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草原有條月牙河》第四十章 領頭人覺悟就是高
  當初在生產隊當小隊長時,白哈達就是上工打頭的,總是天不亮就領著勞動力去下地乾活兒,而且總是衝在最前面。後來當了大隊書記,雖然不用經常親自領隊乾活兒了,但是得需要他來分派任務啊,起得要更早些。於是,早起的習慣他一直保持著。

  白哈達起來後,在家簡單洗了一把臉,胡亂喝了一碗粥就奔大隊部——現在“村部”去了。同樣是多年來的工作習慣。

  白哈達背著雙手、披著衣服走在村裡路上。這是當時一些村幹部的典型“官架子”作派,年歲不大的白哈達還是不能避免地“沾染”上了。他的眼睛瞄著各家各戶的上空,在心裡盤算著“誰家的煙囪先冒煙兒,誰家的高粱先紅尖兒”,勤快的他最討厭的就是懶人了。

  白哈達邊走邊想,從初級社到高級社,從生產大隊到嘎查村,稱呼不斷變化、勞動的方式同樣跟著改變,漫山遍野都是人的那種大會戰沒有了,個人的積極性卻提高了。說到底,怎麽改還不都是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老黨員的思想覺悟就是高,上級的政策、要求,白哈達總能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下去。

  想到大會戰、想到自己一人指揮“千軍萬馬”的場景,白哈達很是感慨。確實有些懷念,那時候多有意思、多有勁兒啊——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熟悉而又讓人熱血沸騰的歌聲從大隊廣播喇叭裡傳出,月牙河人就知道該是上工勞動的時候了。

  白哈達站在大隊部門前的大石頭上,四下裡望著慢慢聚攏來的人們。背著手、披著衣、目視前方的白哈達,真是威風凜凜啊,晨輝中仿佛一尊雕像。

  巨大的石頭長在一丈五以上,寬有五尺,高至少有三尺,光滑平整,儼然一個天然點將台。平時是人們閑聊時坐著的高台,是孩子們遊戲時爭搶的“山頭兒”,但早上的這段時間,此塊巨石完全屬於大隊書記白哈達。而他更習慣於站在上面,居高臨下地分配著一天的勞動任務。

  白哈達把背在身後的右手抽出來往上一揮,剛一撂下,人群中交頭接耳的聲音就全都消失了,他開口道:各小隊長都點一點,自己小隊的人都來齊了沒有?特木爾,你們第一生產隊的呢?挨——我怎沒見吳仁青呢?

  特木爾是第一生產小隊的隊長,當年還不到二十歲,年輕力壯的好年華。因為“特木爾”在蒙語中是“鐵”的意思,於是,還有人就直接叫他“鐵哥、鐵弟”,再後來,就有人喊他“鐵叔”了。那一年,他剛剛訂婚,雙方親家“換完盅兒”了。人逢喜事精神爽,生活更有了奔頭兒,特木爾思想積極,處處帶頭。

  特木爾聽大隊書記白哈達如此一說,墊起腳尖兒四外一瞅,還真不見吳仁青的影子,便說:這個懶蛋子。要是不去喊他,估計太陽照腚了都不能起來。

  “這小子,沒見過他這麽懶的,不管冬夏,天天趴懶被窩子!”

  “活該這懶蛋子打光棍兒。就算是娶上媳婦,像他這麽懶,就算不把媳婦餓死也得把媳婦餓跑嘍。”

  “你小子把嘴閉上!信不信我把你舌頭拽出來驗驗有沒有痘兒?”

  說這狠話的人,就是童為奇,三十左右歲兒,是吳仁青的三舅,平時和大哥、二哥一樣,願意幫人殺個豬啥的,混點兒好吃喝。但他說這些絕對不是為了外甥爭口氣打抱不平,而是聽不得人們提到“把媳婦餓跑嘍”這句話,他聽著刺耳、扎心。原來,童為奇的背後還有不願意被人提及的“汙點”和“傷疤”呢。

  白哈達趕緊製止道:都別吵吵啦!整些沒用的!有力氣一會兒到地裡去使!

  特木爾:這個吳仁青,是有些欠收拾了!白書記,我馬上讓人喊他去。

  特木爾的話一出口,就有人自告奮勇地去了。

  白哈達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一天一度”的講話:我說,各位社員同志們啊,都說人勤春早,人要不勤春能早嗎?如果春天不抓住,秋天一場空啊。今天,第一和第二生產小隊去水田那塊兒整地。我再強調兩句啊,整地就要整平,不然泡田的時候水不均勻,地泡不透,撒種就是個問題,影響出苗兒啊。三四小隊呢,負責去把大堆兒的糞肥倒一倒,好讓糞快點兒發好,注意啊,一定要倒到位,從根兒上清,不能糊弄!“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道理不說大家都能懂,沒有好肥,怎麽能有好苗兒?怎麽能有好產量?各小隊長要把出工的人記好嘍,沒來的,問清原因,扣他工分!好了,去吧!

  人群陸續散去,在各自小隊長的帶領下趕奔勞動現場了。白哈達跳下巨石拉住特木爾,悄悄對他說:吳仁青這小子你多盯著點兒,身強力壯的,是塊乾活兒的好料兒,只是必須得治治這身懶病。他家底子太薄、拖累挺重——這都是讓他造敗的!要是他再不好好上工,沒什麽工分,那家裡的口糧都成問題。對於落後分子,你們小隊長要負起責任。

  特木爾一拍胸脯,說:放心吧,白書記——

  …………

  “白書記,早啊。”一句問候把白哈達拉回到現實。

  “早,早,大家都早。”

  白哈達知道,想找他搭話兒、說事兒的村民,每天都會早早地到村部前這塊“點將神台”處來等他。

  白哈達同往常一樣,一屁股坐在大石頭上。自從不指揮大會戰了,他就很少再站到上面居高臨下訓話了。

  關於巨石是從哪兒來的、怎麽落到這個地方的,眾說紛紜。最權威而又最傳奇的說法是“天降神石”,說是專為成吉思汗上馬準備的。其實,這種說法還真就有人願意相信,也不由人不信,因為在方圓百裡,根本沒有這樣的石料;就算是有,如此之大的石頭怎麽運到的月牙河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