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寒門宰相》546章 老師得重用
陳襄出使遼國以及此番出外離京之時,都曾陛辭過天子。

 不過陳襄的官職不算高,陛辭時閤門都是安排幾名同時離京赴任官員一起向官家陛辭。

 當時不過是走個流程而已,君臣虛禮客套一番,沒有真正說話的機會。

 而之前仁宗皇帝,英宗皇帝時,陳襄那時官職低微,天子更不會仔細垂問他軍國之事,不過是稍稍問了幾句民情而已,但即便如此,能面見天顏,說上幾句話,已是令陳襄不勝惶恐了,這是多少官員都沒有待遇。

 奏對之時,陳襄難免汗出如漿,心情忐忑至極,每字每句都斟酌再三,不過因為如此,反而沒有給兩位先帝留下太深的印象。

 如今面對年輕的官家,陳襄再度上殿,卻感覺這一次見面似不同以往。

 說實話京官的日子並不好過,每日都埋頭於桉牘之事上,說是事情很多,但其實自己能真正作主的地方不多,特別是舉薦他的富弼相公先後不受兩位官家的重用,故而沒有靠山的陳襄都是謹言慎行,逢人隻說兩分真話。

 不過京師縱是不好,但也有陳襄喜好的地方。

 每個讀書人的心底都有致君堯舜上的想法,但在這裡他唯有蹉跎歲月,空耗光陰,可如今官家卻突然召他入對。

 在內侍的指引下,陳襄來至崇政殿後的便殿。

 陳襄入內後,看見官家正在書架上找書,一旁除了一名內侍外別無第二個人。

 陳襄以往與官家奏對時,從未如此單獨一人,那時候多至五六名,少至二三名官員共同陳奏。而且一旁必定跟著幾名宰執,而今日別說宰執,連起居官也沒有。

 陳襄向官家行禮後,官家道:“是,陳卿來了。”

 ……

 陳襄正不知如何向官家進奏時,官家道:“朕聽聞卿當初為浦城令時,當地犯了竊桉,公人抓了一群人不知哪個是偷兒,故而卿對那些人言道,寺中有一鍾甚是靈驗,為偷者觸鍾必響。然後卿命人悄悄在鍾上塗滿墨,命這些人在暗中去觸鍾,最後其余人手中皆墨,唯獨一人手中乾淨,卿道此人是偷兒,遂擒下此人。”

 此事是陳襄很得意的一件破桉官司,不意官家親口道出。

 官家微微笑道:“此事是章越那日與朕說的,朕聽了便記下了。”

 陳襄一聽不知說什麽心道,果真是章越,是自己這徒兒幫自己向官家力薦,此番挽回了自己。

 陳襄一時不知說什麽,既是為了章越這份情誼感動,同時又有些慚愧,於是官家的問詢竟一時片刻忘了回答。

 官家也不為意,等一旁內侍輕咳一聲,陳襄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向官家道歉。

 官家笑了笑,當即詢問陳襄道:“朕聽聞閩為東南僻壤,但閩中儒學卻不曾荒廢,不知何故?”

 陳襄聽官家問到鄉土,不由精神一振,心道自己可不能失了家鄉的顏面。

 陳襄道:“閩中確實素有蠻荒之地,蠻僚之鄉的說法,但此說是在中唐以前,但經管元惠、李椅、常袞諸人相繼興學勸士,漸漸文儒匯徵,如今則有濱海鄒魯之說。”

 “當初蔡襄知福州時,請臣與鄭穆,周希孟,陳烈在閩講學,從臣與鄭穆學子千余人,周希孟,陳烈亦有數百人之多。”

 “臣等以興學養士為先務,明經為篤行,教化數年,終於有些微功。”

 官家聞言大是讚賞道:“甚好,甚好。”

 陳襄話鋒一轉突道:“啟稟陛下,其實當年的范仲淹變法時也鼓勵興學。”

 “興學之道不僅有利於教化地方,同時將地方人才的篩選之權把握在州縣的手中,從過去的族學家學培養人才,改為朝廷取士培養人才,同時也為寒門子弟開辟一條道來。”

 “故而臣每到一個地方任官,必大力興辦學校,鼓勵教化之事。當然過去州縣毀淫祀也是朝廷教化地方一個辦法。不過比起毀淫祀動靜太大,容易激起民變,故而臣還是主張興教化。”

 官家心道,沒錯,狄仁傑拆淫祀近兩千座,最後自己的祠堂被拆了。

 官家聽了陳襄這一番話不由大有所得,同時為章越薦人感到滿意,果真他推舉的每一個人才都是這般的出色。

 接著官家又問了陳襄一些人事之事道:“卿以為翰林學士司馬光如何?”

 陳襄道:“回稟陛下,司馬光素有行實,為官忠亮正直,並以道自任。兼之博通書史之學正勝任顧問之事。”

 官家點點頭又問道:“韓維如何?”

 陳襄道:“韓器器質方重,為學亦是醇正,於孟子的盡心,性理之說尤有所長,正所謂得道於內則可以應物於外矣。”

 官家聽陳襄這麽說大為欣賞,又問道:“呂公著如何?”

 “回稟陛下,呂公著道德醇明,學必有所原,事君以進賢汲善為已任,可謂知世務矣。”

 陳襄頓了頓道:“陛下方才所舉的三人皆股肱心膂之臣,臣微末之人,鬥膽妄自議論,還請陛下恕罪。”

 官家對這幾個重臣評價都很合他的心意,笑道:“是朕要卿說,何罪之有。”

 頓了頓官家對陳襄言道:“朕這一次召卿回朝是有意任卿修起居注,同知諫院,管勾國子監,本官特旨遷為尚書刑部郎中。”

 陳襄聽了不敢置信,www.uukanshu.net 修起居注,同知諫院,管勾國子監這三個差遣,哪個都不同一般。

 雖說同知諫院經常兼差,但是修起居注是天子近臣,而管勾國子監則是管教大宋的最高學府,這兩項都是重任,特別是最近官家擴建了國子監,正打算大舉興學。

 更不用說特旨升遷了,尚書刑部郎中是屬於中行郎中,只有特旨方除,不經過政事堂,以及審官院。

 從被貶明州,到了今日,這才過了不到一個時辰功夫,陳襄的仕途竟是有如此大轉變。

 陳襄正欲辭,官家則道:“朕對卿寄予厚望,還望不要推辭。”

 說完官家親自將授官聖旨放在陳襄手中,這個恩遇比起方才更重了不少。

 陳襄眼眶含淚,當即拜下道:“臣陳襄謝過陛下。”

 陳襄起身一刻心道,自己這一身抱負終於有施展的地方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