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第142章 國防力量
2022年一月一日,新的一年元旦,

這天,陸晨來到了工作室,讓零匯報了一下前幾天,太空工廠的冶煉成功,

“先生,經過兩天的冶煉,我們已經將五顆小行星成功冶煉完畢,

總共收獲純鐵500萬噸,還有25萬噸的純度超過99.9999%的黃金,還有21萬噸的鎳,9萬噸的鈷,2萬噸的銅和3萬噸的錳

最重要的是這次還在裡面發現了超過2萬噸的稀土資源,”

“看來這次收獲很大啊,

對了,第5批飛船快下線了吧?”

“是的先生,第5批彗星級飛船將於5號下線,

此次飛船下線20艘飛船,”

“很好,那麽和這次的第二批返回的飛船一起前往火星,在火星那邊的小行星帶裡面尋找有價值的大型小行星,

如果一艘飛船無法拖動的話,就用兩艘飛船拖拽,

然後將這裡的太空工廠擴大,等待下一次小行星冶煉!”

“好的先生,另外有一個好消息要和先生說一下,

在材料模擬的進程中,將原本的鈦合金進行了優化,成功推演出來了全新的鉻鈦合金,擁有著良好的金屬強度和韌性,比方媛小組研究出來的金屬更適合作為戰艦外殼使用,

另外根據測試,這種合金可以抵擋30米口徑的電磁炮射擊,高溫和低溫性能也很好,基本上在太陽系內的星球都可以降落,不會受星球內溫度影響,”

“哦?這麽好!性價比如何?”

“先生,根據兩種金屬的造價對比,鉻鈦合金要比低合金船用合金高20%,製造難度高10%,

所以同比條件下,產量要低一些,”

聽到這裡,陸晨考慮了一下,原本的計劃是將這種低合金用作飛船外殼使用,

但是現在,利用超級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進行推演的鉻鈦合金要比這種超級低合金的性能要好很多,

所以在造價和製造難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蜂鳥級驅逐艦就很適合使用這種鉻鈦合金,

而小行星級飛船可以使用原有的超級低合金,

“零,修改一下蜂鳥級的製造方案,將原有的超級低合金外殼替換成鉻鈦合金!”

“好的先生,已經修改完畢!”

看著已經修改的方案,陸晨覺得不能這樣時長修改方案,

最後決定,以後方案確定之後,就不在更改,但是有新技術出現的話,先作為技術儲備,

“對了,零,製造10台量子超算作為備用超算,用於以後緊急情況使用,還有把拆掉的那個實驗室的超算給補上!”

“好的先生!”

看暫時沒有什麽事情之後,陸晨離開了工作室,

在龍國官方,最新的飛船也正在緊張的設計中,

因為陸晨只是一個人,所以很多東西都是屬於自動化控制,雖然人力減少了,但是相應的對於突發情況的應對就顯得有些死板,

畢竟智慧生物的思維跳躍性要遠遠超過人工智能的,

所以官方的戰艦設計要合理很多,利用了人工智能作為輔助程序,協助艦長和船員操作飛船,

不過星空系列飛船現在已經被作為了貨運飛船使用,

而這次就是為了設計一款用於星際戰爭的戰鬥用飛船,

而軍方根據現有的技術,也直接跳過了普通的巡邏艇級別,直接設計了一款接近護衛艦等級的驅逐艦,

這款驅逐艦被定型為四級驅逐艦,主要以各地的山川湖泊命名,而在往上就是三級護衛艦,主要以鄉鎮命名,然後就是二級巡洋艦,主要以各地城市命名,

最後就是一級戰列艦了,已省級命名,其實在最後,甚至提出了戰星計劃,準備尋找一顆和月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衛星,將其改造成戰鬥堡壘,

不過這個計劃暫時因為技術問題被封存,以待以後啟用,

現在的技術暫時只能完成四級驅逐艦的設計,

在這次的驅逐艦設計中,充分發回了火力不足恐懼症的優勢,將整個驅逐艦武裝到了牙齒,

在報告中,對此次的驅逐艦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四級驅逐艦,總重量10萬噸,配備10發第四代離子發動機,

最大飛行速度550kms

武器配備:20米口徑雙聯激光炮兩座,2米口徑多管近防電磁炮150門,導彈發射井189個,配備常規導彈200發,電漿導彈100發,最新研製東方51型戰略導彈150發,

