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蒸明》第35章 相見恨晚
“什麽???”張雷一聽這名字,驚訝得差點跳起來。  徐敏也被張雷這反應嚇到了,縮了縮脖子,鬱悶地說道:“怎麽了?”

  張雷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趕緊深呼吸一下平定自己激動的心情,說道:“沒怎麽沒怎麽,只是徐尚書大人翻譯的《幾何原本》我可是一直都有看,對他崇拜至極,沒想到能夠有機會拜見他老人家,情不自抑罷了。”

  “嘻嘻,你還真會拍馬屁,好了,我帶你去吧。他可是禮部尚書,忙得很,我都經常見不到他呢。這次從這裡路過,是被皇上派出來疏陳墾田、水利、救荒、鹽法等拯時急務的。”徐敏笑起來的樣子像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女孩。

  “那我還真是幸運呢。”張雷笑著說。

  徐敏道:“好運不會眷顧傻瓜的……走吧。”

  徐光啟的臨時不在鬧市區,想必是想要更加安靜,張雷和徐敏兩個都走了三刻鍾,這才來到一座宅子前面。

  這宅子從外面看起來質樸無華,就好像是一般百姓人家那樣,很難想象一個一品大員會住在這樣的地方。

  “我叔只不過是在這裡暫住,也不是那種太想引人注目的人,所以就找了這個安靜點的地方。”徐敏似乎能夠察覺到張雷心中的疑惑,不等他發問便說道。

  張雷點點頭,說:“徐尚書大人是個好官。”

  守門的兩人牛高馬大,太陽穴高高隆起,一身發達的肌肉,腰間懸掛的寶劍似乎閃爍著寒光。果然不愧是一品大員住的地方,守門的都是武林高手。

  “徐姑娘回來了,這位是……”那兩人見了徐敏過來,都是兩眼放光,不過看到她身邊的張雷,眼神頓時就陰冷了起來。

  徐敏伸出手掌在兩人眼前晃了晃,“喂喂喂,你們倆那是什麽眼神啊?他是我找到的牛人,叔叔見了一定會喜歡的。”

  “原來是這樣,哈哈,我還以為是徐姑娘帶如意郎君回來了呢。請吧請吧,老爺現在估計在書房。”兩人一聽這話,心中的大石頭頓時落了地,哈哈大笑起來。

  院子裡面和外面看起來一樣樸素,木頭上連點裝飾品也沒有,很難想像徐光啟會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好像想象不到世界首富會騎自行車出門一樣。

  帶著張雷來到書房門口,徐敏頓時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嘻嘻哈哈的樣子不知道藏到哪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甜美靜謐的樣子,與剛才判若兩人,她敲了敲門,輕聲叫道:“光啟叔叔。”

  “是敏敏啊?進來吧。”裡面傳來一個略顯蒼老的慈祥的聲音。

  推開門進去,正前面是一副畫,左邊有一個古董架子,右邊是一個書架,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作品。然後下面是兩張椅子,夾著一張上面放了瓷器的方桌。徐光啟正坐在房間東南角的窗戶下面奮筆疾書。

  “叔叔,又在寫東西嗎?您也不要太勞累了,多休息休息,有些事情就交給年輕人去做吧。”

  徐光啟是萬歷三十二年(1604)進士。通天文、歷算,習火器。入天主教,與意大利人利瑪竇研討學問。四十年,充歷書纂修官,與傳教士熊三拔共製天、地盤等觀象儀。次年遭訐,稱病去職,屯耕於天津。

  四十七年,明軍敗於薩爾滸,疏請自效,擢河南道禦史,練兵通州。熹宗即位,以志不得展,藉病歸。天啟元年(1621)複職,力請鑄紅夷炮禦敵,後忤魏忠賢革職。崇禎元年(1628)召還,奉敕督領歷清軍。

三年,疏陳墾田、水利、救荒、鹽法等拯時急務,擢禮部尚書,奉旨與傳教士龍華民、鄧玉函、羅雅各等修正歷法。五年,以禮部尚書兼殿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而張雷,卻在徐光啟進京之前遇見了他。此時的他已經七十歲了,垂暮老矣。

  “叔叔,我給你帶回來一個年輕人,他可是很厲害的哦。”徐敏接著介紹張雷道。

  徐光啟這才抬起頭來,看了看張雷,對徐敏說道:“敏敏向來眼高於頂的,那些富家公子你都看不上,難得這一回帶回來一個小夥子給我看……嗯,不錯,長得是挺精神的。”

  “不來了啦,叔叔取笑我。”徐敏嘟著嘴撒嬌道:“哪裡是你想的那樣子嘛,他是敏敏在路上看到的,知道叔叔你感興趣我才帶他回來的,和敏敏可是沒有一點關系呀。”

  張雷知道現在應該是自己出場了,於是插嘴道:“徐大人,我們是在街上遇見的,徐姑娘還幫我追回了我丟失的錢袋和圖紙。我們兩個萍水相逢,也幸得徐姑娘引薦,這才能有榮幸見到尚書大人。”

