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末攪局者》第92章 未來官製的設想
  崇禎十年四月十日,加裝明輪的商船做好了,張揚迫不及待的就讓海員們試航。

  經過三天的測試,單靠明輪驅動的情況下,每小時只能航行9公裡,而單靠帆每小時就能15公裡了,兩者同時開啟,每小時也不過20公裡,提升不是太大。

  明輪的效率還是不如螺旋槳,但要使用螺旋槳就必須要有重油密封,還要有可靠的軸承。

  蓋倫船一般不超過60米就是因為速度跟不上了,現在的明輪雖然加的速度不多,但和風帆一起工作,還是能造張揚心中的那80米長戰艦的。

  而且還可以給新船前方底部加上個大鼻子,可減少水的阻力。船隻航行時,船前方會推起一層高於船側的海浪,這會有一個使船隻向後的力,而在前方底部設計一個大鼻子,可以解決這種問題,有效的提高船速。

  還有這次試航時,明輪的葉片也壞了好幾個,還需要給葉片加固,以防止遇到大風浪時,明輪會徹底損壞。

  現如今蓋倫船的航速大都是每小時15公裡左右,但靈山級戰艦船體較為修長,可以做到24公裡每小時。但也因為航速塊,而舍棄了火力,只有兩層火炮甲板。

  還有一種風帆動力的巔峰,飛剪式帆船,平均速度每小時24公裡,遇到合適的天氣,甚至能達到每小時36公裡。雖然飛剪船的速度夠快,但是它的長寬比例達到了6∶1以上。而且飛剪船又把首樓之類的甲板上層建築都拆了,船首也要製作成空心的,用來快速行駛時,把海浪剪開。

  飛剪船雖然速度快,但是較窄的寬度,讓它不能成為戰艦,而且載重量也要小的多,但作為快速船隻,對於運送茶葉、絲綢這樣比較輕的物資去遠方,還是特別合適的。

  還可以造幾艘賣給荷蘭人和英格蘭人,一次性多賣幾艘,估計賣完了就會被仿製。不過賣給國內的商人就不用擔心,他們也沒有建造船廠的實力。

  張揚把80米長的混合動力蓋倫船的要求,和飛剪船的概念教給了船廠廠長黃海南,黃海南也是資深造船專家,一聽便明白了。

  十五日,運送完第一批災民的沈仲安也回來了,帶來了一匹漢諾威馬,張揚直接派人把馬送給了錢大武。這次要把第二批災民運過去,再把陳一訊部送過去,換回劉三狗部,再把去年作戰繳獲的耕牛、騾子等送去大員販賣。

  沈仲安還帶來了錢大文的信,說自己幾年沒回來可,特別想家。對於跟隨自己好幾年的人,張揚也不能不同意,要不會寒了人家的心,便派吳家昊接任他,隨船隊一起去。

  自己現在文官集團的人還是太少,在黃島和大員都開設有學堂,不過時間太短,至少還需要五六年,才能有自己的人才。

  不過大員的人數越來越多了,官員卻沒幾個,張揚準備明年去大員開科考,不考明朝的這一套,隻考治理地方的能力和簡單的文學知識,再以成績賜予他們秀才的身份。

  再把縣官及以下的鄉鎮、村一級的官員用民選的方式選出,一任五年,一府之官就是張揚在縣官裡提拔能力出眾者。這既能保證選出來的官員不會魚肉百姓,又能保證選出的官員為了連任只會討好百姓,而欺騙自己。當然想要被選舉,就必須考上秀才。

  明年這一套就可以在大員實行了,不過張揚估計第一批官員都是那幾百名的教書先生吧,畢竟在文化這方面,他們佔據了太大的優勢。

  等浮山城建好了,

也可以在浮山和黃島選兩個縣令,這也能把錢大武等三人解放出來,統籌兩地之事。  學校的人培養的多了後,就可以在學校開設數理化、天文地理等學科,雖然自己會的不多,但是洋人會呀,可以聘請他們去教學。

  沒有人才主動投靠,也只能這樣慢慢地培養自己的人才了。

  造船的事情安排下去,張揚便去了新的軍營,九水軍營。

  浮山缺水,雖然錢大武解決了很多,但是如今的氣候反覆無常,經常乾旱,還是要做足淡水的儲備。

  嶗山有很多的山溝,張揚準備在山溝裡鑄建水壩,等下雨了,就可以形成湖泊了。

  幾天的探測下來,適合修建水壩的山谷並不多,只有小嶗頂旁的山谷適合修建大型水庫,還有李村河和周家河上遊附近也可以修建幾個小型水庫。

  還有六個月,山東就要進入雨季了,雖然不知道能下多少雨,但張揚還是想快點修好水庫。

  嶗山中的大石村, 有個池塘,有條漢河從中流出,流過整個山澗,然後匯入海中。

  現有的技術,並不能直接在山澗下方修建一個高十幾丈的水壩,很容易被水壩裡的水壓垮的。張揚回憶起前世家鄉的一個旅遊區,那裡解決山澗間在雨季水流的方法是逐層修建多個小型水庫。雖然蓄水沒有大型的多,但也更加安全。

  仔細勘探了山澗的地形,張揚準備在大石村、大石頭村,南澗和漢河村附近修建四座水壩。而且漢河村向北有條山谷,谷外就是張村河,可以挖掘一條人工河連接張村河,使得山谷中蓄的水可以進入張村河,從而到達浮山城。

  近三萬士兵分成四隊,同時修建四坐水壩。選在最狹窄的地方開山鑿石,然後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修建水壩,而水庫區的泥土也可以用火藥炸松了,然後清理走。雖然黑火藥炸不動山體,但是對付這些泥土碎石還是很好用的。

  整個工程量特別的大,張揚估計沒個一年半載的也修不好,最近也沒什麽戰事,給每位士兵每月增加三銀元的修水庫費,便讓他們一直修吧。

  四座水壩清軍都是三到五丈高,也得益於水泥的應用,才能修建這麽高的水壩。

  士兵們修建水壩,而張揚在組織附近的村民搬家。河壩地區附近也有七八百戶百姓,因為有條河流,附近的農業也有水灌溉。

  也得益於現在的人口少,幾百戶百姓被分別安置在漢河下遊和李家河附近,給予相應的田地和銀元,除了一些老頭老太外,大部分百姓還是很樂意於搬遷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