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名錄天曹》第50章 神偶祭文
五行是中國自古以來道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地用於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佔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早見《尚書·洪范》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五行之道

選自王偉《撥開迷霧學中醫》

五行學派認為世界本是一氣,一氣化而為五,整個世界是由五種能量組成:南極火的力量,北極水的能量,東極木的能量,西極金的能量,中央土的能量。土的力量是最中和的能量,土的能量最多的地方是中原,越往南火的能量越多,越往北水的能量最多。一年四季天地中的五行能量也會有偏差,夏天火的能量多一些,冬天水的能量多一些,春天木的能量多一些,秋天金的能量多一些。

天地間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這五種能量聚合而成,每一種能量都有其特定的屬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從革,水曰潤下,土爰稼穡。

我們可以通過物體的外部表現判斷物體內部五種能量的多少。天地間無生命的物體中,木頭所含木的能量最多,金屬所含金的能量最多……其他以此類推。

人為萬物之靈,人體內五行能量幾乎勻平,體型瘦高的人木的能量稍微多一些,黑胖的人水的能量稍多一些,只要五行能量總體接近勻平,人就無病。當五行能量比例失衡時人就會得病,醫生運用各種手段,將病人的五行能量調平衡。

五行能量如果靜止不動,則無生機,天地乃至人體的五行能量運動以相生為順,這種相生順序最清晰的表現為天地四時的變化,天地五行能量由春木旺逐漸轉變為夏火旺,再至長夏土旺,再至秋金旺,再至冬水旺,再回到春木旺,如此生。

如此生生不息的流轉,在古人的思維裡,如果四時定格於任何一個能量不繼續流轉下去,天地便失去的生命天地間就不會有任何生物。

四時的流轉如果出現了過急或滯澀,如不到夏天,火的能量就提前到了,或者已經到了夏天,火的能量還沒到,則天地間的生物就會收到不良的影響,每年天地間五行能量運行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素問》最後的“七篇大論”中都有詳細的記錄,若要精研此七篇,沒有扎實的古代天文和歷法知識做基礎是很難讀懂的,亦很難用於臨床,絕非現在流行的問問病人的生辰或得病時間就對其病情做判斷那麽簡單的。

五行學說在應用上,上可以治國、下可以治病。例如在古代,巫師通過各種方法判斷出今年天地間哪一種能量出現問題,他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特定時間祭祀朝拜天地,將特定動物內髒之一放於祭祀的正位,其他髒器根據具體情況放於祭祀的次位。

假設某年天地間能量單純火不足,有可能的祭祀方法便是將屬午火的馬的心臟放於祭祀主位,通過一定的儀式壯大這個能量場,以期盼可以影響天地,這實際是給天地開了一張處方,以緩解天刑。這種方法究竟是否能夠影響到天地間五行能量的流轉,是否只是古人天真的臆想,目前無法判斷。

人體五行能量也是以順生流動為良,輕微地流動過慢或過快則病輕,

五行能量滯留於某種能量時,起初只會表現出該能量的病變,如果該能量繼續增加且不流轉,則會按相克或相侮的路線傳下去,以相克之傳為多。以木為例,能量堆積於木,隨著木的能量堆積人開始會表現出木病,如果木病不得以糾正,繼續蓄積一段時間便徹底打破了平衡,木的能量會去克制土的能量,土便得病,此為逆;也有可能木的能量繼續蓄積到一定時間而去反侮金的能量,金得病,此為孫子打爺爺的大逆。木去克土之後如果還是得不到糾正,過一段時間土便會去克水,水病,繼續則去克火,火繼續下去就會克金,金如果再去克木,木本已病再受克,必死,其死多發於庚辛金日。

五行學說亦可用於修身養性上。對於由精神和肉體組成的人,代表“火曰炎上”質輕無形的是人的精神,代表“水曰潤下”質重有形的是人的肉體,肉體能量生精神,精神能量滋養肉體,中間經過木、土、金,作為兩極則是水與火,如此循環往複。

後天八卦即是以水火為兩極立論,人可以控制的就是一定要讓水的能量上行,慢慢滋養心火,同時要讓火的能量下行慢慢滋養腎水。水為肉體,因此我們一定要運動肢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們不能過於懶惰使得肉體能量堆積而不運行,這是現在很多人所犯的通病,每天海參、鮑魚吃著補養肉體,卻又坐著汽車不去運動,這樣水的能量便會蓄積而得病,如此當減少能量攝入,增加運動。

但現實中經常看到的是這些人總喊著自己虛,找中醫大夫進補,這便是《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言“不知持滿”。心火一定要下行,就是一定要沉下心來,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滋養身體,不要為了求得一時痛快而去放任其馳騁。現在外界的誘惑使很多人心不能沉,並且沉迷於名利之中,在得到欲求多年的名利後卻沒有身體去享受,這便是《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言“不時禦神”。《道德經》對修身養性的總結為“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就是中醫講的“水火既濟”。

另外,也可以將五行學說用於為人處世。

我們與外界人或事的關系不外乎以下幾種:

①付出。我們把能量給某人或某事,此為我生,為“子”,在現實中對應的是子孫、學生、下屬以及掌握的技術等,這些都是需要不停滋養的。

②索取。從某人或某事中索取能量,此為“我克”,為“財”,現實中對應的為金錢、奴隸、貴重物品等,這些是我們去索取的。

③被給予。某人或某事主動給我們能量,此為生我,為“母”,現實中對應的是居住環境、房屋、汽車、工作單位、父母、老師、宗教等,這些都是滋養我們的。

④被索取。某人或某事主動索取我們的能量,此為克我,為“官”,對應現實為官府、疾病,以及名聲、地位等,這些都是從我們這裡索取能量的。

⑤合作。我們與某人並肩作戰,只有能量交換沒有盈虧,此為比肩,為“兄”,現實中對應朋友、同道、合夥人等,這些都是與我們能量平行的。我們與外界只會發生以上五種能量交換。

了解了五種關系後,我們需要知道正確的五行流動順序為我去生子,子再去發財,財再去生官,官再去生母,母再來生我,如此流轉反覆,不可以使流轉的能量停滯或發生相克。

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使能量流轉,就是《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只有能量流轉才能生生不息,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生我們的能量,並用這個能量去生子讓其傳遞下去。

中國的文化都是在靜心修行中獲得的,研究越多越會發現其中共同的規律:比如談古琴的時候需要你是放松的,緊張就不得門路;學中醫、修道更是不能急功近利,進一層有一層的修為和體驗,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需要時間和不斷的人生經歷提高自身整體的修行。(時間久了我們也就可以見人知性了,一個人盡管或許真的有很高的技術不論哪個方面,思想覺悟始終達不到,也不可能真正的幸福快樂)

相對應的,古人用了一個“金”字來表現這種氣的內收運動,因為金屬是人們已知的自然界中密度最大的物質,所以用金屬的這個“金”標志著氣的內收運動,表示收斂、內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