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初唐小王爺》第一百二十三章:出征
“初唐小王爺 ()”

不過這些與李佑已經無關了,他找已經帶著部隊回到了自己家裡。從今天開始,正式練習馬上作戰。李佑還是傾向於,在馬背上,用連弩進行射擊。以強大的火力大亂敵方陣腳,然後衝進去絞殺對手。

“記住,衝入射程范圍之後,立刻進行轉向,向左右跑,將隊伍完全拉開,橫向對著他們進行射擊。不要一股腦的就直接衝上去了。再來練習一遍。”

八天后,李佑被叫去弘義宮商議出兵示意。進入之後,裡面已經有多位將領等候了。李佑進來,也是一一見禮。

李世民對眾人說道:“今早得到急報,李孝常已經起兵了。此次由敬德掛帥,無比要快速剿滅此次叛亂,將這逆賊壓到長安來。”

“末將領命,陛下放心,俺一定會將他抓到長安來,絕對不會給他再有半分逃跑的機會。”

李世民點點頭:“明日清晨,點兵出征!現在我們來商議一下此次戰役。具情報透露,李孝常早有謀反之意,打的旗號是隱太子的旗號。”

說道這裡,所有人都是禁言不語,李世民卻是輕笑說道:“此人更是將朕定義為亂臣賊子!以此接口,起兵三萬軍卒。在情報上說,裹挾百姓過萬人。等到朝廷的軍隊到了之後,他們能裹挾多少百姓,現在還猶未可知。”

尉遲敬德哈哈一笑:“陛下放心,這樣裹挾的百姓,不過烏合之眾而已。待到俺的軍隊殺到,必然是不堪一擊的。”

李靖說道:“吳國公還是需要謹慎一些。切莫著了對方的道。也切莫小看這般百姓。”

這一場會議不過就是知道了對方的具體實力,和明確了明天出兵而已,具體的計劃,還是需要主將進入戰場才能得知情況,。

次日校場之上,已經整整齊齊的擺列著五萬大軍,騎兵,刀盾兵,弓弩兵,長矛兵,而且在其中不乏拿著神臂弓的軍士,也不乏用馬車拉著的八牛弩!每個將士都甲胄齊整,這陣勢真不可謂不大。

怪不得他們對於此次叛亂好像並不是很上心一樣。因為朝廷有相當的自信,很快就平息這場叛亂,不說朝廷兵多將廣,就這武器裝備都甩出叛軍多少條街了。

“啪,啪,啪,啪,啪,”“噠,噠,噠,噠,噠”

但是楚王府的護衛亮相,卻成為全場的焦點。那整齊劃一的腳步,猶如一人所發,那挺胸抬頭高傲的氣質,一樣看起就是那必勝之師!即便馬兒的前進頻率都是差不多,都讓人感覺,好整齊的部隊。

不知道的人,都在心中驚呼,這究竟是哪裡來的精銳之師。他們說知道的最精銳的部隊就是玄甲軍了吧。可這一支軍隊卻不是玄甲軍啊。那號稱最精銳的玄甲軍又是何等威風。

高台之上的李世民等人,看著入場的楚王護衛軍也都是面露驚歎。

“楚王這隻軍隊,竟然感覺氣質上不輸朕的玄甲騎兵!而且就連朕的玄甲軍也走不出這般整齊的步伐。”

“哈哈哈,這隻軍隊,就這麽看著都讓人心理想要啊,還好俺老程的三個娃都在裡面當,當那個什麽營長呢。有時間也讓那三個小子來左武衛練練兵。”

秦叔寶和尉遲恭都是呵呵一笑,他們兩個的孩子也都在楚王護衛軍當真,還是副團長的位置。

“呵呵,這隻軍隊走起路來的確好看,但這和作戰毫無關系。末將聽說楚王可以注重於什麽隊列訓練。在末將看來,楚王的軍隊上不了戰場。”一位山羊胡須,三十來歲的中年將領,帶著不屑的語氣說道。

他一說話,其他幾人都是微微皺眉,

卻並沒有發表自己的觀點,倒是李靖開口說道:“候將軍,此言差矣,以老夫觀之,楚王護衛軍令行禁止,這才是一隻精銳之師應有的基本。現在的楚王護衛軍在戰鬥力上可能是差強人意,但是他們不敢猜訓練一個多月,不到兩個月而已,只要給他們時間,老夫相信,楚王護衛軍一定會成長為一支真正的精銳之師。”原來之前發話自然便是潞國公侯君集,也是一位戰功赫赫的有功之臣,也是曾經跟隨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拜秦王府車騎將軍。後來積極策劃並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繼位,對他也算是非常賞識,官拜左衛大將軍,封潞國公。

