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的黑科技庇護所》第21章 自動化組裝線和無人機
  8號晚上10點,陸晨來到了加工間,看著納米核心裡面的1620點能量,先是拿出500點能量擴充了整個加工間,面積達到了600平,然後再使用1000點能量製造出納米蟲巢,啟動後放在了加工間中央,隨後3D打印機和多功能平台全部被包裹,然後納米蟲巢不斷地延申,很快佔據了大半的空姐後不再往外擴張,而是向上延申開始形成加工機器,最後,再半個小時之後,一切全部結束,出現在陸晨眼前的是滿滿科幻感的製造見。

  只見眼前一個大型的3D打印機矗立在最邊上,分別有三條流水線體延申出來,根據陸晨得設計,其中一條是能源生產線,及電池生產線,另外兩條分別為零件生產線以及動力設備生產線,這三條產線上面是一些機械臂,而產線邊上是加工設備,三條生產線最後匯聚一處,形成一條生產線,這一條就是組裝生產線,上面各種的機械臂。

  陸晨看著這個產線感覺非常滿意,隨後陸晨把之前設計的程序和圖紙輸入生產線的主控電腦裡面,選擇生產這種大型的多旋翼無人機,啟動之後,就看到打印機開始吞噬原材料,然後打印機內部被分為了三個工作室,分別開始工作了起來,過了一個小時之後,陸晨看到無人機組裝完畢,這個無人機也是可折疊設計,完全展開之後四個多旋翼中兩兩距離大概一米左右,然後折疊後的大小也有半米寬度,所以自己的小車就完全放不下了,只能作為庇護所防禦設備使用。

  隨後陸晨又生產了一台無人機,並將兩款電磁槍的設計圖紙也輸入了中央電腦,隨後將提前編寫好的無人機程序輸入無人機之中,看了看時間也不早了,陸晨就先去睡覺了,準備明早起來再測試無人機的性能。

  第二天,上午11點,陸晨起床後來到了庇護所地面一層的樓頂,使用250點能量改造了樓頂,加了一個頂棚,上方可以開啟供無人機出入,然後在機庫旁邊高聳著一個三米高的信號塔,同時早已準備好的智能程序接管了這個機庫的控制權,然後陸晨將無人機運到樓頂機庫上面,打開無人機之後,命令智能程序接管無人機,隨後陸晨讓無人機開始自檢,無人機接收到命令之後,多旋翼支架開始展開,多旋翼啟動,接著無人機開始緩慢升空,在距離地面一米的位置開始懸停,接著內部系統開始自檢,首先是監控系統,通過陸晨自帶的平板,畫面開始顯示,接著在平板上,陸晨看到一個無人機的模擬圖,上面依次顯示骨架有無損傷,能源供應是否正常,通訊是否正常,接著陸晨看到頭頂的機庫打開,無人機騰空而起,開始測試極限飛行在高度到達2千米時,無人機的傳感器顯示升力不足無法上升,而且信號還很好,所以陸晨在平板上面設定了無人機最高飛行到1千米的高度就可以了,

  隨後測試無人機的飛行速度和飛行距離,接著陸晨選擇了一個方向開始測試,只見無人機開始全速往一個方向飛行,平板上面顯示的無人機速度開始逐漸上升,不到一分鍾就達到了150公裡每小時,接著陸晨看著無人機越飛越遠,看著平板上和無人機的信號連接越來越弱,沒有讓無人機返回,最後,在距離庇護所10公裡遠的地方,信號完全小時,但是陸晨一點也不擔心,在無人機內部的芯片裡面,陸晨設置了無信號自動返回起始點的命令,而且內部自帶的智能程序可以利用機身的探測器自動躲避障礙物,所以十幾秒之後,平板電腦重新接收到了無人機信號,

幾分鍾之後,陸晨看到遠處的無人機飛了回來,懸停在剛剛起飛的位置。  最後一項是自動充電測試,在各個無人機返回的時候,陸晨看了一下無人機的電量,發現電量還是滿格,陸晨知道以200WH/g能量密度製造的1公斤電池,內部擁有者200度的電,足夠無人機連續運行好幾天了,

  隨後陸晨開始在程序中設定電量低於90%的時候返回機庫充電,就讓智能程序開著無人機在庇護所周圍巡邏飛行,而陸晨自己則是回庇護所開始吃飯去了。

  下午五點,陸晨吃完飯來到了樓頂,看著電量還是很多,自己也不可能等那麽長時間然後看著它自動充電,然後陸晨想到了無人機上面的電磁槍,直接命令無人機對著空地發射了一發彈丸,之後發現電量直接降低了15%,隨後陸晨放棄手動控制轉為自動模式,只見無人機開始返回機庫,到達機庫上方後,無人機底部伸出三個輪子,隨後降落在陸晨邊上,接著機翼收縮,內部電機啟動,利用傳感器找到了充電區域,開始充電。

