就是研究新的,在進行驗收。

  其實科學技術只需要一點點升級就夠用,最重要的是人和思想。

  老朱是開國皇帝,他自己又是開國太子,發展科技,儒家誰敢阻攔。

  到時候不斷發展,科技人才越來越多,思想也隨之改變,加上祖訓,沒有問題。

  祖訓?開國定下的國策和思想就是祖訓,後世子孫幾乎不可能在去改。

  文臣想摳字眼,完全可以培養新的文官班子,天下想考狀元的多的是。

  “江尚書。”

  “太子殿下,臣在。”

  “孤的神機堂裡可以撥去些熟悉火銃和製造的人才送到工部的軍器局去支援,在之前的火銃的基礎上製造。到時候,這些東西孤的神機堂那些科技官會來驗收。”

  “是,殿下。”

  “明日孤會親自瞧瞧,另外火銃用生鐵容易爆膛,也很重,材料不過關,精度也不行,材料方面要記住。”

  工部尚書點頭離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