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大帝的掛機系統》一百九十八帝師進京
“哎,陛下這是胡鬧啊。

孔家之事,茲事體大,弄不好整個天下都會大亂。

不行我的進京勸陛下造作準備”高陽城中,孫承宗看到同僚送過來的報紙之後頓時大感不妙。

隨後立刻命人備馬進京。

孫承宗(1563-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府高陽縣人,是大明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忠貞的愛國者、民族英雄,同時又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學者和詩人。

天啟年間

在明朝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代替王在晉成為薊遼督師,穩定了遼東,安置了百萬遼東難民。

為大明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歷史上,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進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後自縊而死。

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死,孫家百余人遇難,可謂是滿門忠烈。

就連後來的清朝皇帝也佩服其忠義,追諡孫承宗“忠定“。

知道孫承宗忠烈的朱由檢,並沒有忘記對方。

在剿滅建奴之後,多次賞賜孫承宗。崇禎2年,因為孫承宗平定遼東有功,朱由檢加封孫承宗為定遼侯。

崇禎4年,因為孫承宗和自己意見不和,多次阻撓朱由檢改革,

於是朱由檢派人暗中彈劾孫承宗,隨後孫承宗上書回家養老,朱由檢在賞賜了大量的金銀之後,同時做完表面工作之後便欣然同意。

崇禎5年,朱由檢再次賞賜銀幣千枚。錦緞百匹,以示皇恩。

隨後,孫承宗慢慢的淡出的朝堂。

孫承宗雖然淡出了朝堂,但是孫承宗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

在這個尊師重道的時代,孫承宗作為帝師,一旦公開反對朱由檢的改革。

將極大的影響朱由檢的改革。

所以開始的時候,高陽的報紙,根本沒有寫如何對待孔家。

為了避免百官找事,朱由檢下令密衛悄悄的攔截送往高陽的所有信件。

但是千算萬算,還是低估了敵人的決心。

不出暗中人所料,孫承宗一接到消息就很快的選擇了離開。

不過朱由檢也不是吃素的,早已料想到這樣的結果,已經提前命令禁衛一旦孫承宗出高陽就立馬前去護衛。

“定遼侯大人,我們在此等您很久了。”剛出高陽不過5裡地,2旗全副武裝的禁衛就攔住了孫承宗。

“讓開,我有急事稟報陛下。”孫承宗有些不快的說道。

看到這些軍隊,孫承宗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但是作為一個心系大明之人,孫承宗不願眼睜睜的看著大明陷入混亂。

“吾等奉旨護衛侯爺安全,侯爺要想進京,我們定不會阻攔。”

“哼我知道了,既然你們要護衛,可別故意拖慢腳步,不然耽誤了大事,我定要到陛下那你參你們一本。”孫承宗威脅到。

“侯爺放心,我等只是為了護衛侯爺安全。定不會故意拖慢行程的。”

“1隊前去查探路況,2隊三隊護衛侯爺安全。4隊殿後。”

隨著為首百戶的一聲令下,禁衛迅速分成4隊,隨後按照之前的分工,快速的分成了4隊。

整個過程如同行雲流水白,沒有一絲一毫的停頓。

“好精銳的士兵,如果大明有十萬這樣的精銳,周邊彈丸小國豈敢不服!”

孫承宗可是久居戰場之人,軍隊是否精銳,站著或許看的不準確。

但是一旦動起來,軍隊是否精銳那可是一眼就能看出了的。

靜如樁。動如狼,行如風。再加上隊列整齊,

這樣的軍隊才是真正的精銳啊。“可惜,千軍易得,精銳難求。要是陛下手中有十萬這樣的軍隊,別說是廢了孔家,哪怕是直接把全天下的世家,豪強,地主,勳貴全都得罪了又如何!”

作為大明的帝師,孫承宗自然清楚陛下改革的決心。

科舉加入數學,大明律等雜學,打斷儒家的壟斷這一點孫承宗也是讚同的。

畢竟四書五經雖為儒家經典,但是畢竟不能完全適應朝堂的發展。

朝廷的官員上任之前,還需要通過對應的培訓。

如果是其他皇帝還好,一個備用官員等個十年八年的那是常態, 慢慢培訓就慢慢培訓了。

但是對陛下這個眼裡容不得人沙子的人來說,朝廷的新官一上來不能直接用就顯得尷尬了。

崇禎元年,崇禎2年,崇禎3年,崇禎4年,這四年來,朝廷一反常態的舉辦了4場科舉。看似是皇恩浩蕩,實則是那些被陛下擼下來的官員實在是太多了。

好在朱由檢沒有那麽大的殺性,雖然年年都增加對貪官(惡官)的懲罰制度,但是並沒有向太祖一樣大規模的斬殺貪官。

不然死的可就不止1萬人了。

現在陛下直接把貪官必殺列入大明律第一條,還不允許後世皇帝修改,可見陛下清除貪官態度之堅決。

按照陛下的說法是,死刑尚且不能止住貪汙,從輕處理豈不是在鼓勵貪汙?

在陛下讓自己離京的時候,孫承宗就知道陛下遲早會把貪官必死列入大明律,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陛下的動作這麽快。

甚至還直接拿孔家殺猴敬雞。

此舉如果成功,那還好,一旦失敗,陛下畢竟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孔家好清理,但是孔家的背後天下官員如何清理?

難道真的以為一個所謂的孔子托夢,就能解決。

先不說孔子托夢是真是假,那怕是真的又如何?

只要百官,文人不認為這是真的,那怕是真的,也是假的。

要知道,能當上官的可沒有傻子。

難道他們看不出,陛下此舉的目的就是為了徹底肅清官場!

希望所有的官員都能做一個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

不!他們當然看的出來。

但是有幾個官員是真心想做一個好官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