  陸晨看到這滿意的點點頭,自己設計的功能都能很好的實現,可以說這次設計圓滿成功了,隨後陸晨又回到庇護所製造了兩台,同樣運到樓頂之後,機庫就直接放滿了,陸晨開始設置參數,4台無人機其中有三台是在高空中以三角形的位置懸停,另外一台作為後備停放於倉庫,三台同時在高空1千米的地方懸停之後,這個以陸晨庇護所為中心的三角形區域就處於絕對的監控之下,

  接著陸晨設定電量低於30%的時候,後備無人機啟動,到達接替位置之後,原無人機返回充電,已石墨烯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速度,幾分鍾就可以充滿電,隨後這台無人機到達下一個低電量無人機處接班,就這樣依次接班,最後一台無人機返回後充滿電進入備用狀態。

  而且陸晨還設計了如果在外的三台無人機被擊落的的話,最後一台無人機就會出動,而且如果不是三台同時被擊落的話,剩余兩台無人機會立即進入無規則飛行狀態躲避供給,同時智能程序會提醒位於庇護所的陸晨,有敵人入侵,如果陸晨授權反擊的話,無人機的智能程序就會開始反擊敵人,或者陸晨這邊手動操作其中的一台。

  設定完這邊的參數之後,陸晨回到庇護所開始繼續自己的學習之旅

  ——

  另一邊,王東帶著資料和電池回到庇護所之後,將其交給了老板,隨後老板將電池和資料交給了自家的研究員,接著研究人員開始研讀陸晨所給的資料,而那些電池則直接丟給了下面的工作人員按照之前設計好的方案先改造一台箱式貨車出來,

  隨著研究人員的學習,第二天來到老板辦公室說明了具體情況,

  “老板,這種電池技術以我們目前的製造能力還是可以製造的,而且製造難度不大,但是一旦我們大面積使用這種電池,那我們的發電能力將會拖後腿,所以要麽小規模的使用這種電池,要麽升級發電系統。”

  老板思考了一會之後,對研究人員說到:“這樣,你那邊先把產線做出來,讓我們可以大規模生產這種電池,電力不足的問題我來解決。”

  研究人員聽到老板這樣說,心裡有了底,然後直接回去開始研究生產線以及生產工藝去了。

  這邊老板看到研究人員走了之後,看是考慮怎麽樣升級電力系統,至於研究人員說的小規模使用,聽聽就好,畢竟純電動可以擺脫對燃油的依賴,畢竟現在燃油大部分都掌握在政府手裡,市面上是沒有多少燃油的,要不是自己有點關系從國外搞了一批燃油回來,估計自己也不敢承包那些礦山,畢竟像現在這種情況,沒有載具的話,那些礦山就像一塊飛地,所以老板開始召集相關部門討論電力系統升級的方案。

  半個小時之後,會議室裡面,在老板把問題提出來之後,大家開始思考起來,都是一些末日前的技術大拿,之所以跟著老板後面混, 是因為在企業庇護所生活要比在官方好很多,況且自己又沒有資本自己建造庇護所,所以跟著一個好的老板還是不錯的,所以發電量不足的問題被提出來之後,所有人都開始認真思考解決方案,

  過了一會,大家開始提出一些解決方案,不過都行不通,後來有人提到官方庇護所是如何解決電力問題的,隨後老板以自己的關系找到了官方庇護所的工作人員,對方告訴他用的是地熱發電技術,隨後老板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掛斷了通訊,

  老板將地熱發電技術告訴了技術人員,隨著一陣討論,技術人員表示,地熱發電機可以造的出來,但是通往地下的管道無法施工,因為公司沒有這樣的技術,也許可以申請官方支援,

  ——

  第二天,老板來到了官方庇護所,找到了庇護所負責人,先是展示了高容量的電池,表示自己庇護所可以大批量生產這種電池,但同時也說明了庇護所發電量不夠的情況,希望得到官方的支持,能夠在庇護所建立一套地熱發電系統,

  隨後,在官方庇護所開會討論之後,並將此事上報了中央,隨後決定要幫助庇護所建立地熱發電系統,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官方也想進入全電力時代,畢竟石油這個東西還是很多化工產品的原料,所以使用電力可以減少石油作為燃油的消耗,而且通過之前的高鐵技術,國家還掌握著高扭矩電機技術,所以如果可以使用這種電池的話,完全可以改造全電力重卡,電力不夠用那就再建電廠,所以老板的這種申請才會被批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