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的盜墓家族》第15章 4索陰陽棺
  我一邊看著壁畫一邊回道:“那時候還沒有皇帝這個稱謂。開明帝指的是鱉靈,稱叢帝,古蜀國被五個氏族統治過,開明是最後一個氏族。鱉靈是楚國人,相傳鱉靈溺水而亡,但屍體卻從楚國逆流而上來到古蜀國,並且死而復活。”

  二叔望著壁畫若有所思:“怪不得古蜀國墓中會出現楚國帛書,原來這叢帝老家就是楚國。你怎麽一開始沒想起來?”

  我說:“不是我一開始沒想起來,而是這根本不可能是叢帝之墓。鱉靈與望帝合葬,現在的陵墓遺址位於成都的望叢祠,怎麽會跑到鐵山裡來?”

  二叔道:“未必真在望叢祠,有些帝王為了防盜會設疑塚,這曹操就設有72疑塚用來迷惑盜墓賊,曹操墓至今都未被盜發,不過這兩年長沙地界有傳出曹操之墓位於洛水之下的消息,這個等以後再跟你們慢慢說。”

  我心想如果真的如二叔所說望叢伺內其實是疑塚,那按照壁畫提供的種種跡象這墓主人只能是傳說中的叢帝鱉靈。

  我們繼續順著石階往上走,兩側壁畫越來越多,大多繪畫各種神話傳說,例如十個太陽按照規律東升西落棲息於世界兩端的神樹之上,而位於中間的建木盤旋著數條金龍乘著仙人往返人間天庭。

  很快到了石階盡頭,來到了槨室邊緣的外藏槨。外藏槨四方回廊內遍布許多海貝,內設便房分為庖廚區、車馬區、淋浴區,再往裡走只見三層槨牆已被外力強行破壞出一條直線暗道。

  我們順著暗道直通到主槨室,光線一照射進去整個墓室便彌散著瑩瑩的綠光,用玉石雕刻而成的山峰在墓室內此起彼伏,時而高聳直頂天地,時而低矮潛入地表,玉石山體嵌入墓室四壁與整個墓室融為一體,宛若從牆壁中生長出來一樣。

  其中墓室四角的玉山山勢最為高聳,從四個山峰之上伸出四條鐵索,棺材被這四條鐵索分別鎖住四角,維系在墓室中間的一米左右的半空中,而墓室地面則用無數海貝鋪成三條穿行在玉石山川間的河流樣式,三條河流最終匯聚於棺槨正下方。

  姑父開口道:“你們看,這棺材是不是大的出奇,不是都說天下棺槨七尺三,哪兒有這麽大的棺材。”

  懸於墓室半空中的棺槨長度的確大概七尺三,可是卻異常的寬大。我仔細一看,竟然是兩口棺材並排在一起,兩棺之間有十條極短的鐵索將它們銜接在一起,不細看實在難以察覺,這兩口棺材左青右棕,顯得十分怪異。

  敬傑說:“這是望帝和叢帝的合葬墓?真正的‘望叢祠’?”

  我回道:“不對,成都望叢祠的確是西南地區唯一的一祠祭二主的帝王陵塚。可一開始望帝、叢帝根本不是葬在一起的,是南朝齊明帝將望帝陵遷至叢帝陵才合稱的望叢祠。這深山中的古蜀墓,隻可能葬了叢帝鱉靈一個人才對。”

  話雖如此,可半空中明晃晃的兩口棺材擺在面前另外百思不得其解,我只能問向二叔:“二叔,這是怎麽回事?之前我爸說鐵山是座青子墳,是不是指得就是這其中一口青棺?”

  二叔望著半空中的兩口棺材嘴裡絮絮叨叨的念著什麽:“那倒不是,青子原是指刀劍利器物件的黑話,青子墳顧名思義在倒鬥界就指墓穴中暗藏凶險,可能會有血光之災的意思。這鐵索...雙棺..怕是老一輩說的四索陰陽棺。”

  “我小時候聽你二爺說起過,貴州梵淨山裡有個將軍墓也是這樣的四索雙棺,

首先一定要雙棺懸空,並且從死者入棺到最後下葬,兩個棺材都決不能沾地。一棺頭朝北,一棺頭朝南,北為陽棺,南為陰棺,陽棺葬死者,而陰棺裡是個草人。  用這種葬法是因為墓主人生前犯過大罪,又或是有什麽在陰曹地府都不能開口的秘密。於是在陰棺裡葬一個與自己身材相似的草人,以此來騙過索魂陰兵,讓這草人替自己到那地府中受罰。”

  我說:“可是鱉靈生前沒犯過什麽大罪,甚至還因為治水而救了無數人。他為什麽要用四索陰陽棺?”

  二叔回道:“你別書裡寫什麽就信什麽,這史書中報喜不報憂,寫好不寫壞的事情多著呢。他可是蜀王,能寫他的壞事兒嗎?”

  姑父此時插嘴道:“你們先找找這槨室裡有沒有出去的暗道再扯別的啊!老王,你最會辨山勢,暗道最可能在哪一處?”

  二叔說:“這玉山是將西南地區的四座名山山勢糅雜在一起建造的, 四個角落分別是峨眉山、青城山、四姑娘山,最高的那個是‘蜀山之王’貢嘎山。不過李永和既然要挖暗道就應該找最容易挖掘的地方,大概是山勢低矮露出牆體的地方,我們沿著牆壁找就行了。”

  我說:“不對勁,肯定少了一座山。古蜀國有尚五風氣,祭器擺放都是五個為一組。我們一路上遇到的五個青銅人頭,五乘車馬五個木人,還有天門的五個神鳥各個東西都跟五有關,而且這座山還是叢帝鱉靈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座山。

  你們還記得我們在石階壁畫上看到的一群人鑿山嗎?傳說鱉靈多次預言洪水拯救古蜀國百姓,甚至鑿開玉壘山將岷江洪水引出解除了水患,也正是因為他鑿玉壘以治洪的壯舉才讓望帝禪讓於他。”

  二叔聽我這麽一說,低頭細看道:“三江匯流,其左為上。左邊海貝湊成的是岷江,玉壘山位於岷江上遊,那我們跟著這條海貝江河往左邊走。”

  我們沿著海貝穿行在玉石構成的重巒疊嶂之中,最終停在一處玉山前方,該玉山山體形如刀劈斧削般從中間裂開,裂縫之中的地面上有一個的粗糙洞口,淺棕色的土壤露出地表,正是李永和當年挖出的暗道。

  姑父轉頭對我們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清朝時候的暗道都被我們幾個給找出來咯!”

  二叔此時卻好像對這個出口並無興趣,轉頭望著半空中的棺槨道:“不慌。既然暗道已經找到,敬傑,咱們開館。”

  敬傑默默點頭回道:“二叔,先開哪一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