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寧誕下一位皇子,為動蕩的大晉帶來一絲意外之喜。
司馬周老來得子,自然高興萬分,便恢復了楊秀寧的貴人之位。而隨著楊秀寧和趙青璿的運作,得到了司馬周的同意,孩子便過繼在了趙青璿名下。
已經成為貴妃的趙青璿榮升為皇貴妃,開始執掌后宮。
趙青璿的這一招極其高明,讓其他后宮妃嬪氣得咬牙切齒,只能眼睜睜看著她上位。
而隨著司馬周越來越虛弱,已經不能下床走動,對於太子之位人選,已經迫在眉睫。
其實大晉有太子,只是被幽禁於東宮,司馬周從未下過廢黜的旨意,所以很多官員擔心,一旦司馬周突然駕崩,是不是太子司馬蒼就能繼位了?
司馬晴極力運作這件事,她和太子關系親近,自然要幫助司馬蒼上位。可惜,司馬晴低估了人心的險惡。
在小皇子滿月的那一天,司馬蒼自縊在東宮之中,並留下絕筆書信。
信上,司馬蒼控訴司馬周的失德,罵他無顏面對司馬家的列祖列宗,言辭極其鋒利。
司馬周看到書信後,沒有半點兒子去世的傷心,反而氣得咳出血來。
司馬蒼到底是不是自縊,已經無關緊要了,人都死了,這才是事實。
所以只有小皇子是唯一的希望。
為此,司馬周立小皇子為太子,並選擇了托孤大臣,準備等自己駕崩後,由董儒等重臣輔佐。
安平四十三年的四月,春暖花開的日子,熬過冬天的司馬周再也堅持不住,沒有看到第二天的太陽,還是駕崩了,結束了長達四十三年的統治,享年六十二歲。
隨後,身為太后的趙青璿垂簾聽政,政事方面則有董儒在內的五位托孤大臣負責。
接下來是隆重的喪禮,司馬周追溢為“晉嚴帝”,葬於皇陵內。
其實對司馬周而言,早死是好事,因為他不用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在自己手中被滅,他不是亡國之君,泉下面對司馬家列祖列宗,算是有所接待了。
而隨著嬰兒皇帝即位,大晉國內徹底陷入混亂,各地諸侯割據。
禹王和楚王的兵馬已經攻入揚州,開始加大力度進攻,準備搶奪皇位。
這是他們的執念,絕對不願意把皇位留給出生不久,連話都不會說的弟弟。這對他們而言是恥辱,天大的羞辱。
至於其他王爵和君侯勢力,反倒是不急著進攻。
要知道,整個揚州還有二十萬兵馬,這是朝廷最後的兵力,既然禹王和楚王有那麽大的執念,就讓他們進攻,正好互相消耗。
所以其他勢力則在自己的地盤擴充兵力,所有人都明白,不管誰做皇位,接下來會是持久戰,誰能笑到最後,誰才是最後的勝利。
必須儲備雄厚的兵力。
雖然沒有其他勢力的進攻,單單面對禹王和楚王,對如今的朝廷而言也是捉襟見肘,倍感艱難。
就在這時,趙青璿說服了五位重臣,下旨平反了沈寧和蕭家的冤案,認為蕭家並未和懷王勾結,行謀反之事,並讓蕭家人官複原職。
蕭戰依然是中書侍中,沈寧還是徐州州牧,並讓他們來京救駕。
沈寧早就打敗了司馬冏,但司馬冏逃去了幽州,趙青璿想要報仇,也為了緩解朝廷的壓力,所以決定利用沈寧。
可惜,他們是癡人做夢了。
如今沈寧已經擁有二十萬兵力,已經成為了大晉最強大的諸侯之一。賈詡也徹底投入沈寧麾下,為沈寧出謀劃策。
面對朝廷的招攬,沈寧自然同意,然後揮兵十萬,渡江勤王。
兵分兩路,一路由沈寧指揮,秦瓊、馬超為副將,擊敗了禹王。
另外一路由張遼負責,常遇春、公孫瓚為副將,擊敗了楚王。
兩王兵敗,各自退回自己的地盤,從長計議。
而後,沈寧領兵進入皇都,官拜兵部尚書。
益陽長公主司馬晴明白結果,也明白已經無力回天,不願受屈辱,便飲下毒酒自盡,這段恩怨算是徹底結束。
而沈寧為了青衣,沒有繼續追究司馬晴的過錯,並且為沈家翻案,告慰沈家冤死的忠烈亡魂。
......
小皇帝登基後,永康三年。
隨著沈寧的兵力越來越強大,加之賈詡設計,拉攏了五位重臣的三位,找準機會,聯合消滅了宰相董儒,沈寧也得以升官,官拜驃騎大將軍。
董儒被斬首時,大聲哀嚎引狼入室,並詛咒大晉必亡於沈寧之手。
而隨著董儒的伏誅,蕭戰也上升一步,官拜宰相之職。
至此,蕭家成了朝廷中最顯赫的世家,沈寧則成為了最有權勢的人。
......
永康四年,沈寧和趙青璿達成協議,被加封為上柱國。
至此,小皇帝臨朝時,趙青璿垂簾聽政,沈寧在禦階之上,開始處理朝政。
同年,按照沈寧的吩咐,徐州衛兵馬揮兵十萬,由張遼等猛將領兵,開始北上征討,開始進攻冀州。
在征戰火熱之時,陰陽道高手暗殺了司馬冏,取其人頭,獻給了趙青璿。
大仇得報的趙青璿感謝沈寧,委身於沈寧,沈寧開始夜宿皇宮。
至此,沈寧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而隨著沈寧地位和實力的攀升,越來越多驍勇猛將被選中降臨,包括:趙雲、典韋、薛仁貴、李存孝等等。
這麽多猛將的出現,賦予了沈寧更大的自信,開始以匡扶大晉為名義,出兵橫掃天下。
......
永康七年。
各地叛賊難擋沈寧兵馬的鋒芒,被一一斬殺消滅。
永康八年,大晉的叛亂基本平複。
永康十年,外敵入侵大晉,沈寧揮兵八十萬雄兵北上,擊潰了侵略的羌、匈奴、契丹能外敵,並奪回了失地。
沈寧威望更上一層樓, 世人隻知沈寧,而不知小皇帝。
永康十一年,大勢所趨之下,沈寧準備對小皇子動手。
誰知,楊秀寧吐露真相,小皇帝並非司馬周之子,而是沈寧的兒子。
當年楊秀寧為了讓司馬周相信,收買了太醫,故意把懷孕時間推遲。
沈寧立即尋找當年的太醫,詢問後得知了真相。不放心的沈寧通過系統再次確認,小家夥的確是自己的兒子。
所以最後便讓小皇帝禪位,讓位給沈寧。
就這樣,沈寧奪了兒子的天下。
隨後沈寧改命為蕭寧,三十三歲那年登基稱帝,國號為“明”。
大明在蕭寧的帶領下,不斷壯大,並繼續揮兵北上,將疆域版圖不斷擴大,最終成為最偉大的帝王之一。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