此人倒的確是一位將才,觀他後期的領兵戰爭就能看出來。滅東突厥,破吐谷渾,這些戰爭都有參與,功勳卓著。後來更是領兵滅亡高昌國。這些都無不顯示他的確是一位將才。

但是此人心胸狹隘也是真的,居功自傲也是真的。曾隨李靖學習兵法,卻因為李靖不教他精深兵法而誣告李靖謀反。

因為討滅高昌的時候私取財寶而被下獄。不過李世民念在他勞苦功高,便不做追究!可是沒想到得到釋放之後,此人卻是心生怨恨。先後勸大將張亮,李承乾謀反。最後侯君集還是因為太子李承乾謀反之事受牽連被處死!!

這就是原本歷史上的侯君集。不過這些和李佑並無關系。此人也是一個難得的將才,只要他不和李佑結怨,李佑並不打算去和他起什麽矛盾。未來的事情,誰又說的準呢。

再說了,就算和歷史上差不多,那李承乾謀反可是發生在貞觀十七年呢。現在才貞觀二年,還有十五年的時間。差的太遠了。現在他李佑來到這個世界上,鬼知道十五年後,會是什麽樣子呢。

護衛軍快速列隊完畢,李佑催馬上前,大聲報告到:“報告皇帝陛下,報告大將軍!楚王護衛隊,應到一千零五人,實到一千零六人。”

李世民呵呵一笑,招招手:“佑兒,上來吧!”

“是!!”李佑翻身下馬,將韁繩交個馬義,走上高台。看著下風五萬軍隊,旗幟招展,人山人海,每個兵都是盔甲整齊,威勢不凡,讓人望而生畏。

即便李佑站在高台上一樣望去,也心中升起敬仰之情,有如此威武之師,平息這次叛亂,根本不在話下。

李世民笑著問道:“佑兒,你說說,這些軍隊如何啊??”

“威武!這必然是一支能打勝仗的威武之師!”

李世民聽後哈哈一笑:“佑兒說的不錯,打勝仗!這就是一支軍隊的準則,對軍隊最好的評價就是打勝仗!!”

李世民的話說的很是大聲,好似對著全場已經下方所有將士說的一樣,說著還轉身面向所有將士:“等你們凱旋而歸,朕親自在朱雀大門迎接你們!!”

“凱旋,凱旋,凱旋!”

李世民看向其他人:“你們可有誰要說兩句嗎?”

眾人紛紛搖頭,他們都覺得沒有必要,畢竟這只是一次簡單的平叛而已。李世民又看向李佑:“那楚王,你說上兩句吧。”

李佑無奈,隻好上前,看著下方將士,想了想開口說道:“陛下非要本王上前和你們說上兩句。本王也不知道要和你們說什麽。一個國家,有國才有家,國亦是一個大家庭。現在卻有那麽一棒人,他們開始破壞我們的家園,那麽他們便是我們的敵人!逢敵必亮劍!只有我們去了,平息了這場叛亂,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讓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我們作為軍人的責任。 永遠不要忘了,是百姓將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還有銀錢上交賦稅,朝廷才有錢,有糧來養兵,我們的軍餉是來自百姓。保護百姓就是我們的職責!凱旋而歸!

聖上曾經言: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對待百姓。預祝我們凱旋而歸”

“凱旋而歸,凱旋而歸”!!

現場氣氛異常火爆,下方五萬將士齊齊呐喊。而台上的眾人都是眼中流露出意外的神情看向李世民。真是沒想到,李世民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啊。

李世民卻也是一臉茫然,心中非常困惑,這是自己什麽時候說的話,為什麽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了。不過看見這幫老兄弟那探究的眼神,李世民乾咳兩聲,擺出一副大義泯然的神情,好似他真的說過這句話一樣。

雖然李世民現在還沒來得及說出這句話。但是他卻一直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一直都致力於大唐的發展。百姓的安居樂意,百姓有飯吃。

要問李世民和楊廣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這個吧。李世民懂得人間疾苦,知道百姓的苦,知道百姓的憤怒能讓一個王朝覆滅。可楊廣卻不懂這個道理,弄得民不聊生。

後世很多人都喜歡為楊廣反案,甚至就差給他說成千古一帝,萬世聖明之君了。他也的確為後世創造了不少不可磨滅的功績,無論是科舉制度還是大運河,都是他在歷史中的功績。

但是對於隋朝當時的百姓呢?楊廣執政時期,那絕地是他們的災難!天大的災難。所以楊廣被稱為暴君,而非昏君。暴君不等於昏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