除此之外,還安裝了實驗型的電磁防護立場,基本上金屬物質攻擊是沒辦法擊中這艘驅逐艦了,只有能量武器才能無視這種防護立場,當然了,離子炮還是可以防禦的,

整艘驅逐艦長度超過兩公裡,寬度超過500米,高度都達到了200米,

驅逐艦乘員有一千人,采用了最新一代的快堆核電站,同時備用能源采用了陸晨的氫燃料電池,萬一主能源出問題,還可以在太陽系內,啟用備用能源以300kms的速度返回藍星,

不過雖然四級驅逐艦要比陸晨的蜂鳥級驅逐艦大很多,但是相應的建造周期長了很多,

即使有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輔助建造,也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艘的建設,

除此之外,戰艦外殼也使用了最新研發的第二代超級低合金船用金屬,

這是基於方媛等人的第一代超級低合金上面研發出來的,

自從有了碳基超算和人工智能之後,各個科研項目研發進度大大提升,

同時對於新一代的量子芯片,也因為有了陸晨的指引,找到了研究方向,正在以陸晨的量子芯片為基礎,研發自己的量子芯片,

除了這些,星空系列飛船也設計了最新的一代星空5號飛船,

據陸晨了解的情況,本來是準備讓星空五號作為戰艦使用的,但是後來聽說因為星空號飛船的結構不達標,再加上本身的定位問題,徹底成為了貨運系列飛船,

而對於戰艦則重新進行布局設計,

再加上現在資源豐富,完全可以開啟兩條生產序列,所以將星空五號飛船重新進行了設計,

而為了保證運輸量,這次的星空五號飛船總長度達到了5公裡,寬度達到了一公裡,高度達到了八百米,

雖然現在星空五號飛船這麽大了,但是相應的從藍星上面起飛就需要更大的能量,

因為體型巨大,在內部安裝了兩座快堆核電站,尾部使用8發四代引擎作為前進動力,

整個星空五號飛船的空重已經突破了6萬噸,

同時載重可以達到15萬噸,

由於使用的離子發動機較多,所以最大的起飛重量達到了24萬噸,

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輔助下,平均4個月完成一艘星空五號的建造,

而為了應對幾年後的危機,這次的新一批戰艦和飛船在首艘試驗艦完成測試之後,都會開啟大批量生產,

而這段時間裡面,加上首艦測試,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交付首批的百艘戰艦,

到時候可能就會面臨有艦無人的尷尬情況,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官方開啟了大規模的招生計劃,準備在今年高考後,開啟一座新的軍事學院,

這座學院被命名為戰艦指揮學院,內部分別開設戰艦指揮學,天文學,戰艦工程學,信息專業等等和宇宙戰艦相關的學科,

當這個消息放出來之後,所有的高三學子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在最後的半年裡面進行衝刺,爭取考入這所大學裡面,

畢竟星辰大海是每個男生畢生的夢想,現在通過讀書就可以實現,那就踐行那句名言,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除了這些布局之外,對於其他的作戰單位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的地面作戰單位,原本的機動部隊進行了全面換裝,

在激光武器小型化成功之後,雖然無法制作成手持的激光槍,但是作為戰甲上面的後背激光炮還是可以的,

在使用了成功小型化的氫燃料電池之後,雖然總體外骨骼裝甲重量達到了一噸,但是作戰能力也大大的提升了,

而為了提升槍械的攻擊威力,原本的圓形彈丸也被換了鋼針,

因為材料的充足,所以這些普通的子彈都換成了子彈型鋼針,多出的重量對於性能提升的外骨骼來說,沒有絲毫影響,

而作為重裝備的坦克,也進了裝甲武器的改裝,

除了實體炮彈之外,安裝了小口徑激光炮,對於打擊堅固目標有著很好的效果,

不過炮兵部隊並沒有進行激光武器的裝備,畢竟炮兵的炮火支援一般都是在遠處進行拋物線攻擊,

但是也配備了很多的電漿炸彈,因為電漿炸彈的特性,導致了沒有辦法進行步炮協同,只能作為洗地使用電漿炸彈,

至於陸軍的空中支援裝備,最新研製的戰35空天戰機可以攜帶超過150噸的彈藥進行支援作戰,

上面還配備了激光炮作為遠程火力支援,其獨有的角度調節器,可以修整五度以內的誤差,準確擊中目標,

在這些基本裝備之外,軍方還在星空五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款綜合補給艦,用來提供登陸部隊的物資補給以及太空火力支援,

讓地面部隊的生存能力大大提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