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大帝的掛機系統》二百九十三農業天敵蝗災
“你們這樣子堆肥是不對的,要這樣做,才合理。”
 “不可能,我們家代代都是這樣做的,怎麽可能有問題。”
 推廣科學漚肥的隊伍剛進入張家村,就和村裡的農民爭執了起來。
 那些推廣的人員,雖然都經過培訓,參與過實戰,也知道新的方法要比之前的辦法好。
 但是那些普通百姓不信啊。
 幾百年來,大家都是這樣整的,你現在告訴我你的辦法比我的好,在沒有看到實際效果之後信才奇怪呢。
 而且肥料對農民來說十分重要,萬一按照你的方法我的肥料不好了怎麽辦?
 那我們全家吃什麽呢?
 很快消息就傳到到朱由檢耳中,為了解決問題,朱由檢只能退而求其次,一方面處理城市居民排泄物的時候強製要求按照新的辦法進行統一處理。
 另一方個村的村長,按照新的辦法進行處理糞便,不過同時承諾,如果因為肥料問題導致的減產,由朝廷買單。
 有了朝廷的兜底承諾,再加上那些村長工資雖然不高,但都是吃皇糧的,那些村長同意之後就朝廷的科學製肥法,這件事就先告一段落。
 接下來,就輪到推廣鳥糞石了。
 因為鳥糞石,主要產地為秘魯和下加利福尼亞沿岸各島嶼,以及非洲大量聚居鸕鶿、鵜鶘和塘鵝的地區。
 大明周邊海島雖然有,但是總量極少。
 再加上采集,運輸這玩意都需要費用在,再加上大明現在還沒有實現工業化,稅收有限,所以朝廷也不可能免費發費農民。
 因此這些鳥糞礦必然是需要收費的。
 但是很多時候對窮人來說,他們根本沒有試錯的本錢。
 讓他們出錢,買這個玩意可能性自然不大。
 所以朝廷只能一村,一村的進行協議試點推廣。由朝廷進行兜底,如果產量比之前的大,那麽農戶在賣了糧食之後,按照之前約定的價格支付,鳥糞礦的價錢,如果產量不變,或者產量增家有限(售賣之後,新增的產量價錢不足以抵消鳥糞礦的價錢)則農戶可以不出這個費用。
 除此之外,朝廷還在各縣,開辦了養雞場,養鴨廠。
 同時向農民以1枚銅板一斤的價格長期下各村收購,蝗蟲等害蟲。
 雖然價格不高,但是確極大的增加了普通百姓抓捕蝗蟲的積極性。
 要知道,大明平均2.8年就會發生一起蝗災。
 蝗災發生的原因從從環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乾旱災引起的蝗災。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乾旱的環境對蝗蟲的繁殖、生長發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因為蝗蟲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比較堅實,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面。
 一方面,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
 根據科學研究,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
 但是在這個時代,一旦遇到旱災,人們基本無能無力。
 所以當下盡可能的降低各地的蝗蟲密度,能夠有效的降低蝗災發生的可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