  “對啦對啦,就是他說的那樣,我也是因為看了他的圖紙才將他帶來見叔叔的嘛。”見張雷給了自己一個台階下,徐敏迫不及待地接口說道。

  接連聽他們兩個人都說到了圖紙,徐光啟是個對機械和科學十分敏感的人,在整個帝國都能夠算得上是一個傳奇,“什麽圖紙這麽大魅力?拿來我看看。”

  張雷將圖紙送了上去,徐光啟一看,便對徐敏說道:“敏敏,你先出去,記得關上門,叫你夢姐泡壺好茶過來。”

  “咿咿,又是這樣,一談事情了就把我趕出去。”徐敏不滿道。

  徐光啟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說道:“你一個女孩子家家的,聽這些幹什麽,去吧去吧。”

  等徐敏出去了,徐光啟立馬站起來,指著太師椅說道:“公子請坐,還沒請教公子高姓大名?師從何處?”

  “小子免貴姓張,弓長張,是巢湖縣轄下徐家營一個普通農民。”張雷拱手行禮道。

  徐光啟示意張雷坐下,道:“張公子若是不想透露師承,老夫也不勉強,只是問一句,這圖紙是你自己畫的嗎?”

  “是。”張雷簡單回答道。

  “老夫眼拙,雖察覺這機器形製精妙絕倫,卻不只懂啊它能作何用處,還請張公子解說一番。”徐光啟自持自己跟科學打了一輩子交道,今天卻連這機械的用處都猜不到,頓時十分慚愧。

  張雷驚歎於徐光啟身為朝廷一品大院卻如此和藹親近,一邊將自己製作這工具的初衷和用處一一道來,其中又提到鑽床和切割機床。

  “唉,看來老夫真的是跟不上時代了,世上竟有爾等奇人,枉費老夫鑽研數十年,卻沒有絲毫成就,慚愧,慚愧至極。”聽說張雷竟然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面做了這麽多的事情,徐光啟心有所感,不由得感歎起來。

  張雷趕緊說道:“徐大人千萬別這麽說,要不是有你翻譯的《幾何原本》,我哪裡能夠得曉其中原理?要算起來,您應該也算是我的師父才對。”

  “小夥子,你就不用安慰老夫了,也罷,今日一番話讓老夫也是受益匪淺,很多年沒有這樣的感覺了,你的很多思想,甚至比當年利瑪竇還要先進許多。只是可惜了,他死得太早了,還沒來得及將《幾何原本》後面四卷全部翻譯出來。”徐光啟對張雷很是欣賞,聽說他這些東西都是從自己和利瑪竇聯合翻譯的《幾何原本》上面得到的靈感,心中也是有些得意。不過想起還沒來得及將這本書全部翻譯出來,不免有些惋惜。

  一聽他說起這個,張雷突然想起了自己學習拉丁文的初衷,不由得心潮澎湃起來,若是自己能夠和徐光啟一起合作,那豈不是……

  “徐大人,不瞞您說,我去年因為在廣州呆過一段時間,所以跟著一個傳教士,天主教徒,學習過拉丁文,而我當時學習拉丁文的意願,也正是要翻譯這《幾何原本》的剩余部分。 ”張雷說道。

  十五卷本的《幾何原本》前面六卷是由徐光啟和利瑪竇合作完成翻譯,不過因為利瑪竇去世,徐光啟不得不停下了這份工作,一直到清朝,才由清代數學家李善蘭(1811-1882)和英國人偉烈亞歷譯完成剩下的九卷。

  張雷居然還為了《幾何原本》而學習拉丁文,這倒是讓徐光啟萬萬沒有想到,他眉開眼笑道:“小夥子,老夫是看你越來越順眼了。真的是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要不是老夫年事已高,按照年輕時候的脾氣,非得拉你燒三炷香拜了把子不可。”

  “徐大人折煞我了,我只不過是一介平民老百姓,今日能夠得你召見已經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了,若是能得了徐大人指點一二,那都是祖墳冒了青煙。”張雷謙虛道。

  就在兩人談話的時候,徐敏親自端著兩杯香茶過來放在桌子上,笑道:“叔叔你也真是個癡人,一說起這些來就忘了自己是什麽身份了。”

  徐光啟不高興地說道:“身份?老夫能有什麽身份?就一個禮部尚書?官位不是顯擺自己的工具,而是為百姓做事的責任,官位越高,責任也就越大。唉,現在的朝廷,悲哀啊……”

  “徐大人高風亮節,我真是佩服得很,只是徐大人也不要太過操勞,保重身體才是。”說起官場,張雷連吐槽的想法都已經沒有了,隻得轉移話題道。

  “唉,老夫也不想管了。還是說你的這個機械吧,剛才聽你說的,在木工領域你基本上已經建立起了一套流程,不知道今後你有什麽想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