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憶海識貝》憶海識貝五十九~毛竹園(12)
  待幾支龍燈隊表演過之後,時間已經很晚了,小舅留住我沒讓走。我怕大伯他們著急,就請舞龍燈隊的人到鳳凰井時給我大伯帶了個信。

  上海的大舅媽和小表弟就住在東北邊我外祖母以前住的那間正房;大表妹長大了,西北邊的那間正房,現在是她的專用閨房;小舅媽帶著三個表妹住在西南邊的廂房裡;小舅帶著三個表弟住在東南邊的廂房裡。我沒得選擇,只能擠進小舅的床上,小舅家最大的表弟比我小兩歲,最小的表弟才兩歲。我們大大小小五口人擠在一張老式的板床上,擠是有點擠,但天氣寒冷,擠一點暖和,大家肌膚相擁,溫暖而溫馨。

  從傅家村走到毛竹園,路程要遠幾裡地。我比平時早一點起床了,小舅媽已經為我做好了早飯,還是昨天的湯圓,這是小舅媽自己做的湯圓,除了有黑芝麻的,還有一個肉餡的,我美美地吃了一頓,就向大家告別,趕緊上路了。

  春節期間,活兒不忙。現在,師傅正式教我裁剪了。只要有人送布料過來,師傅裁剪的時候,就讓我在旁邊看著。據我所知,這是他的其他徒弟都沒有得到過的待遇。一般的徒弟都得偷偷學,自己琢磨,必須經過三年,才能出師。因為我母親付過學費,按照約定的時間,我還有兩個多月就應該要出師了,所以師傅也在抓緊教了。

  師傅的兒子帶著媳婦也回家過元宵節了。師傅的兒子在江北的一個縣城的郵政局工作,大約三十來歲,帶著金絲眼鏡,溫文爾雅,寡言少語。我們見面隻相互點點頭,微笑一下,沒有說過話。明天他就要回單位上班了,而正好師傅師娘明天有“上門工”的活,自己不能送行,就安排我去送行。

  因為要趕池口碼頭清晨六點半的輪船,我們四點半就必須從師傅家出發。我凌晨四點就從大伯家出發,趕到師傅家正好四點半。他們已經整好行裝,這次要帶去的行李比較多,就找鄰居家借了一輛板車。我第一次拉板車,也學著小舅拉板車的樣子,把拉繩套在肩上,兩手緊握著兩邊的扶手,在馬路上平穩地走著,上坡的時候就弓著背彎著腰使勁往前拉,師傅兒子也在後面幫著推一下。

  一路無語,只聽得膠皮車輪在沙子路面上沙沙沙地發出響聲。進了縣城,過了最繁華的十字大街,沿著長江路,走一段長長的上坡路,再下一個大坡就到池口碼頭了。他們的船票已經提前買好了,時間是綽綽有余的。我是第三次來到池口碼頭了,這周圍的一切,我都很熟悉。我們放緩了腳步,師傅兒子開口跟我說話了。他先跟我寒暄了兩句,說了“謝謝、辛苦”之類的話,然後就說到正題,說他父親得了一種病,父親本人還不知道。他正在自己工作的那個縣城醫院給父親安排病床,估計還要等一個多月,就要把他父親接過去治病了。我問他:“這事師娘知道嗎?”他說知道的,過幾天師娘會告訴師傅本人。他又說,師娘會和師傅一起去的。我說,那好,我知道了。

  和他們揮手告別之後,我拉著空板車踏上了歸程。我知道了,我還有一個多月的學習時間,就要獨立工作了。我必須爭分奪秒,抓緊學習了。

  俗話說,熟能生巧,拉板車也是如此。回去的路上,我能夠根據地形地勢和路面情況,使用巧勁,順勢而為,拉起板車來就覺得輕松多了。領袖說得好:“……一切客觀事物本來是互相聯系的和具有內部規律的”,做任何事都必須掌握規律,拉板車也好,做裁縫也好,都是一個尋找規律,掌握規律的過程。

  由於早上起來太早,一點東西都沒有吃,肚子餓得咕咕叫,回來的路上後半程就走得慢多了。等我把板車送還到那個鄰居家時,太陽已經老高了,鄰居家的人都已經出去幹活了。

  又是一次極度的饑餓!又是一次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感覺。饑餓時的鼻子格外靈敏,我聞到了一種食物的香味,我循著香味走進廚房,拎起鍋蓋一看,鍋裡用熱水溫著一大碗紅薯,香氣撲鼻,沁我心脾。眼睛看著,手不由自主地就伸下去要拿。尚未觸及到紅薯,一個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你要做小偷嗎?這可是人家的午飯啊!”我縮回了手,舔了舔嘴唇,猶豫片刻,目光躲開紅薯,把鍋蓋按照原樣蓋上。

  師父和師娘的“上門工”就在村子的那一頭,離這兒只有一百來米,再走幾分鍾就到了。我一邊默念著孟子的哲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一邊艱難地挪動著腳步。

  東家已經把我的飯菜溫在鍋裡了,看我一到,馬上端出來擺放在我的面前。饑餓是最好的廚師,我又一次嘗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飯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