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逍遙侯府。
這日,朝會已過,李安在府內大堂邊品茶邊思考事情。他生得一張笑眉,因此此刻即便很嚴肅,還是給人一種能夠親近的感覺。
這點也許跟他只有一個千金李圓圓有關。尋常人家,大多想要一個兒子,偏偏這個李安不同。在與原配生了李圓圓後,既不納妾,也不生子,就這樣把這個獨苗千金寵上了天。
這就是李圓圓為什麽會這麽囂張跋扈的原因了。
不過只有一個千金也無礙,他們李家原本就是個大家族,其他三個兄弟,兒子就有十個,這些年輕人,足以繼承香火。
正當李安眉頭緊鎖之時,大堂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進來的,是一個身形消瘦的老頭,消瘦到臉上兩處臉頰都是突的。
這個老頭,便是李安的三弟,李圓圓的三叔李戶。
李護剛回到家中,換了身舒服的衣袍便趕了過來。
李安見是三弟來了,便放下茶杯。旁邊的下人見了,也利索地奉上了溫茶。
這李護看來是回來得有些著急了,一口茶下肚之後,便讓下人出去把門關了。
等關完門後,李安便皺眉問道:“何事這麽著急?”
那李護校跑著上前坐到了李安旁邊的座椅上,湊過去問道:“大哥,你可知道,這次我的副手是誰?”
李安知道李護在說什麽。眼看再過幾天李護就要升官了,但是他原來的官職也得有人接替,這個官職,便是京都兵馬司副統領的位置。
李安搖了搖頭的道:“這點我不清楚。”
“是秦金寶!”李護剛說出這人的名字,李安也稍微愣了一下,隨後以懷疑的語氣重複了一遍:“秦金寶?”
李護點了點頭,雙目直勾勾地盯著李安道:“沒錯!就是秦金寶!秦會的長子!”
“秦金寶……”李安頭微微抬起,閉起了眼睛回憶道:“難怪三天前陛下召他進大殿舉鼎,原來是要先看看他的能耐。”
李護一聽,也皺起了眉頭問道:“這小子長得白白淨淨,真有如此神力?”
李安點了點頭道:“我親眼所見,而且是在百官眾目睽睽,陛下聖眼之下,隨性舉起的禦前大鼎,不會有假。”
李護此時的身子才挪到了椅子上,沉聲道:“這麽說,這個秦金寶是靠武力上的位?”
李安卻搖了搖頭,緩緩道:“京都兵馬司副統領的位置你又不是不清楚,腦子得靈光才行。據我那日觀察,這個秦金寶腦子不太靈活,說話也粗聲粗氣,像是先天發育不足。若他真當時樂副統領,那麽以後你這個正統領就有得忙了。”
李護聽了,又是不解:“這一年來,大小蠻人藏兵入城我就親身遇到過三次,這副統領的位置確實不適合這樣空有武力的人來做。他更適合做貼身侍衛。”
“所以……”李安頓了頓,睜開了眼睛對李護道:“這秦會,是想掌權啊。”
“掌權?”
“不錯。此人心性高傲,仗著自己是三朝元老,以前和我們父親作對,現在和我作對,看來是始終抱著一顆把咱們李家扳倒的心思。”李安說到這裡,輕歎了口氣,後繼續分析道:“你這個統領的位置,也是由副位過來的,這是不成文的規定。說不定秦金寶上位後,過一段時間,吏部就會將你調任。要知道,這吏部的吳法忠,可是秦會的門生。”
李護道:“若只是如此,咱們倒也不怕。這兵馬司吃力不討好,
責任還大,誰想乾誰去幹!怕就怕他們這麽胡鬧,讓一個癡兒掌管了城內防衛,要是讓一些斥候混了進來,到時候生出什麽亂子,可就麻煩了。” 李安點了點頭,接著道:“如果僅僅是這樣,倒還可控。他秦會要爭,也爭不過幾時,要知道這人都有個大限。那個癡兒即便不作為,不還有夜鷹眼線嘛。怕就怕這次秦會居心叵測,他的手都伸到軍方來了。”
李護平日裡在外人看起來比較囂張,經常直言不諱,罵爹罵娘,但是其實,他是一個很謹慎的人。每次談到觸及一些大臣利益或者皇室的話題時,他總是會小心翼翼地斟酌言辭。
聽到李安這麽講,李護趕忙壓低了聲音道:“大哥,小心隔牆有耳。”
“哼。”李安一臉不屑地說道:“你大哥我行得端坐得正,怕什麽!倒是秦會這個老東西,我在朝堂上現在每次見他,總感覺多了幾分殺氣。若是你,這麽久沒上朝了,有一日突然見到,你會發現更重!”
“當真?”
李安沒有回話,而是轉而目視前方,像在想事情。
良久, 李安方又道:“眼下朝中大臣,多傾向於金太后,咱們這個陛下自由聰慧,從其言行舉止來看,定是一代明君!可惜啊,與金太后鬥了將近一年,也沒見收回多少皇權。而這秦會,趨炎附勢,依附太后,他每次在朝上提的意見,其實也都是金太后的意思。大哥現在,為陛下擔心啊。”
李護皺眉問道:“擔心什麽?”
李安道:“現在朝廷分成了兩派。一派主站,陛下為首,人數卻少得可憐。一派主休,金太后為首,聲勢浩大。這些主休派,家大業大,他們想的什麽苟且富貴的生活,老夫都心明眼亮。而陛下如此好強之人,在此壓力之下,不得已也表達了至少等十年再動兵一雪前恥的意思。”
“那大哥,你的意思……”
李安歎了口氣道:“陛下待我真誠,以我為朝內倚仗,可惜我已經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因此,我也極力勸說陛下,眼下以休為和,暫時保住皇權再說。那嶽將軍曾給我來信,說蠻人雖然勇猛,但也並非無破敵之策。只需再調兵與他三十萬,他便可揮師北上,至少也能收回失地,與其形成對峙之勢。但他又怕秦會等人趁機說他增兵是想擁兵自重,圖謀造反,被奪去塞北主帥一職,故而想讓我代為轉述,引起陛下的注意。可他哪知,眼下陛下勢危,還需隱忍,不能去觸動太后的逆鱗。”
“這麽說,大哥有心與嶽將軍共圖這不世之功?”
李安搖了搖頭,歎了口氣道:“三弟啊,現今朝內水很深。咱們李家也跟陛下一樣,都需先自保,才能為國家分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