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草原有條月牙河》第一十二章 人窮但不能志短
  “俗話說‘馬瘦別走兵,人窮別走親’,馬的體力不行就別上陣打仗去,在人貧窮的時候盡量不要這兒啊那兒地走動,不招人待見,更何況自己說話的時候腰杆也挺不直。窮不可怕,只有靠自己改善生活狀況,讓自己變強大、變得富有,才能讓別人刮目相看!”

  “活字典”說到大家的心坎兒上,滿屋聽眾均頻頻點頭,表示讚同。因為,很多人感同身受——窮的滋味兒,不好受啊。

  格根見大家的情緒被自己調動得恰到好處,很是高興,說道:書歸正傳,接著說劉備劉玄德。萬幸的是他人窮但沒有“志短”,從小就立下宏圖大志要光複漢室,專愛結交天下的英雄豪傑,時常與他們縱論國家大事……

  “活字典”格根說評書就有一個特點,不管內容是真是假、是他書上看來的還是隨口編撰的,讓你聽過覺得有趣兒的同時,還會覺得有意義,越咂摸越有味兒,越尋思越有勁兒……

  …………

  每年春節過後,就算大隊和各生產隊的幹部不提醒,月牙河人都該想著地裡的農活兒了。順壟溝兒刨食的人們,土地才是自己的命脈,更何況已經包乾到戶了,除了極特殊的極特殊的人,誰能不積極主動呢?

  早在1980年冬,紅樓市貫徹落實國家《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製的幾個問題的通知》,首先在幾個大隊進行以“包乾到戶”為主的生產責任製試點工作。1981年,全市農村70%落實了“包乾到戶”。1982年,根據“一號文件”精神,對已落實生產責任製的生產大隊進行穩定和完善,並對種植蔬菜的城郊附近的公社各大隊制定“包乾到戶”的生產責任製。當年底,有種植水稻的各生產大隊也都全面落實了生產責任製,與農民簽定了十五年不變的土地承包責任合同。

  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實施,為紅樓市的農村注入新的生機,讓農業有了活力、農民有了希望……

  …………

  當然,幸福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苦底子要想變甜,需要一個奮鬥的過程。

  這個春節,每一家都過得不鹹不淡,或者說就是沒什麽滋味——窮唄!鞭炮都是零零星星的,大都是從手指縫裡扣出幾毛“大錢”,給家裡的男孩子買上一掛小鞭兒。並且一再囑咐要拆開了放、省著點兒放,不然的話,等你放沒了看別人家孩子放時就該眼饞了。

  其實,不用大人囑咐,這方面孩子們是有豐富經驗的。不管是“五十頭”的還是“一百頭”的小鞭兒,在孩子的心裡那都是無比金貴,不到實在手癢癢得不行了,是不會舍得放掉一個的。如果趕上大隊部或供銷社等放長掛鞭炮的時候,一群孩子就會蜂擁而上,爭搶沒有響的“啞炮”。要是幸運的話撿上兩三個帶著“撚兒”的,會高興上一整天……

  安七十七家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前些年的一場大洪水衝走了大半個家底兒,生活就一直緊緊巴巴的。過年了,別的都可以省,唯獨年三十兒的餃子是不能省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盼著呢。而且,這頓餃子的意義太特殊了,過年要是不吃餃子,那還算過年嗎?窮過富過,餃子不能落過……

  為了這頓餃子,莎林娜確實是煞費了苦心。好不容易準備出了餡兒,白面卻不夠了。家裡的白面袋子只剩下一個底兒,不足兩碗了。大過年的,總不能讓家人吃摻上玉米面的“兩合面”餃子吧?怎麽辦?去借吧。全屯子掐著一頭數,

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家裡有余面的應該不會超過十家。去誰家借呢?想來想去,莎林娜想到了劉光。別看起了個挺爺們兒的名字,劉光可是個女的,和孫德厚是一家,兩口子。  孫德厚是學校正式的老師,吃的是讓人羨慕的“紅本糧”,每月都有細糧供應,家裡的白面還是有富於的。當然,並不是他們家白面多得吃不了,是口挪肚攢節省下來的。

  …………

  過年,歡樂大多是孩子們的。因為他們不用為生計發愁,只要放開肚皮吃、撒了歡兒地瘋就行。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家裡的大人們就不一樣了,考慮的事情太多太多、缺少的東西太多太多……

  年三十兒的晚上,阿來夫和李三福一幫淘小子在屯子裡瘋夠了,才提著玻璃罐頭瓶做的小燈籠回了家, 準備吃“一年一度”的、幾乎可以滿嘴流油的餃子。

  年三十兒的餃子絕對值得期待。其實,主要原因是平時基本上吃不到,端午節、中秋節有可能包上一頓,那和過年沒什麽區別。

  餃子,是那個時代人的奢侈記憶。做夢時吃上一口,醒來吧嗒吧嗒嘴,好像還有香味兒呢。

  …………

  阿來夫就算是困得睜不開眼睛了,還是硬撐著等著半夜這頓餃子。

  早在餃子開包的時候,阿來夫就一直在媽媽身邊兒圍前圍後地轉圈兒,恨不得馬上就吃到嘴兒。可是他沒敢說。

  安辛氏看出了孫子的心思,就安慰說:別著急,等十二點一到,咱們放一掛小鞭兒,就可以吃餃子了,就可以迎“財神”了。

  “小鞭兒得我去放。”

  其其格:沒人和你搶啊!小氣巴拉的樣兒!

  阿來夫沒等反抗呢,安辛氏就說:其其格,大三十兒的,要說吉利話兒啊。挺大個丫頭,和弟弟瞎逗。

  “奶奶,你還說‘瞎’字兒呢。”其其格笑了。

  “我——我歲數大了,不算數。你們還小,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我啊,這十二點一過,又老了一歲啦。”

  阿來夫趕緊說:奶奶,這麽多家都迎財神,那他能去誰家啊?

  安辛氏笑了,說:誰家的孩子聽話,誰家的人勤快,財神就上誰家。

  “奶奶,我聽話,咱們老安家的人都勤快,財神肯定就能上咱家來!”

  安七十七樂了,這樣話他愛聽,吉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