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崇禎大帝的掛機系統》二百零一帝師進宮
“大人,一路上舟車勞頓辛苦了,還是早點整理一下休息一下,明日一早在進宮面見陛下吧。”

“行。不過你們現在就去向陛下匯報,明天我陛下見到陛下。不然我明天就帶著百官去宮外跪著。”

閉門不出,不見百官是大明歷代的傳統。

往遠了不說,就說這幾十年的。

萬歷皇帝在位在位48年,有近30年不上朝。

天啟皇帝更覺,朝廷交給魏忠賢,自己躲在后宮研究木匠。

陛下雖然不似前面幾任皇帝那樣不愛管國家大事。

但是也算不上多麽勤勉的皇帝。

現在陛下擺明了在拖延。不希望自己短時間之內影響他的計劃。

但是事關重大,容不得陛下使小性子。

“大人,你現在這休息,我這就去稟告陛下。”護衛首領拱手告辭到。

陛下的原話是,盡可能的拖延帝師進京的時間。

現在孫承宗已經進京,自己只需要把事情匯報給陛下就行。見不見是陛下的事!

聖意不可揣摩,不然耽誤了陛下的大事,自己就算有十個腦袋也不夠陛下砍的。

...。

“孫大人,您來了。”剛進入皇宮,孫承宗就碰到了王承恩。

“王公公,陛下向來喜歡深思熟慮,這次怎麽會如此草率?”

“大人有所不知,那些文官聚集起來,想逼反百姓。”

“什麽,怎麽可能?”孫承宗驚呼到。

“那些文人是敢不把大明律放在眼裡,但是怎麽可能有膽量逼反百姓呢?

要知道,歷朝歷代對造反可都是不留情的,逼反百姓,到最後肯定難得善終的。”

“這是密衛的情報,你看一下,我大明只要有蠻夷居住的地方,對於那些蠻夷,當地官府根本沒有執行陛下的減稅政策,甚至還變本加利的欺壓百姓。

為了不被陛下發現,甚至把手伸到了密衛和錦衣衛的手中。

你也知道,陛下最痛恨的就是有人蒙蔽自己的眼睛,所以....。”

“不說了,陛下找你,你快點過去吧。”

....

“參見陛下。”

“帝師免禮。請坐”

朱由檢道。

本來朱由檢不想這麽快見孫承宗的,畢竟孫承宗雖然不同於其他文臣,但是畢竟也屬於文臣。

哪怕在無私,心裡也會向著文人。

而且孫承宗的身份也比較特殊,作為天啟大帝和自己的老師。

在這個尊師重道的時代,即便是一國之主的朱由檢也不能粗暴的對待。

“陛下我給你的奏折你看看了嗎?”

孫承宗板著臉說道。

“看了,帝師說的有理,但是孔家必須的清理,文官也必須加以限制。”

朱由檢道。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個天下最終還是需要文人來治理的啊。

孔家作為大明文人的臉面,你如此之舉,相當於直接打了整個大明所有文人的臉。

貪官必死,動了天下所有文人的利。陛下你這樣的舉動,無異於把百官往其他人手裡推啊。

要知道,皇族宗族無數,要是那些文人.....。”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

在孫承宗看來。

陛下雖然手握軍權,但是天下還是需要文人來進行治理的。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

大軍長時間在外,誰知道什麽時候會被文人拐了?

即便大軍能一直保持對陛下的忠誠,但是天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多了去了。

文官要是鐵了心暗中給陛下搗亂,隨隨便便都能找出千萬種方法來。

大明好不容易在陛下的引導下有了一絲複興的跡象,

一旦出了亂子大明畢將烽煙四起。“大明軍隊300萬,精銳100余萬,周邊強敵盡除,外加報紙,錦衣衛等不斷的宣傳朝廷的政策,那些文人鼓動不了大批的百姓。

大明即便出亂子也不會出大亂子。”

朱由檢有如此底氣的原因在於,縱觀歷史,所謂的農民起義軍戰鬥力起初的時候都是垃圾。根本沒辦法和朝廷的士兵相比。

歷史上之所以百姓起義會向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貪官。

貪官廢了王朝手裡的軍隊,之後往死裡壓榨百姓,才是起義軍強大的根本。

而現在呢,雖然不能保證每一位的大明百姓都能吃飽穿暖。

但是最起碼餓死人的情況不會在發生。

一旦地方受災,啟明商會和當地官府都會迅速的展開救災和賑災工作(慢的都被砍了腦袋。)

再加上現在的傳訊手段。想要不被發現的大片起義還不被發現的難度堪比登天。

太祖皇帝誅殺貪官數十萬,不是也沒出多大的亂子嗎。

現在自己手裡的力量比之太祖皇帝隻強不弱,還能影像大明的輿論。

沒有軍隊,那些文官能翻出多大的波浪?

找其他宗族,正好,朱由檢還正好沒有理由,整頓宗族呢。

所以朱由檢根本不擔心那些文官鬧出多大的亂子。

至於孫承宗信裡說的秦朝滅亡的原因,在朱由檢看來那是始皇帝死的太早了,再加上二代皇帝腦子有坑。

要是秦始皇在活個20年,楚霸王敢反嗎?劉邦敢反嗎?所謂的6國貴族敢反嗎?

其他的不說,只要只有件能在苟活20年,朝廷變革完成,今後的人也就習慣了。

到那時大明祛除了頑疾,少說也能續命個兩三百年。

“帝師可知遼東建奴囂張根本?”

朱由檢沒有正面回復孫承宗的問題。反而直接提問到。

“朝堂內鬥。”

孫承宗回復的。

“不止”

“軍隊孱弱。”

“也不止。建奴囂張的根本願意是大明法制的崩潰,大明前面打仗,後面一堆的奸商在狗官的庇護下給敵人送去糧食,情報,武器。

“江南地區,這些年,無數的文人以青樓,畫眉女裝為榮,這種人進入大明官長,我大明豈有不亡之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